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光学要素与相机基础(持续更新)

1. 光学中心

  • 定义:也叫主点(Principal Point)或主平面,是一个理想化的位置,是所有光线在镜头中看起来“没有折射”的那一点。
  • 注意:不是严格等于镜片的中心点,它可能在镜片组内部、两片镜片之间,甚至在镜头外部(特别是复杂的变焦镜头),所以它不等于镜头前端或中间镜片的几何中心

2. 物距

  • 定义:指被拍摄物体到镜头主点(或镜头光心)之间的距离
  • 单位:通常使用米(m)或毫米来表示。
  • 作用:
    • 影响成像大小(物体离镜头越近,在图像中就越大)
    • 影响景深(物体越近,景深越浅)

举例:如果你用相机拍摄一个花瓶,花瓶到镜头前的距离就是物距。

  • 不同镜身长度和物距关系:
    • 不同镜头在相同物理位置下,物距差异通常为数毫米至1-2厘米内,与镜身长度差异无关。
    • 结论使用条件:
      • 常规镜头:如定焦、变焦、广角、标准或长焦镜头。
      • 法兰距相同:如所有尼康F卡口镜头,避免卡口适配引入额外偏差。
      • 非极端设计镜头:如微距 、鱼眼、超长焦、折返式、特殊结构镜头。

3. 焦距

  • 定义:指镜头的光学中心(主点)到成像面(感光元件,如CMOS)之间的距离,当镜头对焦在无限远时。

  • 单位:毫米(mm)

  • 决定因素:由镜头的结构和光学设计决定,不是可变的(变焦镜头除外)。

  • 焦距的意义:

    • 短焦距(如14mm-35mm) → 广角,视野宽广,适合风光、建筑
    • 中焦距(如50mm-85mm) → 接近人眼视角,适合人像
    • 长焦距(如200mm-600mm) → 视角狭窄,适合拍远处物体
  • 焦段(焦距按区间被分为不同焦段):

    焦段名称焦距范围特点
    超广角< 24mm夸张视角,空间感强
    广角24-35mm拍摄风景、建筑
    标准35-70mm接近人眼视角
    中长焦70-135mm人像常用,背景虚化明显
    长焦>135mm拍远景、压缩感强

举例:一支50mm焦距的镜头,就是说光线从被拍摄物体进入镜头后,在50mm的距离处聚焦到感光面上。

4. 景深

  • 从相机对焦点起,画面中前后能接受为“清晰”的距离范围。

这个“清晰”是基于一个叫 容许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 CoC) 的概念—— 只要一个点成像时的模糊程度小于这个值,我们就认为它还是“清晰”的。

  • 影响因素:
    • 光圈越大(f 值越小)→ 景深越浅
    • 焦距越长 → 景深越浅
    • 越靠近被摄体 → 景深越浅
    • CMOS越大 → 景深越浅(同等视角和构图下)
  • 简记:
    • 大光圈 + 长焦 + 近距离 = 景深浅(背景虚化)
    • 小光圈 + 广角 + 远距离 = 景深深(全都清晰)

举例:

  • 人像摄影: 通常用景深,突出人物、背景虚化。
  • 风光摄影: 通常用景深,让前景、中景、背景都清晰。

5. CMOS

  • 定义:CMOS 是一种图像传感器(感光元件),是数码相机中用于“接收光线并生成图像信号”的关键部件。
  • 作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图像数据)。
  • CMOS大小也叫画幅,常见如:
    • 全画幅(36mm×24mm)
    • APS-C(约23.6mm×15.6mm)
    • M4/3(约17.3mm×13mm)
  • CMOS的重要性:
    • 影响画质、噪点、动态范围等。
    • 决定视角裁剪(等效焦距) → 比如 APS-C 相机会有约 1.5 倍的焦距裁剪系数。

