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图情论文:《数据与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探讨——兼及DIKW概念链模式》

文章探讨了DIKW模型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和局限性,强调数据与信息间的复杂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转换。叶继元教授团队提出的新模型关注信息的多面性和超越单一学科的视角。信息被定义为超出数据的更广泛概念,包括状态、变化方式和效用价值。文章还引用了哲学和信息理论的观点来支持这一论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分钟图情论文:《数据与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探讨——兼及DIKW概念链模式》

1989年,Ackoff R L在论文:《From data to wisdom》中正式提出DIKW概念链模型,在该模型提出后的20年间,在计算机学科、信息管理学科、图书情报档案学科等学科领域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作用。但该模型在各个学科中,存在对数据和信息都有不同的归纳和表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继元教授团队在《数据与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探讨——兼及DIKW概念链模式》一文中,系统性地对数据和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和辨析,从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新DIKW模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sXtnbHat-1684041298951)(C:\Users\22319\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514112221155.png)]

  • 信息是所有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已被认识到的信息是认识论信息
  • 数据是是认识论信息的子集
  • 知识与数据是交叉关系
  • 智慧是针对问题可活用、能解决问题的知识

论文主要研究问题和结论

RQ 1: DIKW模型的局限在哪里?

  • DIKW模式毕竟是从计算机学科角度观察、概括出来的,各个学科对数据和信息都会有不同的归纳和表述,且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未必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 目前迫切需要超越各个学科视野,从宏观、整体上审视二者的内涵、外延和逻辑关系

RQ 2: 为什么信息大于数据?

  • 哲学上

    钟义信认为记录信息有多种形式,除了数据外,还有其他记录形式,其他记录形式加上数据才能反映全部的信息

  • 惯例上

    数据是人类认识的产物,其外延再扩大,也只是属于认识论信息中的一种

  • 概念变化节点上

    1)起初仅是“消息”(Message)

    2)信息是“用来清除随机事件的形式的不确定的东西”、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交换的内容的名称”(香农、维纳)

    3)钟义信的“全信息”,即“同时考虑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信息称为‘全信息’”

  •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文件上

    起草者认为信息的概念比数据大

参考文献

  • 叶继元,陈铭,谢欢,华薇娜.数据与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探讨——兼及DIKW概念链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03):34-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是希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