自华罗庚教授将网络计划技术引入我国,网络计划已取得巨大发展。本期开始,小编将从网络图基本概念、时间参数计算、网络计划优化和图解评审法等方面对网络计划进行系统的介绍。
01前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计划管理的新方法,如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 review technique, PERT)等,这些方法都是以网络模型为基础,统称为网络计划技术。华罗庚先生将其统称为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从需要管理的任务的总进度着眼,以任务中各工作所需要的工时为时间因素,按照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作出网络图。然后进行时间参数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得到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
本期在学习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网络计划优化等知识之前,让我们先跟随小编的脚步,了解一下这一章节中的网络图的基础知识吧。
通过对网络计划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小编绘制了《网络计划思维导图》,如上图所示。网络计划章节一共有4个知识点。
第1个知识点是网络图的基本概念,对网络图里一些基本概念和画法规则进行了介绍。
第2个知识点是时间参数的计算,对网络图时间参数的种类和计算方法进行介绍。
第3个知识点是网络计划的优化,主要包括网络计划的优化原理和方法。
第4个知识点是图解评审法,该部分介绍了随机网络的概念、图解评审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解法。
02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网络图由带箭头的线和节点组成。
箭线表示工作(或工序、活动)。工作是组成整个任务的各个局部任务,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源,如市场调查、资金筹备等。
节点表示事项。事项则是表示一个或若干个工作的开始或结束,它不需要时间或所需时间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例如某工作a可以表示为:
圆圈和里面的数字代表各事项,写在箭杆中间的数字5为完成本工作所需时间,即工作a:(1,2),事项:1,2。
虚工作用虚箭线表示。它表示工时为零,不消耗任何资源的虚构工作。其作用只是为了正确表示工作的前行后继关系。
一、画网络图的规则
把表示各个工作的箭线按照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由左至右排列画成图。再给节点统一编号,节点1表示整个计划的开始(总开工事项),图中最大的数码n表示计划结束事项(总完工事项),节点由小到大编号,对任一工序(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