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的两种分区: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的区别

本文探讨了科睿唯安的JCR分区与中科院在期刊影响力评估上的差异,涉及学科分类、分区比例和期刊排名变化。重点介绍了JCR的176个学科细分类别和四个区划分,以及中科院的13大类和相应分区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CI的两种分区: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的区别

期刊分区目前影响比较广的有两种,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定制的分区,另一种就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两种分区的方式都是基于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进行分区的。这时候有朋友不禁要问了,为什么要对SCI进行分区呢?这就要从影响因子来说了,因为期刊的影响因子每年都不断浮动,把影响因子的定值作为学术评价指标不合适,而且不同学科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不能直观的比较不同领域的期刊。于是把同一学科领域的期刊,按照影响因子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划分在不同的区域,最后,在某个领域1区的期刊,就是该领域的顶级刊物,能够反映该刊物在该领域的水准。

科睿唯安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JCR将收录的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类别按照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划分了4个区,影响因子排在前25%的期刊为Q1区,影响因子排在25%-50%期刊为Q2区,影响因子排在50%-75%的期刊为Q3区,影响因子排在75%之后的为Q4区。这就是JCR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科院分区是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综合性期刊13大类,中科院分区也将期刊分为4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的期刊为1区,6%-20%的期刊为2区,21%-50%的期刊为3区,剩下的就是4区期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就有了很大的区别,首先是学科类别上的,JCR划分了176个具体的学科,中科院只划分了13个大类,而且分区的比例不一样,中科院一区的期刊是在13个类别中,选取其中的5%,这样一区的期刊就很少。导致有些期刊再JCR上能排到Q1,但是到了中科院分区的时候,只能到2区,或者3区。“掉区”的情况是时常发生的。

尽管两种分区方式都比较权威,但是中科院分区被更多的机构采纳,作为科研评价指标。由于中科院的分区遭到了很多人无情的吐槽,如今有些高校明确表示要与国际接轨,使用JCR分区,你如果不清楚自己要参考哪个,最好先弄清楚你所在单位使用哪个分区。

SCI期刊影响因子JCR分区是评估学术期刊影响力质量的重要指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制发布的一种用于检索科学文献引用关系的数据库,SCI收录的期刊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而SCI期刊影响因子则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它反映了在特定年份内该期刊发表的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ISI发布的一个评估比较期刊影响力的工具,它根据期刊的被引频次引用期刊的数量,将期刊分为不同的分区,包括基础版升级版。基础版主要包括科学科学引文索引(SCIE)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两个分区。升级版则在基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出版活动报告(BKCI)两个分区。 基础版JCR主要根据期刊被引频次将其分为四个分区:Q1、Q2、Q3Q4。其中,Q1表示引用频次最高的前25%的期刊,Q2表示次高的25%,Q3表示次低的25%,Q4表示引用频次最低的25%。升级版JCR则将期刊进一步分为十个分区,命名为:1、2、5、10、15、20、25、30、3540。其中,数字越小,表示引用频次越高,影响力越大。 2022年的SCI期刊影响因子JCR分区将基于2021年的被引频次数据进行评估计算。具体的影响因子分区结果将在JCR发布之后得以公布。这些数据对于学术界科研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平,并在评职称、申请项目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怪兽会微笑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