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器-(振荡电路)

振荡器是一种产生交流信号的电路,只要给它提供直流电源,振荡器就可以产生各种频率的交流信号,所以振荡器是一种直流-交流转换电路

一,组成与原理

振荡器由放大电路,选频电路和正反馈电路三部分组成(如下图),当电源接通时,放大电路会导通,电流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该变化的电流中含有微弱的0~∞Hz的各种频率的信号,该信号流经选频电路,选频电路会将需要的频率f0选出输给正反馈电路反馈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会将输入的频率幅度放大输出幅度更大的同频率信号,接着继续选频,反馈和放大,如此反复,选频的信号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放大电路(比如三极管放大等)它的放大倍数β在输入端(基极)电流到达一定大小后会不断减小,也就是说,当f0信号经过不断放大后振幅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经过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会减小。而信号f0经过反馈电路时会衰减,假设衰减系数为1/F,当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等于反馈电路的衰减系数1/F时,输出信号f0不会再变化,电路从而输出稳定交流信号。

二,RC振荡器

1,介绍

 振荡器广泛用于为CPU提供时钟源,CPU大部分是利用外部晶振为它提供时钟源,晶振的稳定性和频率都比RC,LC振荡器高得多。而有些CPU芯片在内部内置了提供时钟源的装置就是振荡器(晶振一般体积较大所以不会在芯片内部装晶振),RC振荡器广泛用于几Hz到几百Hz频段范围,如果要用到MHz级别就需要用LC振荡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RC振荡器就是一种提供时钟源的振荡器,R指的是电阻,C指的是电容,下面具体介绍它的原理。

下面是维恩电桥振荡器(文氏电桥振荡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RC振荡器。

2,同相放大器

其中其核心作用的就是中间的同相放大器,下图是同相放大器最常规的接线方式,它可以把输入端的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并且是同相放大(相位不变,比如正弦波,只放大他的振幅),它的放大倍数由R1和Rf决定,公式放大倍数A=1+Rf/R1

3,维恩电桥作用

接下来我们再看维恩电桥振荡器,它把输出信号又接在了输入信号,同时在中间还连了一个维恩电桥,维恩电桥不会产生任何相移(输入信号以同相位输出),它还可以对频率进行选择,这也是他的最重要的作用,因为不用维恩电桥直接将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也能保证相位不变化(通过对维恩电桥内部参数调整控制选择不同频率)。

维恩电桥振荡器工作原理和我们上述介绍的振荡器基本原理基本相同,这里的维恩电桥同时承载了选频电路和正反馈电路的作用。输入的“噪音信号”中各种频率信号都有,维恩电桥只让我们需要的频率通过,并会衰减输入的信号。

4,维恩电桥内部原理

可以看看维恩电桥的内部电路:之所以说是RC振荡器,就是因为维恩电桥由电阻和电容组成(如下图1)。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维恩电路分为两部分如下图2,第一个电路(左)是滞后电路,给他一个信号,它输出信号的相位会滞后于输入信号,这是因为电容C1的存在,它相当于一个水桶,必须把它灌满水才能流出去,第二个电路是超前电路,它输出的信号比输入的信号要超前,将两个电路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维恩电路,这样信号既不超前也不落后,就能输出同相位的信号了。除此之外,第一个电路还是一个低通滤波器,频率低于fc可以通过这个滤波器(如下图3),第二个电路还是一个高通滤波器,频率高于fc可以很好的通过这个滤波器(如下图4).将两个曲线放在一个坐标上,他们的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就是fc,也就是这两个电路结合后,只有fc频率的信号可以通过。fc=1/2ΠRC(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fc)

给他输入某一个振幅的信号,它对振幅的衰减作用可以这样计算:算出电阻R1和C2的串联阻抗(就是等效电阻),再算出C1和R2的并联阻抗,测出阻抗后把他们等效为两个电阻,用欧姆定律计算即可

三,LC振荡器 

1,LC振荡回路的简单介绍

给电感提供一个持续增大的电流,电感会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也就是相反的电动势;给电感提供一个持续减小的电动势,电感就会产生相同方向的电流,也就是相同方向的电动势

将电感和电容连接在一起,如下图是一个最简单的振荡回路,左图先对电容进行充电,然后将开关调到另一端,电容开始放电,电容放电时电流是越来越小的,所以电感会产生正向的电流,当电容放完电后,电感的电动势不会立刻消失,这个电动势会继续给电容反向充电(这个过程会持续到电感上的电动势消失为止),然后电容再反向放电,电感上又出现与放电方向相同的电动势,电容放完电后,电感电动势不会立刻消失又为电容反向充电,如此反复,电流不断振荡(图像如下图3所示)直到电流归零

而要让这个电流一直振荡,就是LC振荡器,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单的振荡器电路图,蓝圈里的是放大电路(专栏文章介绍过),黄圈就是LC振荡回路。

2,LC振荡器原理

开始时,电流流过C4,C1,C2和电感,这个过程三个电容同时充电。当C4充满后不在流过电流,此时C1,C2开始放电,在绿色点的电流一部分流到上边电路,一部分向左流经C3并流向三极管的基极,电源电流经过集电极和发射极再流向地(三极管本身就是导通的,不是因为C3的电流流入才才导通的)。三极管基极的电流由两条支路叠加进入三极管,电容C3支路的电流是后加的,他的加入会使发射极电流增大很多。由于之前所说的C4此时处于满电状态,在三极管电流增加瞬间,电容C4会释放电流流入三极管(我猜测是由于集电极在基极电流增大时需要增加的更多,而电容此时就可以为集电极输电,使他升高),然后从发射极流入C1,再流回C4形成回路(C4放电,电荷从一个极板流向另一个极板),当然也会有部分电源电流流向C1,但大部分电源电流都流向地。由于电感的存在,电容C1,C2会在第一波顺时针放电完后再由电感反向充电,然后进入逆时针放电,这是在C1和C2之间的节点处,会有部分电荷流向左边,会造成发射极电流增大,因为发射级电阻阻值不变所以它两边的电压会升高,由于它的一端接地,这就会使发射极的电压升高,由于发射极和基极之间的电压差维持在0.7V,所以基极的电压也要升高,基极电阻的一端接VCC(固定电压),所以UR就会减小,流过的电流就减小,即流过基极的电压减小,所以流过集电极的电流就要大幅度减小,电源电流就会倾向流向C4,同时给C1和C2充电。这样有了充足的电流,LC就可以持续振荡,并且振幅不变

四,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1,介绍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回路采用变压器构成反馈和选频电路,如下的三极管和R1,R2,R3组成放大电路,L1,C1组成选频电路

2,振荡过程

电源接通后,三极管导通,电流Ic经选频电路流过三极管,Ic是一个变化的电流(由小到大),它包含着微弱的0~∞Hz各种频率的信号,经过C1,L1后选出f0信号(选频原理参考谐振电路),L1上就会有f0信号电压(其他频率信号在L1上没有电压或电压很小),L1上的f0信号感应到L2,L2上的f0信号再通过电容C3耦合到三极管的基极,放大后从基极输出,选频电路将放大的信号选出,在L1上就会有更高的f0信号电压,该信号又感应到L2上再反馈给三极管基极,如此反复,到达一定大小后,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就会不断减小,直到与反馈电路的衰减系数相等时,三极管输出的f0信号不再增大,L1上稳定的f0电压就会感应到L3上,送给需要f0信号的电路。

  • 39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