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地址转换(又称为网络地址转换,用于实现私有网络和共有网络之间的互相访问)

目录

地址类型

NAT地址转换工作过程:

NAT的好处:

静态NAT:

NAT配置命令

动态nat配置:

ACL:

应用规则


地址类型

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

公有网络地址(以下简称公网地址)是指在互联网上全球唯一的IP地址。2019年11月26日,是人类互联网时代值得纪念的一-天,全球近43亿个IPv4地址已正式耗尽。

私有网络地址(以下简称私网地址)是指内部网络或主机的IP地址,IANA

(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规定将下列的IP地址保留用作私网地址,不在Internet(互联网).上被分配,可在一个单位或公司内部使用。RFC1918中规定私有地址如下:

A类私有地址: 10.0.0.0~10.255.255.255

B类私有地址: 172.16.o.Q~172.31.255.255

c类私有地址:192.168.o.0~192.168.255.255

NAT地址转换工作过程:

首先目的地址为公网地址,源ip地址为pc机的私有地址,经过路由器时进行第一次地址转换,目的地址还是公网地址,源ip地址这时候转换成nat路由器的一个设置好的公网地址

回包的时候源ip地址是之前的目的地址的公网地址,目的地址是之前转换的nat路由器的i公网ip地址,这时候经过nat设备后进行第二次转换,目的地址转换成原来的私有地址,源ip地址仍是之前的目的地址详细如下:

请看上述图片,100.1.1.1和200.1.1.1分别代表了两家不同的公司,这两家公司都使用了相同的私有地址段,202.1.1.1是公网IP地址,100.1.1.1和200.1.1.1分别是两家公司的出口路由器这个接口连接着运营商,运营商给两家公式分配不同的公网地址,公网地址肯定是唯一的,内口则使用私有地址段。192.168.1.2这台用户想要访问202.1.1.1这台pc,他的源地址是192.168.1.2,目的地址是202.1.1.1,他会走网关走到192.168.1.1这个路由器这台路由器再通过默认路由走到运营商,运营商是拥有真个互联网条目的,最终会把数据包发送到202.1.1.1这台pc,所以从内网发送数据包到目的地是没有问题的,回包的时候做一个源目调换,源地址是202.1.1.1目的地址则为192.168.1.2但是这个在这就出现问题了,因为这个网址不是唯一的,A公司在用,B公司也在用这是问题一,问题二。当202.1.1.1这台pc将数据包发送给运营商的时候,运营商只要收到目的地址为私有地址的时候会自动丢弃。所以在回包的时候数据包是回不到192.168.1.2这台用户的,所以192.168.1.2这台私有地址用户是访问不到互联网的。

     那我们现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使用我们一个技术叫路由转换技术,他是在出口路由器上做就是在与公网连接的这台路由器,一般来说交换机是不支持的,地址转换就是将你的数据报里的源目地址做一个调换请看下图

当我有一个数据包从192.168.1.2这台用户发送到202.1.1.1这台pc上时,源地址为192.168.1.2,目的地址为202.1.1.1在内网传送,送到出口路由器的时候,使用nat,做一个地址转换将源地址转换成100.1.1代替掉原来的192.168.1.2这个私有地址,所以现在我们这个源目地址为100.1.1.1,202.1.1.1,目的地址是不能变的,不然怎么访问到202.1.1.1这台互联网设备上呢。这时候我们的源地址会变成100.1.1.1这个公网ip,我们这个100.1.1.1是唯一的是吧。我们这个由内到外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不管源地址是什么他的目的地址都是到202.1.1.1这台互联网设备的,在内部转发数据包的时候他是不看源地址的。但是呢回包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他会做一个源目调换,这就变成了目的地址为100.1.1.1源地址为202.1.1.1,100.1.1.1这个地址是唯一的,这个地址是运营商提供的,唯一的公网地址,这时候,运营商就能转发数据包到100.1.1.1这台出口路由器了,这就不会象其他路由器发送了。那么到了100.1.1.1这台出口路由器并不是终点它得传到内网192.1.2上,那怎么转发呢,一开始从192.168.1.2这台机器转发到100.1.1.1这台出口路由器的时候他就会有一个nat路由转换表,他就会记录到192.168.1.2这个地址它转换到100.1.1.1,那这个表项他会存到缓存里,这时候出口路由器发现这个数据包目的地址是100.1.1.1的时候,它会自动将目的地址转换成192.168.1.2,所以说从出口路由器转发到内网的时候他的源地址是202.1.1.1目的地址就从100.1.1.1变成了192.168.1.2,这是最开始的发包的那台用户,最终完成了来回的路由转换。

总结一下,我们这个nat总共做了两次路由转换第一次是从内到外第二次是有外到内。

NAT的好处:

NAT不仅能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入侵,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 计算机。

1.宽带分享:这是NAT主机的最大功能。

2.安全防护:NAT之内的Pc联机到internet.上面时,他所显示的IP是NAT主机的公网IP,所以client端的PC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了,外界在进行portscan(端口扫描)的时候,就侦测不到源client端的PC。

优点:节省公有合法IP地址、处理地址重叠、增强灵活性、安全性

缺点:延迟增大、配置和维护的复杂性、不支持某些应用(比如VPN)

静态NAT

静态NAT实现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的一对一转换。有多少个私网地址就需要配置多少个公网地址。静态NAT不能节约公网地址,但可以起到隐藏内部网络的作用。

内部网络向外部网络发送报文时,静态NAT将报文的源IP地址替换为对应的公网地址:外部网络向内部网络发送响应报文时,静态NAT将报文的目的地址替换为相应的私网地址。

NAT配置命令

第一种:

第二种:直接在接口上声明nat地址

动态nat配置:

pat

EASY IP

ACL

ACL: access list 访问控制列表

ACL两种作用:

用来对数据包做访问控制(丢弃或者放行)结合其他协议,用来匹配范围

ACL 工作原理:当数据包从接口经过时,由于接口启用了acl,此时路由器会对报文进行检查,然后做出相应的处理。

ACL 种类:

基本ACL(2000-2999) :只能匹配源ip地址。

高级ACL (3000-3999) :可以匹配源ip、目标ip、源端口、目标端口等三层和四层的字段和协议。

二层ACL(4000-4999):根据数据包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802.1q优先级、二层协议类型等二层信息制定规则。

ACL(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原则:基本ACL,尽量用在靠近目的点

高级ACL,尽量用在靠近源的地方(可以保护带宽和其他资源)

应用规则

1、一个接口的同一个方向,只能调用一个acl

2、一个acl里面可以有多个rule规则,按照规则ID从小到大排序,从上往下依次执行3、数据包一旦被某rule匹配,就不再继续向下匹配

4、用来做数据包访问控制时,默认隐含放过所有(华为设备)

  • 8
    点赞
  • 6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