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字人文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迅速崛起并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数字人文不仅整合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学与人文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还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革新了传统的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然而,数字人文的理论和实践最初主要起源于国外,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在这一领域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性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数字人文研究》邀请刘炜、刘越男、王晓光、王涛、徐永明五位业内专家详细阐述了中国在数字人文领域面临的技术、学术和资源等多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发展路径、具体策略和紧迫任务。从推动跨学科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培养跨学科人才、创新理论与方法,专家们的见解为构建中国自主数字人文知识体系提供了独特的见解,详细探讨中国自主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和实现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问题1:数字人文知识体系是什么? 有哪些组成部分?
代表专家 | 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定义 | 组成部分 |
---|---|---|
刘炜 | 数字人文知识体系尚在构建中,目前无法清晰描述,但可从技术应用维度和人文学科维度进行探讨(如图1) | 技术应用维度:数字人文涉及的数据类型(如文本、图像、多媒体、交互式等)和计算方法(如文本统计、内容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分析、社会关系分析、可视化等)。 人文学科维度:包括计量史学、文学统计学、计算语言学、量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数字化研究方法。 |
刘越男 | 一个由若干知识模块组成的有机整体 | 数字环境下人文知识生产、创新、传播和接受的知识体系 |
王晓光 | 数字人文的知识体系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密切相关 | 学科体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架构) 学术体系(学术工作的组织方式) 话语体系(概念、术语、理论的创建) |
王涛 | 数字人文框架下知识探索、生产、呈现及传播的理论概述与方法论总结 | 认识论(什么是数字人文) 方法论(如何开展数字人文项目) |
徐永明 | 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研究的交叉前沿领域或学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编程语言、自然语言等) 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GIS相关知识和技能) 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古今中外人文知识及资源) |
问题2:数字人文知识体系与全球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关系
共识
- 全球与本地化的关系:专家们普遍认同中国数字人文知识体系是全球体系的一部分,并且中国的独特研究会对全球数字人文做出贡献。
- 自主性的重要性:各位专家都强调了中国在发展数字人文时保持自主性的必要性,避免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和标准。
- 在地化发展: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数字人文知识体系应结合本地文化和历史特征,进行在地化改造,以确保其独特性和自主性。
- 对全球的贡献:所有专家都认同中国数字人文知识体系应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形成相互融合的局面,推动全球数字人文的发展。
不同的侧重点
- 焦点领域:
- 刘炜更关注中国数字人文的地域文化特征及其对全球知识体系的贡献。
- 刘越男则重点关注如何在全球体系中确保中国的主导权,强调避免失去自主性。
- 王晓光强调借鉴全球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主张和新的知识结构。
- 王涛关注在地化改造的重要性,认为需要进行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协调国家、社会、个人多方面的资源,来实现这个宏伟愿景。
- 徐永明则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主张建设自主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和产品。
- 策略和方法:
- 刘越男和王涛更强调在地化和本地化发展。
- 王晓光侧重于全球经验的借鉴与融合,提出中国价值主张。
- 徐永明关注技术和知识产权,强调自主研发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代表专家 | 主要观点 |
---|---|
刘炜 | 中国数字人文研究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包含长期朝代更迭、民族融合、历史演变、人口迁徙等带来的独特文化特征。中国的数字人文研究会对全球数字人文知识体系做出贡献,二者并无矛盾,应倡导中国特色的数字人文研究。 |
刘越男 | 中国自主的数字人文知识体系是全球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然而,其在全球体系中的份量、原创性等值得思考。要避免在全球体系中丧失主导权,需要推动本地化发展,由边缘向中心渗透和突破 |
王晓光 |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借鉴全球知识体系,融通历史和现实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中国的价值主张,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理论范式,促进全球知识体系的互引互鉴。 |
王涛 | 中国数字人文知识体系不应依附于全球体系,需进行在地化改造,成为全球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顶层设计和资源协调,推动中国自主数字人文知识体系建设,展现文化自信。 |
徐永明 | 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技术是相通的,但研究成果和产品有知识产权。中国应建设自主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和产品,避免“数据在中国,数据库在国外”的现象,确保自主发展。 |
问题3:就数字人文学科/ 领域本身的特质而言,国别的、区域的知识体系意义是什么?
