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总与无线院深圳管理干部沟通交流纪要

 我们跟竞争对手差距这么大,而且差距越来越大,我觉得很不服气,凭什么,在上大学和读研的时候差别不大,但这些年差距越来越大,我个人觉得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文化方面:

    1)拼搏精神
    公司在大势的判断上和关键事件的决策上不差,但在落地执行上就差了,这是我们这么多年与对手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拼博不是今天才提的,中兴公司一路走来,也是很拼的,以前在莲塘,每月加班时间不少于70个小时,但这么多年下来,熵越来越大,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你是逃不掉熵总是越来越大的规律的,但怎么削弱这个熵呢?关键是要沟通、交流,现在是时候点一把火了,如果继续这么下去,你没有活力,市场就没有估值。

对于这种状态,我们是不是认了?起码我是不认的,跟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比比,我们又不比他们差。今天这个状态,只有两种方式:要么离开,要么留下来,如果选择留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这种改变一定是从公司大层面改起,而且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之所以要提这个,是因为已经有危机了,这是我理解公司为什么要提这个事情,其实也是我们发自内心要做的一个事情。

 2) 有目标、有挑战,这是对组织或团队非常重要的事,给一个团队最大的激励是给他们挑战

提到OKR的事,有个事情让我感触很深:我们决定要启动***项目是清明节的最后一天,前前后后一个半月时间,虽然在GSM团队中有很多老员工,但当任务来时,大家摩拳擦掌,团队在西安封闭开发时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很多时候搞到半夜,最后达成了目标。开始我们以为F7在我们前面,后来发现我们在他们前面。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有目标、有挑战,不论是对于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团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最大的激励是给他们挑战。

3) 把事情做好,而不仅仅只是做完,两者有巨大的差距。

关于加班,我这么看,如果你把工作做的很好了,也不用刻意去耗加班时间,但我们不鼓励你没把事情做好就不管了。把事情做完和把事情做好,两者有巨大的差别,特别是对于研发来说,交付1000行代码有20个BUG和交付1000行代码没有一个BUG,这里面蕴藏的工作量有天壤之别。要求大家加班、打卡都只是一个量化数据和表象,其实背后是对目标的高要求和工作细分,要把很多工作做踏实、做细致。细化分解目标,某种程度也是对管理者的要求,不管是部门管理,还是项目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文化这件事落地。

最近让灿哥推动OKR,是因为有挑战性的目标才能激发出活力和动力,相信我们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把事情做好的。既然在公司做,我们的利益就是与公司相关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事情做好呢,做不好,对我们自己也没有好处。

二、管理模式方面:

1)   要找到可复制的成功模式

提到F7,每当它进入一个新领域就能在这个领域做到优秀,传统的通讯领域不说,多少年的积累,但看它后来进入手机、芯片的情况就知道了:最可怕的不是它把前面的事情做成了,最可怕的是他找到了成功的模式,当它进入一个新领域时,这帮人扑上去就能把事情做成,我们就差在这里,很多事情我们对大势判断也是对的,也能把一些事做成了,但一旦换了一个人,事情可能就做不成了,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成功模式,或者说我们的积累程度不够。

2)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造星,我们根本的目标是总体能力提升,现在我们还缺少积累的思维,要能够沉淀内化

 前两天开敏捷改进会时,**的项目一盘散沙,根本不像是无线院的项目,也不象LTE中心牵头的项目,这个项目从成熟度上看基本从零开始,项目上根本没有思考,我们推进敏捷这件事已经三年了,但我们在新启动的项目上,起点还是从零开始,这说明我们项目之间的复制还是靠人,一个有成功经验的项目经理到新项目,新项目就很容易成功,如果没这个人项目就很差。从这些可以看出,我们在项目上没有找到可复制的成功模式。敏捷、精益不光要在前面探索、实践,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好东西铺开到其它项目中去。

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积累与提高,把我们的平均水平不断的提升,否则我们战线的差距会非常大,跑得快的在前面遥不可及,跑得慢的落后一大节。如果新启动的项目还是从零起步,所有的都还要重从头做起,我认为是失败的。我们不是要造明星,造明星是为了拉动大家往前跑,我们根本目标是总体的提升,将来我们要达到的就是当项目经理开始启动一个项目时,架子一拉,我们就知道项目是能成功的。

过去很多年,当要交付的东西来了,就冲上去打仗,打完就结束了,缺少了积累的思维,如果积累和能力提升的思维上不去,那么就会出现换一个人就不行了。没有基础性管理,做任何事情都是从0开始。

今年花那么大精力,天才做的开发者社区,要把这些东西沉淀到系统中,新启动的项目放到这个平台上,它的成熟度是靠谱的。我不敢提多高的要求,我们所有的项目,至少在电信产品上,产品质量、性能要在三级以上。现在,我们必须要有积累的思维,而不是一个造星运动,要能够沉淀内化。

