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编辑:募格学术
点击进入—>3D视觉工坊学习交流群
12月27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发布讣告:202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蒋伟教授因病逝世,享年41岁。
根据讣告显示,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蒋伟教授,与癌症病痛英勇抗争一年半,医治无效,不幸于2022年12月25日23时25分在深逝世,享年41岁。
蒋伟教授在南科大创校之初加入理学院化学系,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科学精神谨严,成果丰厚,为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和南科大化学系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蒋伟教授在生活中为人谦和,热心助人,备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蒋伟教授的逝世是南科大理学院化学系的重大损失。
谨此讣告,共寄哀思。
蒋伟教授千古!
蒋伟教授简介
学习经历:
2007.09-2010.09 柏林自由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导师:Christoph A. Schalley 教授)
2004.09-2007.07 南开大学,物理化学,硕士 (导师:刘育 教授)
1999.09-2004.07 西安交通大学,应用化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8.12-至今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长聘)
2012.11-2018.11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准聘)
2011.01-2012.09 美国Scripps研究所,博士后(导师:Julius Rebek, Jr. 教授)
2010.09-2011.01 柏林自由大学,研究助理(导师:Christoph A. Schalley 教授)
研究兴趣:
新型大环主体的设计与合成;
水相分子识别及其物理有机化学;
分子机器和智能材料。
研究简介:
水相分子识别是所有生命现象的基础,在生物医药、分析传感与分离、环境监测与治理、智能材料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蒋伟课题组针对水相分子识别中的难题与挑战,发展了一系列具有仿生结构特点的大环主体分子,解决了水相超分子化学领域公认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这类大环主体在环境监测与治理、高通量不对称催化、分子机器、智能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课题组以南科大为通讯单位,在Nat.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50余篇。相关工作获得了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ical Science Blog、美国化学会ACS Noteworthy Chemistry、英国皇家物理学会Physics World和Phys.org、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亮点评述。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raser Stoddart教授,也将我们的大环主体收录到其关于大环化学50周年的综述性文章(Chem. Soc. Rev. 2017, 46, 2459)之中。
所获荣誉:
2021年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杰出科研奖”
2021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20年 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化学青年创新学术讲座奖
2020年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20年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青年科研奖”
2020年 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
2019年 深圳市”鹏城学者”特聘教授
2019年 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研究项目:
● 新型大环主体分子的超分子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9.01-2021.12;
● 空腔内具有氢键供体位点的水溶性大环的合成、识别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018.01–2021.12;
● 具有可变深穴空腔的新型大环主体的设计、合成、分子识别与自组装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016.01–2019.12
● 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青年项目”,2014.01–2016.12;
● 高性能自修复聚轮烷水凝胶材料的研究,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基础研究“学科布局项目”,2019.01–2021.12;
● 饮用水中持久性污染物的检测与去除技术研发,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孔雀技术创新项目”,2018.03–2020.02;
● 功能性超分子聚合物材料,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基础研究项目”,2017.06–2019.05;
● 超分子药物增溶与控制释放技术,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基础研究项目”,2016.06–2018.05;
● 具有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基础研究项目”,2015.07–2017.07.
——————
悲痛的同时,也希望每一位科研人能保重身体,为了个人和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尽量做到:
树立健康的工作观和价值观
读书读到博士,大家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承载着自己和家人的期望,伴随着同样优秀的“同侪压力”,再加上现实工作压力和社会舆论对成功的宣扬,有很多科研人都习惯性地透支身体只为赶上自己心中那些目标。可是要知道,科研和学术是一项终身事业,不该废寝忘食,而应当循序渐进。
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运动习惯
201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研究生物钟及其内在原理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成果发现:昼夜节律的紊乱,与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都有很大的关联。
因此,规律作息、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对我们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做一下拉伸,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既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还能缓解工作压力,何乐而不为。
希望奋斗在路上的科研人们可以呵护好自己的身体。祝福我们健康工作到退休,幸福生活一辈子。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点击进入—>3D视觉工坊学习交流群
干货下载与学习
后台回复: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课件,即可下载国外大学沉淀数年3D Vison精品课件
后台回复:计算机视觉书籍,即可下载3D视觉领域经典书籍pdf
后台回复:3D视觉课程,即可学习3D视觉领域精品课程
3D视觉工坊精品课程官网:3dcver.com
1.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3D点云目标检测全栈学习路线!(单模态+多模态/数据+代码)
2.彻底搞透视觉三维重建:原理剖析、代码讲解、及优化改进
3.国内首个面向工业级实战的点云处理课程
4.激光-视觉-IMU-GPS融合SLAM算法梳理和代码讲解
5.彻底搞懂视觉-惯性SLAM:基于VINS-Fusion正式开课啦
6.彻底搞懂基于LOAM框架的3D激光SLAM: 源码剖析到算法优化
7.彻底剖析室内、室外激光SLAM关键算法原理、代码和实战(cartographer+LOAM +LIO-SAM)
16.透彻理解视觉ORB-SLAM3:理论基础+代码解析+算法改进
重磅!粉丝学习交流群已成立
交流群主要有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ORB-SLAM系列源码交流、深度估计、TOF、求职交流等方向。
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理微信(dddvisiona),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可快速被通过且邀请进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
▲长按加微信群或投稿,微信号:dddvisiona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视频课程(三维重建系列、三维点云系列、结构光系列、手眼标定、相机标定、激光/视觉SLAM、自动驾驶等)、源码分享、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等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6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
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3天内无条件退款
高质量教程资料、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