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Marginal utility),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一般情况下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个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
通俗的解释:
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这种效应,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同样有效,在经济学中叫“边际效益递减率”,在社会学中叫“剥夺与满足命题”,是由霍曼斯提出来的,用标准的学术语言说就是:“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就比较生动地能够理解了。比如说我们在饿了的时候,给你拿了一盘包子,你在吃的时候,第一个,乃至第五个非常香,最后吃饱了,剩下几个包子还想吃,觉得不太好,一点好的感觉都没有。就是这个,物质消费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就开始对这种状况的消费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
我们可以想想,边际效用递减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规律,你想过四级,于是找了本宝书,从A背起,不错,一会儿就背完呢(当然,本来A就不太多,我就是这种人),然后是B,然后是……B part2,然后是B part 2 1/2...级数的概念有了应用。当然你可以选择从Z开始背回头。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据基数效用论者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可以是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还可以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者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特点
①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正比。
②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数量的多少反向变动。由于欲望强度有限,并随满足的增加而递减,因此,消费数量越多,
边际效用越小。
③
边际效用是特定时间内的效用。由于欲望具有再生性、反复性,
边际效用也具有时间性。
④
边际效用实际上永远是正值。虽在理论上有负效用,但实际上,当一种产品的
边际效用趋于零时,具有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变更其消费方式,去满足其他欲望,以提高效用。
⑤
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值的主观标准。
边际效用价值认为,产品的需求价格,不取决于总效用,而取决于边际效用。消费数量少,
边际效用高,需求价格也高;消费数量多,边际效用低,需求价格也低
内容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通俗解释
举例说明
通俗地讲: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
负效用)。
另一种解释方法:你开了个小作坊,你一个人每天可以产出5件商品,那么效率是5件/天。你的生意越做越大,需要找来帮手,于是变成了2个员工。人多了,工作时聊天误工等问题,于是效率变成了8件/天,但是平均算下来,实际上每个人每天产出商品是4件,
边际效用递减,每个人在工资等激励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产出效率会越来越小。这就是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生活中的2则实例。
生理解释
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从消费这些物品中得到效用,这样,消费者为了购买一定数量物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就取决于他从这一定数量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物品的数量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样,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所以,
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理论解释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很多种。
心理或生理的解释
效用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消费某种物品实际上就是提供一种刺激,使人有一种满足的感受,或心理上有某种反应。消费某种物品时,开始的刺激一定大,从而人的满足程度就高。但不断消费同一种物品,即同一种刺激不断反复时,人在心理上的兴奋程度或满足必然减少。或者说,随着
消费数量的增加,效用不断累积,新增加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加越来越微不足道。19世纪的心理学家
韦伯和费克纳通过心理实验验证了这一现象,并命名为韦伯——费克纳边际影响递减规律。这一规律也可以用来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资源配置说
设想每种物品都有几种用途,且可按重要性分成等级。消费者随着获得该物品数量的增加,会将其逐次用到不重要的用途上去。这本身就说明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比如水,按重要程度递减的顺序,分别由饮用、洗浴、洗衣、浇花等多种用途。水很少时,它被用作最重要的用途如饮用。随着得到的水的量的增加,它会被逐次用到洗浴、洗衣、浇花等相对越来越不重要的用途上。这说明水的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注:读者可自行关注
计算机网络中的边际效应,本文只是节选百度,用来抛砖引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