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网络安全概述 总结

1. 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目标

  • 概念‌:网络安全本质上是网络上的信息系统安全,包括系统安全运行和系统信息安全保护两方面。
  • 目标‌:
    • 可用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服务。
    • 可控性: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
    • 可靠性:系统稳定,不易出错。
    • 机密性:保护信息不被未经授权访问。
    • 完整性:确保信息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
    • 不可抵赖性:保证信息行为的可追溯性。

2.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与风险

  • 系统漏洞‌: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数据库和网络服务漏洞,允许未经授权访问或破坏系统。
  • 系统威胁‌:
    • 物理威胁:如设备被盗、外界破坏。
    • 操作系统缺陷:如端口开放、无认证服务等。
    • 网络协议缺陷:如TCP/IP协议的安全漏洞。
    • 体系结构缺陷:设计和实现中的安全问题。
    • 黑客程序:用于远程攻击、控制、窃取、破坏信息的软件。
    • 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代码。
  • 风险评估‌:通过全面评估网络系统,快速检测安全隐患、漏洞和抗攻击能力,提出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

3. 网络安全体系

  • OSI安全体系‌:
    • OSI参考模型:七层网络模型,明确服务、接口和协议。
    • 网络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等。
    • 网络安全服务: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非否认服务。
  • 网络安全模型‌:
    • P2DR模型:策略、防护、检测、响应。
    • PDRR模型:防护、检测、响应、恢复。

4. 网络安全策略与技术

  • 策略‌:
    • 物理安全策略:保护硬件设备。
    • 访问控制策略:限制资源访问。
    • 安全管理策略: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 信息加密策略:保护数据机密性。
  • 技术‌:
    • 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发现系统安全漏洞和隐患。
    • 网络嗅探技术:截获和分析网络数据报文。
    • 数据加密技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隐藏内容。
    • 数字签名技术:确保电子文件真实性和完整性。
    • 鉴别技术:验证通信双方身份和数据完整性。
    • 访问控制技术:设置访问权限,控制资源使用。
    • 安全审计技术:记录和分析网络活动。
    • 防火墙技术:控制网络访问,保护内部网络。
    • 入侵检测技术:动态检测攻击行为。
    • 病毒防范技术: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5. 网络安全评价准则

  •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准则(TCSEC)‌:根据安全策略、可审计机制、可操作性、生命期保证等分为A、B、C、D四类七个安全级别。
  • 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进行规范、科学和公正的评定和监督管理。

6. 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

  • 日常管理‌:
    • 口令管理:确保密码复杂性和定期更换。
    • 病毒防护:使用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病毒库。
    • 漏洞扫描:定期扫描,及时修补漏洞。
    • 边界控制:加强内外网连接的安全控制。
    • 实时监控:动态监视网络访问情况。
    • 日志审核:分析日志,发现异常活动。
    • 应急响应:对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
    • 软件和数据文件保护:采用市场、技术、法律策略保护。
  • 网络日志管理‌:日志不仅是安全检查的工具,也是日常管理和故障排除的重要资源,便于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在摄影中,光源和曝光是两个关键因素,它们共同决定了照片的质量和视觉效果。以下是关于两者对比及如何影响相机拍摄效果的具体分析: --- ### 光源的影响 1. **定义** 光源是指照亮被摄物体的光线来源,包括自然光(如阳光)和人造光(如灯光、闪光灯)。不同光源会影响画面的颜色、亮度以及阴影的表现。 2. **色温作用** 色温以开尔文 (K) 为单位衡量光源颜色特性。低色温(约2000–3000 K)呈现暖色(橙黄色),色温(超过5000 K)则偏向冷色(蓝白色)。正确设置白平衡能够补偿不同光源带来的色彩偏差。 3. **方向性强度** - 直射光会产生鲜明的影子并增加纹理细节。 - 柔和散射光减少硬边阴影,适合人像或静物摄影。 - 强烈光源可能造成过曝区域,而弱光源需要更长快门速度或更ISO值来捕捉足够信息。 4. **动态范围限制** 当场景中有极大亮暗差异时,传感器无法同时记录所有层次细节。此时需借助HDR技术或多张合成解决这一问题。 --- ### 曝光的作用 1. **基本原理** 曝光指感光元件接收多少光线的过程,由三要素组成:光圈大小(f-stop),快门时间(shutter speed),以及感光度(ISO)。这三者相互关联构成所谓的“曝光三角”。 2. **过度/不足曝光后果** 如果曝光过多,则明亮部分失去细节;反之若欠曝,则黑暗部位变得死黑无细节。理想状态应保持主体清晰可见且保留尽可能多的信息层阶。 3. **手动调整技巧** - 加大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但降低景深。 - 减慢快门能延长进光时间但也容易引入运动模糊。 - 提升ISO虽增强敏感度却伴随噪声增多的风险。 4. **测光模式选择** 不同测光方式适用于各类情况: - 点测光专注于小面积精确控制; - 局部测光兼顾局部整体关系; - 平均测光综合考虑整个画面平均亮度水平。 --- ### 综合应用实例 假设在一个室内环境中拍摄人物肖像照: - 若仅依赖现有微弱环境照明,则必须适当提ISO或将快门放慢才能保证正常曝光,但这可能导致噪点增加或者手抖导致的画面不稳。 - 反之如果加入辅助人工补光装置比如柔光箱,则即使维持较低灵敏度设定也能获取良好结果,并且还能塑造更具立体感的脸部轮廓线条。 因此,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往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手段达到最佳表现力。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