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 tags: - 笔记 toc: true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辨析题步骤
1.判断对错
2.分析题干中关键词的含义
3.分析关键词中的逻辑关系(冲突点)并加以分析解释
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历史性:古今不同 ; 继承性:古今相同
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阶级性:教育要反应社会阶级的内容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独立)
-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相对)
-
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百家争鸣、文革)
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
-
促进功能:个体社会化和个体化
-
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
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应试教育)
教育的社会功能
-
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层次、岗位、组织之间调动,以充分发挥特长,展现才能,实现抱负
-
文化传递功能: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以文化为中介,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传承
-
社会改造功能:教育是改造社会和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
人口控制功能:教育对社会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所具有的作用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 不老神话朱熹(不正确最古老;神话起源说;朱熹)
生物起源说 —— 本能生利息(西)(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 —— 心理仿孟禄(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 —— 米凯爱劳动(米丁斯基和凯洛夫;中国认为最科学合理;劳动起源说)
学校产生的条件
-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
国家机器的产生
-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夏学校,周六艺
战国兴百家,仲舒兴儒术
隋科举,宋理学
四书五经成经典,明代迂腐八股文
科举清末已废除
原始社会: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打猎、生火……)
奴隶社会:夏学校
封建社会:春秋战国开始-->秦大一统
世界古代教育发展
古埃及: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印度:寺院学府
希腊:雅典 —— 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 —— 军人和武士
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七艺)、骑士教育和宫廷学校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古代的教学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论语》
-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记录
-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
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
教育方法: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教育内容:六艺六经
-
师生关系:尊师爱生
-
因材施教
《学记》
-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
“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
“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循序渐进(“学不躐lie等”,”不陵节而施“)--> 遵循学生心理发展水平
-
长善救失(优点弥补缺点)
-
藏息相辅(不能死记硬背,要将课堂上老师讲的和自己的理解相结合)
-
师生关系:师严而道尊
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
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
-
柏拉图:“知识即回忆”,《理想国》
-
亚里士多德:“教育要遵循自然”,《政治学理论》
-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 --> 西方第一部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康德首讲授,巴特去规范,杜威来改变
教育学的独立
-
培根首次提出将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
-
夸的独立大班泛,教学直系巩自力
-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学之父
-
《大教学论》是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
《大教学论》
-
泛智主义、班级授课制
-
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
-
教育要适应自然
-
-
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 绅士洛克话白板
-
卢梭:《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
-
康德:教育学作为课程在大学中讲授
-
斐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
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赫的普教传规范,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四阶段
-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应试教育),现代教育学之父
-
《普通教育学》
-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
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四阶段
-
教育性教学原则
-
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
-
以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
-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巩固)
-
-
杜威:
-
《民主主义与教育》(素质教育)
-
新三中心:学生/儿童、经验、活动
-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
-
教育原则:在做中学(实践出真知)
-
教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
姆有掌握目标,纳来发现结构,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巴班最优化,全面和谐是斯基
-
苏联 赞可夫
-
“高难度,高速度”教学(“跳一跳,摘到桃”),最近发展理论
-
赞可夫
-
《教育与发展》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
-
-
美国 布鲁姆
-
掌握学习理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教育目标分类学》
-
教学目标:认识、情感和动作机能
-
-
布鲁纳
-
发现学习理论(心理学)
-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教育过程》--> 学科基本结构要和儿童发展认知相适应
-
-
苏霍姆林
-
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
-
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
-
瓦根·舍因
-
范例教学理论
-
-
巴班斯基
-
《教学过程最优化》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是世界上第一位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
凯洛夫:《教育学》世界公认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专著,也是我国首次采用的教育学用书;劳动起源说
中国近代教育家的思想
-
蔡元培:提倡美育(“以美育代宗教”)
-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
《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是世界;《新教育大纲》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