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成像基本元件

相机成像基本元件

写在前面

笔者在就读本科期间,开始接触计算机视觉领域,主要包括传统的图像处理,研究生期间开始了解深度学习,三维重建和SLAM(同时定位和建图)。可是对于其中使用到的最重要的传感器,相机,它的成像原理知之甚少,照片是怎么成像的?有幸在工作之余玩起了胶片相机,学习了一些摄影知识,在此和大家分享相关知识,欢迎友好地指正和勘误,轻喷。

附赠自动驾驶最全的学习资料和量产经验:链接


随着器件的发展,目前的相机类型丰富,我们可以从基本的元件讲起,主要涉及到胶片相机和以单反为例的数码相机。为了便于理解,我们首先来过一遍相机的组成结构,后续会针对性进行讲解。

image

按下快门按钮前的状态

image

按下快门按钮后的状态

上图是单反相机的结构示意图,包含镜头组组成的镜头,45度角倾斜放置的反光板,能获得正像且放缩到取景器大小的五棱镜,焦平面快门,和成像元件。

按下快门按钮前,光线通过镜头组和反光板(单反即意味着单个反光板),垂直入射到五棱镜的一面,然后由于五棱镜的特殊结构,光线再次垂直射出五棱镜的另一面,通过取景器到达人眼。

按下快门按钮后,反光板抬起,焦平面快门卷起,光线通过镜头组照射到成像元件(CMOS)而成像,这就是单反相机的一次成像过程。

我们接下来主要会介绍的是镜头、光圈和快门。


镜头

高中物理时大家都曾学过,我们通过不同的凹凸透镜的组合,距离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的镜头组。使用镜头组便实现了把特定的光线传递到成像元件面前。

镜头类型

相机的镜头根据焦距是否可变,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

  1. 光学变焦镜头的变焦原理是,变动镜头之间的距离改变镜头组的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和不同大小的焦距。

  2. 数码变焦的原理是直接对图片进行缩放,然后像素间进行插值。

相机的镜头根据焦段,可以分为长焦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划分,只需要了解大概范围即可。

image

  1.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焦距比较长,要比底片的对角线大得多,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拍得较大而得此名。目前常见的焦距有135mm、150mm、200mm 、250mm 、300mm、500mm、1000mm 等多种。可分为中长焦镜头(150mm以内,视角在20°左右)、长焦镜头(150mm到300mm之间,视角在10°左右)、超长焦镜头(300mm以上,视角在8°以内)三种。

  2.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视角从40°到55°,常见的焦距为45mm、50mm、55mm、58mm等多种规格。

  3.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焦距一般大于25mm,视角在90°以内;超广角镜头的焦距在16~25mm之间,视角在 90°~180°之间;

  4. 鱼眼镜头:当焦距更小,小于16mm,视角超过180°,则称为鱼眼镜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鱼眼镜头,视角可达220°,这种镜头可以得到最大的视场,由于镜头的第一片透镜像鱼眼一样突出在外面,形状像金鱼眼睛而得此名。

再加上微距、移轴、折返、远心镜头,便差不多能涵盖了我们能遇到的所有镜头种类。

  1. 微距镜头:为了对距离极近的被摄物也能正确对焦,微距镜头通常被设计为能够拉伸得更长,以使光学中心尽可能远离感光元件,同时在镜片组的设计上,也必须注重于近距离下的变形与色差等的控制。大多数微距镜头的焦长都大于标准镜头,因此并非完全适用于一般的摄影。

