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学习笔记 第2章 信息技术发展

第2章 信息技术发展

2.1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存储、传播和使用的技术。

2.1.1 计算机软硬件

硬件和软件相互依存。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2.1.2 计算机网络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将网络类别划分为个人局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公用网、专用网。

1.网络标准协议

网络协议由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语义、语法和时序。语义表示要做什么,语法表示要怎么做,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1)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从下到上共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IEEE 802 协议族

规范定义了网卡如何访问传输介质,以及如何在传输介质上传输数据的方法,还定义了传输信息的网络设备之间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拆除的途径。

(3)TCP/IP

TCP/IP是Internet的核心。它将OSI的七层简化为四层:

①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合并为应用层

②传输层

③网络成

④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网络接口层

应用层主要的协议:

(1)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2)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3)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4)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5)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6)Telnet  远程登陆协议

(7)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8)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传输层主要有两个传输协议,分别是

(1)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2)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这些协议负责提供流量控制、错误校验和排序服务。

网络层主要的协议:

(1)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

(2)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3)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网际组管理协议 

(4)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5)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这些协议处理信息的路由和主机地址解析。

由于网络接口层兼并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以网络接口层既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也可以为网络层提供一条准确无误的线路。

2.软件定义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 Network,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它可以通过软件编程的形式定义和控制网络,其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变得更加智能,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SDN的整体架构由上到下分为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应用平面。

3.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2.1.3 存储和数据库

1.存储技术

存储分类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

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等服务器。

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麒麟、欧拉、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

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

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FAS)。

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

存储虚拟化是“云存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把来自一个或多个网络的存储资源整合起来,向用户提供一个抽象的逻辑视图,用户可以通过这个视图中的统一逻辑接口来访问被整合的存储资源。

绿色存储技术是指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用来设计生产能效更佳的存储产品,降低数据存储设备的功耗,提高存储设备每瓦性能的技术。

绿色存储技术的核心是设计运行温度更低的处理器和更有效率的系统,生产更低能耗的存储系统或组件,降低产品所产生的电子碳化合物,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网络存储设备的能源效率,用最少的存储容量来满足业务需求,从而消耗最低的能源。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的存储系统最终是存储容量、性能、能耗三者的平衡。

2.数据结构模型

数据结构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常见的数据结构模型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又统称为格式化数据模型。

3.常用数据库类型

根据存储方式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4.数据仓库

传统数据库一般只保留当前或近期的数据信息。为了满足中高层管理人员预测、决策分析的需要,在传统数据库的基础上产生了能够满足预测、决策分析需要的数据环境——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相关的基础概念包括:

(1)清洗/转换/加载

(2)元数据

(3)粒度

(4)分割

(5)数据集市

(6)操作数据存储

(7)数据模型

(8)人工关系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包括

(1)数据源(基础)

(2)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核心)

(3)联机分析处理服务器

(4)前端工具

2.1.4 信息安全

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病毒泛滥、恶意软件的入侵、黑客攻击、利用计算机犯罪、网络有害信息泛滥、个人隐私泄露等。

1.信息安全基础

信息安全强调信息本身的安全属性,主要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针对信息系统,安全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行为安全。

信息系统一般由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系统组成。

与此对应,

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等。

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护、VPN、安全扫描、网络蜜罐技术、用户和实体行为分析技术等。

2.加密解密

数据加密技术分为两类

(1)对称加密(典型代表DES算法)

(2)非对称加密(典型代表RSA算法)

3.安全行为分析技术

利用大数据,结合规则以及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定义此类基线,对用户和实体行为进行分析和异常检测,尽可能快速地感知内部用户和实体的可疑或非法行为。

4.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网络态势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并据此预测未来的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2.1.5 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计算机硬件技术将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功耗越来越低、可靠性越来越高。计算机软件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软件定义一切”概念成为当前发展的主流。

2.2 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

2.2.1 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1.技术基础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成和应用层。

2.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如:射频识别技术)

(2)传感网

如微机电系统,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信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

(3)应用系统框架

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格化的应用与服务。

使对象实现智能化的控制,涉及5个重要的技术部分:机器、传感器硬件、通信网络、中间件和应用。

3.应用和发展

2.2.2 云计算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由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

1.技术基础

按照云计算服务提供的资源层次,可以分为:

(1)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

(2)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

(3)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2.关键技术

(1)虚拟化技术

(2)云存储技术

(3)多租户和访问控制管理

(4)云安全技术

在云安全技术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

①云计算安全性

②保障云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③云安全技术服务

3.应用和发展

2.2.3 大数据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1.技术基础

大数据是具有体量大、结构多样、时效性强等特征的数据,处理大数据需要采用新型计算架构和智能算法等新技术。

大数据主要特征包括:

(1)数据海量

(2)数据类型多样

(3)数据价值密度低

(4)数据处理速度快

2.关键技术

(1)大数据获取技术(数据采集、整合和清洗)

(2)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

(3)大数据管理技术

(4)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技术

3.应用和发展

(1)互联网行业

(2)政府的公共数据领域

(3)金融领域

(4)工业领域

(5)社会民生领域

2.2.4 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具有多中心化存储、隐私保护、防篡改等特点,提供了开放、分散和容错的事务机制,成为新一代匿名在线支付、汇款和数字资产交易的核心,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交易平台,为金融、监管机构、科技创新、农业以及政治等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1.技术基础

以非对称加密算法为基础,以改进的默克尔树为数据结构,使用共识机制、点对点网络、智能合约等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分布式存储数据库技术。

区块链分为:公有链、联盟路、私有链和混合链四大类。

区块链的典型特征:

(1)多中心化

(2)多方维护

(3)时序数据

(4)智能合约

(5)不可篡改

(6)开放共识

(7)安全可信

2.关键技术

(1)分布式账本

(2)加密算法

(3)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分析可基于:①合规监管②性能效率③资源消耗④容错性

3.应用和发展

(1)区块链将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

(2)区块链架构的不同分层将承载不同的功能。

(3)区块链的应用和发展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2.2.5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指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1.技术基础

技术研究方面:热点技术、共性技术和新兴技术。

机器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多核学习和多视图学习等。

自然语言处理:特征提取、语义分类、词嵌入等。

2.关键技术

(1)机器学习

(2)自然语言处理

(3)专家系统

3.应用和发展

(1)从人工智能向人机混合智能发展。

(2)从“人工 + 智能”向自主智能系统发展。

(3)人工智能将加速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渗透。

(4)人工智能产业将蓬勃发展。

(5)人工智能的社会学将提上议程。

2.2.6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立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

1.技术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包括:

(1)沉浸性

(2)交互性

(3)多感知性

(4)构想性(也称想象性)

(5)自主性

2.关键技术

(1)人机交互技术

(2)传感器技术

(3)动态环境建模技术

(4)系统集成技术

3.应用和发展

(1)硬件性能优化迭代加快。

(2)网络技术的发展有效助力其应用化的程度。

(3)虚拟现实产业要素加速融通。

(4)元宇宙等新兴概念为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沉浸和叠加”“激进和渐进”“开放和封闭”等新的商业理念。

  • 6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专业研究祖传Bug编写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