举例:相同焦距的镜头在全画幅和APS-C上的视角不同,因为 CMOS 大小不同。

6. 法兰距

  • 镜头安装接口的卡口面(法兰面)到相机感光元件(CMOS或胶片)之间的垂直距离。是一段固定的物理距离,单位通常是毫米(mm)
  • 重要性:
    • 决定对焦精度:如果镜头设计的成像平面对不上感光元件,误差超过公差范围(通常±0.02mm),就会导致成像模糊或对焦失效,即使对焦环没错。

    • 影响光学设计自由度:法兰距短意味着镜头能更靠近传感器,这样在光学设计上可以实现更小、更轻、更高性能的镜头。

    • 影响镜头适配性:不同相机系统的法兰距不同,决定能否通过转接环使用其他卡口镜头。法兰距越短的相机越容易适配其他系统的镜头(加一个转接环就可以)。但反过来就不行,短法兰距的镜头很难适配到长法兰距的机身上。

      转接可行性决定公式:原生法兰距(原镜头系统)≥ 目标法兰距(新机身系统)+ 转接环厚度
      举例:

      • Sony E口机身法兰距是18mm,可以转接Canon EF(44mm)、Nikon F(46.5mm)等镜头。
      • Canon EF口机身法兰距是44mm,无法转接Sony(18mm)镜头。

7. 单反和无反

① 单反相机:

定义: 单反相机(Single-Lens Reflex,SLR)是一种带有反光镜结构的数码相机。光线通过镜头进入后,先被反光镜反射到五棱镜/五面镜,再通过取景器进入人眼。按下快门时,反光镜会抬起,让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CCD)上完成拍摄。

关键词:

  • 有反光镜
  • 光学取景器(OVF)
  • 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需容纳反光镜和五棱镜)
  • 取景所见即所得(通过真实光学成像)
  • 光学取景器无延迟,适合快速抓拍

② 无反相机(微单):

定义:无反相机(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MILC)是一种取消了反光镜和光学取景器的数码相机。光线直接穿过镜头投射到感光元件(CMOS),图像通过电子取景器(EVF)或屏幕显示出来,实时看到成像效果。

关键词:

  • 没有反光镜
  • 电子取景器(或仅屏幕取景)
  • 结构更简洁
  • 实时显示最终画面(包括曝光、白平衡等)

③ 核心区别总结

对比项单反无反
来源解释“Single-Lens”指使用一个镜头,“Reflex”指光线通过反光镜反射直接取消了反光镜,所以叫“无反”
反光镜有(反射光线到光学取景器)无(光线直接到传感器)
取景方式光学取景器(OVF)电子取景器(EVF)或屏幕
体积/重量较大、较重较小、较轻
对焦系统独立相位检测模块(OVF下)传感器集成相位/对比检测
电池续航更长(光学取景器不耗电)较短(EVF和屏幕持续耗电)
视频性能较弱(反光镜结构限制)更强(支持高规格视频录制)
法兰距较长(需容纳反光镜)较短(无反光镜,设计灵活)

8. 易混淆概念

① 物距、焦距

名称表示什么影响因素
物距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拍摄距离、成像大小、景深
焦距镜头内部光心到成像面的距离镜头光学设计,决定视角、压缩感

② 焦距、焦段、焦距范围、对焦范围

名称是什么有何影响本质
焦距镜头光学基本参数决定视角、放大倍率。“决定看世界的方式”
焦段焦距的分类影响摄影风格和用途。分类标签
焦距范围变焦镜头的参数范围表示一支变焦镜头的变焦极限镜头的性能参数
对焦范围镜头支持清晰对焦的物体距离范围影响最近拍摄距离、微距能力决定能不能拍清楚

举例1: 某镜头名称:70-300mm f/4.5-5.6,最小对焦距离:1.5m。

  • 焦距:无固定焦距(变焦镜头焦距可变)
  • 焦距范围:70mm 到 300mm
  • 焦段:中长焦 ~ 超长焦
  • 对焦范围:1.5m 到 ∞

举例2: 50mm 定焦镜头,最小对焦距离:0.45m。

  • 焦距:50mm
  • 焦距范围:没有范围(定焦只有一个焦距)
  • 焦段:标准焦段
  • 对焦范围:0.45m 到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