  2. 移轴镜头:能通过改变镜头组相对于成像平面的光轴,来改变观察到的景物的透视关系。

  3. 折返镜头:这类镜头一般焦距很长,光线进来之后会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反射,然后到达成像元件,这样一来镜头的长度会很小,因此做成非常超长焦距的镜头,也不会有很长的镜筒了。

image

折返镜头

4. 物方远心镜头 Object-space tele-centric Lens:

image

一般镜头在成像过程中,近大远小,不同物距的物体放大倍率不同。二、普通镜头下如果被测物体本身的深度超出了一定范围,镜头始终没办法同时看清首尾两端。三、普通的镜头受制于其光学成像的原理,测量精度最好的也只能做到10um左右。

image

https://moritex.com/products/mv/mvl/glossary.html

本质就是结合了小孔成像和镜头成像,在中间加一个光阑的作用就是只让平行入射的物方光线可以达到像平面成像。从几何关系可以看出这时像就没有近大远小的关系了。

物方远心镜头接收平行光成像,相当于物体(左边)在无穷远处。物方远心镜头主要用于消除物距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因此通过物方远心镜头所成的图像不存在透视变形。缺点是放大倍数与像距成直接关系。实际使用时相机安装的远近会影响放大倍数。所以每个镜头系统都要单独的标定放大倍数。当然,实际的圆心镜头中的小孔光阑不可能无限的小,那样进来的光线就太小了。所以实际的圆心镜头还是会有一定的近大远小关系的(这个指标称之为远心度,远心镜头的远心度通常小于0.1°)。物距也不是任意的,但是它比普通的镜头的景深要大得多。

image

5. 像方远心镜头 Image-space tele-centric lens

物方远心镜头光路左右翻转就是像方远心镜头,而像方远心物镜则可以消除 CCD 位置不准带来的测量误差。放大倍数与像距无关,相机离的远近不影响放大倍数。

6. 双远心镜头 Double tele-centric / Bi-tele-centric lens

image

双远心镜头通过在光学系统的中间位置放置孔径光阑,使主光线一定通过孔径中心点,则物体侧和成像侧的主光线一定平行于光轴进入镜头。入射平行光保证了足够大的景深范围,从镜头出来的平行光则保证了即是工作距离在景深范围内发生大幅度变化,成像的高度也就是放大倍率不会发生变化。

7. 超中心镜头 Peri-centric Lens (Hyper-centric Lens)

有不再近大远小的镜头,也就有近小远大的镜头 。Hyper-centric 镜头提供的对象视图是聚合式的,同时间聚集于对象的顶端和侧边,其功能是避免在机器视觉检测或鉴别应用中使用多台相机和成像透镜设置。

image

通过 Hypercentric Lens 镜头(左)和定焦镜头(右)所成的骰子像

image

变焦环

镜头组进行变焦时,需要手动转动镜头组上的一个圆环,转动它能直接改变镜头组内镜头之间的距离结构,改变镜头组的焦距。定焦镜头由于焦距固定,无法进行变焦,也就是没有变焦环。个别卡片式数码相机为电子结构自动改变镜头组,达到光学变焦极限后再进行数码变焦。

对焦环

大部分相机可以自动对焦,其对焦原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成像元件侧或者取景器侧有一个传感器,检测接收到的光学图像的清晰程度,如果不清晰,则用自动对焦马达小幅度整体移动镜头组,小量地改变镜头组到成像平面的距离(物距可以认为是没有变化),使得图像清晰指标最大,这便使想要清晰的物像呈现在了焦平面上。不同远近物体的像距是不同的,变焦即是“间接的”把焦平面移动到想要清晰物体的像距上。

手动对焦则是替代自动对焦马达。


快门

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我们通过调节快门开闭时间长短,和开启的空隙大小来调节曝光量。

在快门速度的标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 、1/60、1/125等。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是指几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因此通过快门的曝光量也是呈倍数关系。

快门根据开启的方式分为全局快门卷帘快门

卷帘快门

手机中的镜头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卷帘快门,感光单元从上至下逐行曝光。全称是“电子控制纵走式焦平面快门”。

卷帘快门的逐行曝光带来了一张照片中从上到下反应的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时刻时的景物状态,引起的失真称为果冻效应,在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该现象尤其明显。

