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次学习(Zero-Shot Learning)入门

零次学习(Zero-Shot Learning)入门

假设小明和爸爸,到了动物园,看到了马,然后爸爸告诉他,这就是马;之后,又看到了老虎,告诉他:“看,这种身上有条纹的动物就是老虎。”;最后,又带他去看了熊猫,对他说:“你看这熊猫是黑白色的。”然后,爸爸给小明安排了一个任务,让他在动物园里找一种他从没见过的动物,叫斑马,并告诉了小明有关于斑马的信息:“斑马有着马的轮廓,身上有像老虎一样的条纹,而且它像熊猫一样是黑白色的。”最后,小明根据爸爸的提示,在动物园里找到了斑马。

上述例子中包含了一个人类的推理过程,就是利用过去的知识(马,老虎,熊猫和斑马的描述),在脑海中推理出新对象的具体形态,从而能对新对象进行辨认。如下如所示ZSL就是希望能够模仿人类的这个推理过程,使得计算机具有识别新事物的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今深度学习非常火热,使得纯监督学习在很多任务上都达到了让人惊叹的结果,但其限制是:往往需要足够多的样本才能训练出足够好的模型,并且利用猫狗训练出来的分类器,就只能对猫狗进行分类,其他的物种它都无法识别。这样的模型显然并不符合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终极想象,我们希望机器能够像上文中的小明一样,具有通过推理,识别新类别的能力。

ZSL就是希望我们的模型能够对其从没见过的类别进行分类,让机器具有推理能力,实现真正的智能。其中零次(Zero-shot)是指对于要分类的类别对象,一次也不学习。这样的能力听上去很具有吸引力,那么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

假设我们的模型已经能够识别马,老虎和熊猫了,现在需要该模型也识别斑马,那么我们需要像爸爸一样告诉模型,怎样的对象才是斑马,但是并不能直接让模型看见斑马。所以模型需要知道的信息是马的样本、老虎的样本、熊猫的样本和样本的标签,以及关于前三种动物和斑马的描述。

在此,我们小小总结一下ZSL问题的定义。利用训练集数据训练模型,使得模型能够对测试集的对象进行分类,但是训练集类别和测试集类别之间没有交集;期间需要借助类别的描述,来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模型有效。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