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层反射率模型—辐射传输模型
几何光学模型与辐射传输模型
在冠层反射率模型中,通常分为两类,即几何光学模型与辐射传输模型。之所以分成两类模型,主要是由于地面的植被(在生态学上就是森林、草地、农作物)主要有两种外在形态。一种是几何特征明显(如树木、灌丛、成垄分布的农作物等),另一种则无明显几何特征(如大面积的草地、已封垄的农作物等)。当然,由于相互融合,两类模型现在已经区分不明显了,即以几何光学为基础的模型加入了对多次散射的考虑,而以辐射传输为基础的模型加入了对热点现象的考虑。
热点(hot spot)现象
所谓热点(hot spot)现象,即当传感器与太阳位于同一方向时,传感器所接收的地面辐射最强(地面反射率最大、地面光强最强、最热)。几何光学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热点现象。
光照背景的比例
热点现象产生机制
•1)阴影隐藏机制,几何光学模型解释
•2)后向散射的相干机制,两个光线以不 同的方向经过同一路径时,在后向散射方向会发生波的相干加强。
对于水平均匀分布的植被,如果叶面积足够大,其近红外波段的BRF具有“碗形”分布,即反射率在星下点最小,随着天顶角的增加而增加。
原因:1)路径中散射体增加
2)植被累积面积增大
在背景土壤反射率较高(如红光波段)而且植被较为稀疏的情况下,反射率会出现“丘形”分布。
原因:1)星下点背景反射率影响较大
叶面积指数
单位面积内所有叶子单面面积之总和。也可表示为叶面积之总和与所占面积之比。(单位量纲)
冠层辐射传输模型
植被遥感接收的信息是植被上界的出射辐射(不考虑大气影响),它是辐射在植被—土壤耦合体系中多次散射和吸收的结果,而辐射传输理论可以比较系统、较完整地描述该过程。通过辐射传输理论,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植被上界的出射辐射量,或根据这一信息反演植被的光学特性和结构特性,因而从理论的高度解决了植被遥感的定量化问题植被辐射传输过程的特殊性
大气中散射和吸收粒子的分布可以看成是平面平行分布,即粒子特性仅随高度发生变化,同一高度上的分布可以看成均一分布;而植被则在三维空间上均有变化,植被个体间往往存在一不定期的间隙,造成其在水平面上的不连续性,因而使问题复杂化。
大气中散射体为粒状分布,而植被中散射体—叶片则有一定的取向和大小。前者造成植被中的辐射不仅与传输路径长度和路径上叶片密度有关,而且与路径上叶片的取向有关;后者则造成明显的“热点”现象,即当观测方向与辐射方向正好相反时,出现较强的反射亮度。
植被辐射传输模型中的三个参数
植被中主要的光合组织是叶片,辐射在植被中进行传输时,更多地是与叶片发生相互作用而改变辐射特性, 叶片对辐射传输的影 响。
叶片的物理特性包括叶片尺度、叶片取向、叶表面粗糙度以及叶片光学性质(如反射率、透过率和吸收率)等。考虑由叶片所组成的整体性质,需要定义一些植被群体特性参数,它们是对植被冠层结构和光学特征的一种提炼化描述,是对全体叶片分布统计平均的结果。这些统计量包括叶面积密度分布、G函数和G函数。
叶面积密度分布
辐射在介质中传输时,所受到的影响与散射体和吸收体的密度分布有很大关系。叶面积密度指单位体积内叶片(单面)面积总和,它在空间分布的形式称为叶面积密度分布,通常以uL(r)表示,单位为米-1。在植被平面平行分布的假设下,可以表示为uL(r)= uL(z),即叶面积密度只随垂直高度变化而改变,同一层的叶面积密度是均一的。
------未完待续对于叶面积密度分布,存在:
式中积分上限H为植被冠层深度,z的取向向下(即z=0为植被上界,z=H为植被下界),L0为叶面积指数。叶面积密度铅垂分布uL(z)是植被切层研究的基本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