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数以千计的代码,在那一行行的代码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设计思想,高手们曾怎样苦思冥想。在一堆堆的代码面前,有时候,我们很容易迷失曾经进来的入口,而掉入符号,变量以及函数堆积成的沼泽地。
操作系统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亦或服务者?但,归根结底,它是一个执行者:执行用户程序-所谓为用户服务;执行中断-所谓为外设服务;执行系统调用-所谓解放程序员(姑且说它为广大的程序员服务,因为程序员不再与繁杂的硬件打交道了);执行内核线程-为操作系统自身服务。而这所有执行的核心,无非是在恰当的时机,让哪个对象(程序,线程,中断服务程序,中断的下半部,系统调用)占有CPU。
Unix/Linux的接口设计有一句通用的格言“提供机制而不是策略(区别对待机制(mechanism)和策略(policy)是Unix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大部分的编程问题都可以被切割成两个部分:“需要提供什么功能”(机制)和“怎样实现这些功能”(策略)。如果由程序中的独立部分分别负责机制和策略的实现,那么开发软件就更容易,也更容易适应不同的需求。)”。换句话说,Unix/Linux抽象出对这些对象的执行机制:
1. 程序的执行机制-进程
2. 内核函数的执行机制-线程
3. 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机制-中断信号触发
4. 中断下半部的执行机制-softirq,tasklet,工作队列
5. 系统调用的执行-软中断(int $0x80触发)
btw:在分析Linux下半部执行机制时,忽然对内核的所有执行机制有所悟,但想总结出一般规律,似乎还有距离。
机制与策略-内核执行机制之析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1-03 12:02:27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