卷帘快门在慢速快门和高速快门下,工作方式是不一样的。

  1. 慢速快门工作原理:机械快门有前后两个帘幕,后帘幕(靠近CMOS),在慢速快门下,后帘幕从下至上先打开,接着前帘幕从上至下再打开,此时光线从上至下照进传感器。再接着后帘幕从上至下关闭,光线也从上至下慢慢消失,前帘幕再关闭,结束曝光。以上步骤,可以使传感器曝光非常均匀。不会使照片产生太大的形变。

  2. 高速快门工作原理:毕竟机械快门是物理结构,其运动速度不可能无限制提升,速度受到了限制。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在高速快门之下,不能依靠两个帘幕分别开关来工作。很耽误时间,于是用固定缝隙扫过感光元件的办法来实现等效“曝光时间”。

image

image

并且卷帘快门容易受到闪光同步速度的限制。闪光同步速度指相机的快门速度能够保证在闪光灯工作的时间段内,感光元件都接受到曝光。

如果相机使用的是卷帘快门,当快门速度高于临界快门速度的时候,成像元件不是全部能同时接收光线的,快门前帘和后帘打开一条缝隙,缝隙扫过成像元件完成曝光,会导致照片的曝光严重不均匀(因为闪光灯的脉冲时间非常短,在1/200s-1/500s之间,亮度随时间迅速变化的),会导致照片上只有一个窄条曝光正常,其余部分因为没有接收到足够的曝光而显得很暗。只有当相机的快门速度低于这个临界速度的时候,闪光灯才能和相机快门同步,保证成像元件的各个部分同时曝光。

全局快门

而“全局快门”是感光元件上所有的感光小单元同时感光实现的,因为其制作工艺比较高,且普遍用在以CCD为感光材料的设备上,而大部分设备都是使用的CMOS作为感光材料,所以使用“全局快门”的设备很少。


光圈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叶片装置, 调整光圈大小来调节通光量。光圈中心开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系数来表示。数值愈小,孔径的开口愈大,曝光量愈多,反之曝光量愈少。

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开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把光孔开大的意思, 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二级到f2.8等。同样,“关小光圈” ,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 把光孔关小的意思, 如从f5.6关小一级到f8、或二级到f11等。

而光圈的值通常为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

为什么F值要依据这些毫无规律的值来衡量呢?实际上,这些数值其实是等比数列。相邻两个数字是√2倍,而√2约等于1.414。半径呈根号2倍关系,面积则呈倍数关系,通关量则也呈倍数关系。

image

光圈和景深有密切的关系,因为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在讲解景深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个概念,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

弥散圆

在焦点前后,光线从聚集到扩散,点的影象从圆到点(焦点),继而有扩散到圆,这个焦点前面和后面的圆就叫做弥散圆。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人眼将感觉是清晰的。这个可以被接受的最大直径被称为容许弥散圆直径δ (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底片面积都有不同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要求。在这里可以看出:景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和弥散圆直径 δ的取值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弥散圆直径 δ 的取值的大小和镜头生产厂商的技术能力有关。

image

在对焦时,通过镜头将在焦平面上清晰成像,而对焦点的前景和后景也在焦平面成像,只要它们成像的弥散圆等于或小于容许弥散圆直径,我们将认为是清晰的,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前后弥散圆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呼它叫焦深,它和景深是相对应的。所谓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具有的一段清晰范围,这范围内的景物在焦平面上成像,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所能清晰成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

景深

image

景深是随镜头的焦距、光圈值、对焦距离的不同而变化。在上图中,我们能之间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物距倒数+像距倒数=焦距倒数)计算出景深和光圈的关系;

image

通过公式我们可以看到,景深的分母是一个关于F值单调递减的函数,所以光圈越小,F值越大,分母越小,景深越大。

一般来说:

  1. 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 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 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为了要凸显被拍物,很多人会选择小的景深(即远离被拍主体的物体都会被虚化失焦)。当然如果你要拍风景,我们就会建议选择大的景深。

超焦距

image

  • 4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