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能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工业生产和公共设施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多年技术积累,开发了一套集监测、分析与治理于一体的低压电能质量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了电能质量问题的精准识别与动态补偿。本文从系统架构、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及实际案例等维度展开分析,探讨其在提升电网稳定性、降低能耗及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中的综合价值。
一、电能质量问题的挑战与治理需求
2020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速推进,预期未来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会持续接入电网,给电网的电能质量带来的“污染”愈加严重,成为电力系统未来面临的新问题。对此,应提前谋划,加强管控,研究谐波畸变等关键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等,以减小对电能质量及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冲击。
电能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谐波污染、电压波动、三相不平衡及功率因数异常等,这些问题不仅降低能源利用效率,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甚至安全事故。例如,在工业场景中,变频器、整流器等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谐波电流可能引发变压器过热或电容器谐振;在商业建筑中,LED照明和空调系统的频繁启停则会导致电压闪变。
安科瑞的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与主动治理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场景的电能质量问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旨在实现“监测-分析-治理-优化”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二、安科瑞低压电能质量系统的架构与核心技术
1. 智能监测系统
安科瑞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由前端监测终端、数据主站及远程软件平台构成:
-
监测终端:采用高性能DSP处理器与嵌入式操作系统(如VRTX),支持每周波1024点的高精度采样,可实时捕获电压暂降、谐波畸变等瞬态事件,并通过LCD显示屏或网络接口输出波形图、频谱图等分析结果。
-
主站与云平台:通过Modbus、IEC61850等协议实现多终端数据集成,支持电能质量指标的统计、报表生成及事件回溯。例如,APView500装置可生成ITIC和SEMI F47容忍度曲线,辅助用户评估故障对设备的影响程度。
2. 动态治理技术
系统核心治理设备包括有源电力滤波器(ANAPF)、静止无功发生器(ANSVG)及混合动态补偿装置,其技术特点如下:
-
ANAPF有源滤波器:基于PWM变流技术,实时检测负载谐波分量并注入反向补偿电流,可滤除2~51次谐波,谐波治理效率达90%以上。在汽车制造厂案例中,ANAPF将电流畸变率从32.39%降至10.42%,显著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
ANSVG静止无功发生器:采用IGBT模块实现毫秒级动态响应,支持容性与感性无功的双向补偿,解决了传统LC补偿装置易谐振、响应慢的缺陷。在光伏电站中,ANSVG有效抑制了逆变器引起的电压波动,保障了并网稳定性。
-
混合动态装置:如ANSVG-G-A系列结合了APF与TSC的优势,在补偿无功的同时治理谐波,适用于负载频繁变化的场景(如钢铁冶炼、港口起重机)。
三、多场景应用与效益分析
1. 工业领域
-
汽车制造:冲压机、焊接设备等冲击性负载导致谐波与无功问题突出。安科瑞采用“集中治理+就地补偿”策略,在配电房部署ANAPF与ANSVG,同时在车间末端安装谐波保护器(ANHPD),使功率因数从0.75提升至0.95,年节省电费超15%。
-
光伏产业:单晶硅生产线的中频炉产生大量5、7、11次谐波。通过APView500监测装置与ANAPF的协同治理,谐波电压畸变率从5.4%降至2.97%,符合国标限值要求。
2. 商业与公共设施
-
数据中心:UPS和服务器对电压暂降敏感。安科瑞系统通过实时录波与暂降源定位功能,帮助某数据中心将故障排查时间缩短60%,避免了因电压中断导致的数据丢失。
-
医疗建筑:MRI设备与精密仪器的运行易受高频谐波干扰。ANHPD谐波保护器的应用将3kHz以上谐波衰减至安全阈值内,保障了医疗设备的精准度。
3. 新能源领域
-
充电桩与光伏电站:充电桩的冲击性负荷与光伏逆变器的谐波问题通过ANSVG-G-A混合装置实现综合治理,使电网电流波形趋近正弦,并网合格率提升至99%。
四、电能质量系统平台
1.功能展示-可视化管理
项目站点信息;厂区概况;配电房信息;配电房设备补偿运行状态;语音报警;故障信息弹窗
注:①数据由网关进行采集,转发出两份,一份给ACREL2000H,一份给第三方系统,两个系统互相独立。②数据由软件采集并进行数据转发,由第三方系统采集
2.效果对比-治理分析
负载侧2-31次谐波柱状图;电网侧2-31次谐波柱状图;负载侧各相电压及电流畸变率;电网侧侧各相电压及电流畸变率
3.状态展示-设备运行
设备补偿情况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分析及描述
4.设备展示-运行状态
电容数据实时监测;投切状态
五、系统优势与未来展望
安科瑞系统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
高精度与实时性:符合IEC61000-4-30 A级标准,支持微秒级故障记录与动态补偿。
-
灵活性与扩展性:模块化设计支持容量定制,单柜最大补偿容量达500kVar,适配不同规模配电网络。
-
智能化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跨区域电能质量数据整合,为电网规划与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技术的融合,电能质量系统将向“预测性维护”与“自适应调节”方向发展。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数据,提前预警潜在故障;或结合微电网需求动态调整补偿策略,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六、结论
安科瑞低压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化应用,有效解决了谐波、无功及电压稳定性问题,在工业、商业及新能源领域展现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智能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为电力系统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