五位专家一致认为,数字人文的国别性和区域性是其多元性的重要体现,通过彰显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文化特色,数字人文能够更好地促进全球学术交流,推动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代表专家 | 数字人文学科/领域本身的特质 | 国别的、区域的知识体系意义 |
---|---|---|
刘炜 | 数字人文研究是具体人文问题的研究,带有具体的学科特征和国别文化特征。 | 提供多元性和丰富性,通过交流产生普遍性,增强人类的适应力和复苏力。 |
刘越男 | 每个国家、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构成了全球多元化的文化生态。 | 利用具有国别、区域特色的人文数据资源,开展各异的数字人文研究,彰显鲜明的国别、区域特色。 |
王晓光 | 数字人文领域强调多元性和区域的知识体系。 | 区域的、国别的知识体系能兑现多元性,防止单一文化的霸权地位,推动全球视角的学术交流。 |
王涛 | 强调多元性是数字人文的应有之义。 | 通过开放和相互渗透,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全球体系融会贯通,达到相互融合的局面。 |
徐永明 | 人文学科具有国别和区域之分。 | 认识国别性和区域性,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和项目管理,确保知识产权和自主发展。 |
问题4:中国自主的数字人文知识体系中,“中国”和“自主”将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炜强调了从素材、工具和问题三个方面体现“中国”和“自主”:
- 素材/数据:强调人文研究的本土化素材决定了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中国特色,如古籍、家谱等。
- 工具/方法:提倡将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如文献分类法与数字技术的融合。
- 问题/成果: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李约瑟之谜”,并用数字人文方法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刘越男:
- 第一,中国人文数据原料的本土加工。人文数据原料加工处理、交换关联的过程中也会采用多种数据标准,目前数据描述、结构定义、互操作等方面的标准建设中我国学界和业界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 第二,人文问题的中国表达和认知。在可视化呈现中加入中国的审美元素。
- 第三,中国原创的数字人文理论和思想。
- 第四,中国原创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问题5:有哪些成果可以视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
- 台湾大学的项洁教授的类书研究(注:台湾大学数位人文研究中心还有诸多数字人文研究成果)、台湾财团法人古典诗学文教基金会的简锦松教授的历史文学“现地研究”等。
- 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负责的“学术地图发布平台” (注:2024年7月28日,暂无法访问)和“智慧古籍平台”
- 四川大学王兆鹏教授主持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 北京大学图书馆朱本军先生负责的“汉语统一时间标尺平台”
- 北大信管系王军教授负责的“吾与点:古籍自动整理系统”
- 北大的“《宋元学案》知识图谱系统”
- “搜韵-诗词”门户网站
问题6:中国自主的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发展路径、具体策略和紧迫工作是什么?
刘越男:
- 发展路径: 中国的数字人文发展需要学界更广泛地接受和了解,不应将其与传统人文研究割裂。要将数字人文发展与文化数字化的国家战略相结合,通过战略协调和资源整合,建设文化数字化的大数据平台。
- 具体策略:
- 促进技术研究人员和人文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推动跨部门、跨机构、跨国别的项目合作。
- 高度重视年轻人的参与,推动数字人文教育。
- 紧迫工作: 切实加强合作和教育,确保数字人文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王晓光:
- 发展路径: 数字人文的创新发展需坚持系统性思维,尤其要加强数字学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种数据资源、数据库、知识图谱等。
- 具体策略:
- 建设功能各异的数字学术工具和平台,支持各种数字方法的创新发展。
- 提出新颖的研究问题,结合时代发展,回答当下的新型人文问题。
- 紧迫工作: 建设跨学科研究中心,推动跨学科研究理念的普及,特别是在人文院系普及计算机技能,推动数字人文教育。
徐永明:
- 发展路径: 强调在人才培养上,要形成本科、硕士及博士三级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立数字人文专项基金,用于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
- 具体策略:
- 委托有条件的高校建设数字人文实验基地,推动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 强调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及数据建设的重要性。
- 紧迫工作: 培养跨学科人才,建立和完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 刘炜,刘越男,王晓光,等.建构中国自主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使命与路径[J].数字人文研究,2022,2(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