3) 做任何事能不能成功全在一个坚持

包括敏捷和做任何事,能不能成功全在一个坚持,坚持做下去, LTE从13年坚持开好敏捷改进会,原来每周一次,后两周一次,坚持三年,后来加了一个大项目的度量会,每个月开亮点分享会,三年下来,当回顾时,连教练都觉得是跟着我们一起成长。自己跟自己比,你会发现坚持和持续改进的力量,今天在这儿谈和半年后再谈,希望不再是一个level,一定要坚持去做,哪怕每次只是一点点的改变,死磕到底,你就会发现在不断成长。

 4)  光学招式、架式是不行的,要内化到人的改变,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不断追求改进。

敏捷也好,精益也好,大家要慢慢把这两个词退化掉,内化到我们产品研发过程去,主要问自己我是不是在改变就行了,这才能真正把事情做成功,内化成内质,持续的做,坚持的做,而不要当成一两天的事。

硬件精益天天讲丰田,很多公司学丰田几十年,但在丰田公司看来那不是精益,真正的精益是精益思想内化到人身上的改变,如果生产线上的工人天天想着怎么做更好,你的班组长想着怎么做更好,你的厂长天天也想着怎么做更好,你说这个工厂能做的差吗?每个人天天都在想着怎么做得更好,这是别人学不到了,我想这是丰田成功的根本原因,光学些招式、架式是不行的,除了坚持不断的改进,做到更好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天天去做这个事才能成为你的习惯。

 

三、关于社区化

1) 从社区化上体会生态圈的建设,生态靠社区化来承载,要有危机感、有挑战感

社区化,主要有两个事:一个是:COP运营(主要包括两方面:1、连接; 2、沟通的渠道),另一个是:能力提升。但如果还只是这两个层面还是有点Low,我们要从社区慢慢体会到生态,生态靠社区化来承载。这个事好像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很近,今天看到FACEBOOK open source开源生态的建设,我们要知道别人怎么玩,在做什么,不然等到哪一天死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社区化开源化的生态建设已经侵蚀到我们,对我们来说要有危机感、有挑战感。

2)  要认识到社区化和生态开发的重要性,变更时代要求我们一定要把能力提升上来

另一个例子,在西安NB-IoT的会议,提出物联网战略,在今年物联网时代,需要很大的勇气,突破自己的勇气,需要公司从上到下颠覆式的改变。至少我们目前从能力上要做到开放,不要别人把这个东西摆到你面前让你做时,你还一点概念都没有,那会出现断崖式的死亡,你要做好准备,不管是做IT RAN还是PaaS平台也好,现在是要为生态建设做平台积累,如果我们这个做好了,那将是业界第一个能力开放的基于PaaS开放的RAN,同时也在是考验我们的速度。但现在这些社区化和生态开发,很多的人还没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变更时代要求我们一定要把能力提升上来。一定要具备这个能力,需要开放时,我们马上就能开放。

3)  代码开源后,我们的产品开发模式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个层面是社区化影响我们的开放,以后代码开源了,对所有人都是可见的,可能代码不值钱了,产品的开发模式彻底变样了,今后可能就是大平台、小组件的方式(大平台是共享,共创的、开放的平台,有架构定义,来自全世界的)如:OpenSack全世界几万个人参与到这个开放的平台中,在大的架构之下,有很多可以独立开放的小的组件,小到只有几个人,这背后对技术架构的要求非常高。所有的东西都开源了,每个人都能用,反而给用户集成和交付是值钱的,我们能做好集成,做好最终交付,给最终用户呈现出来一个可以交付的东西,这东西才是真正值钱的。这样会颠覆我们现有的研发模式。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具备这种能力,按这种模式做我们的产品,特别是我们跨地域\跨项目的协同,技术架构的设计,而不能像现在这样,这波人做成了后,除了这十几个人,其它人都不会做,这样的产品开发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也是对我们产品开发模式的一个巨大挑战。

4)  社区化是我们的必由之路,社区化会让我们期望的“拼博创新,开放透明”的文化找到落脚点,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改变,带来可预期的未来

感触特别深的, 社区化会让我们所期望的“拼博创新,开放透明”的文化找到落脚点,很多管理做不下去,背后的管理原因是透明化不够。当在社区平台中显示出你每天提交了多少个Code,你做了几个review时,其实你的能力强弱都是清清楚楚的。管理100个员工的部长,可能对能力强的员工还能认得,但现在有400-500人的部门,这些部长人都很难认齐,那么这么大的团队怎么管,只能靠系统把每个员工的工作都清晰的透明化出来,而且不仅仅是透明给部长,对每个员工都透明,大家只有分工不同,工作怎么样都列在那。这样做了就不用增加那么多部门管理人员,更可贵的是对员工透明化本身就是对做的好的员工的一种激励,敏捷和精益背后的心理原理都是透明化,谁强谁弱很容易看清楚。

社区化从大的来讲,生态化的建设;从中等的来讲,我们的产品开发模式;细的来说,我们的团队激励,这些都是由社区化在承载着。我们对社区化还在摸索阶段,要学习别人的经验、优点、好处。我们项目、部门要先把这些学到手,再坚持地去做,我相信我们这帮人的能力一定能行。如:以前大家羡慕开源社区的那些大牛,都是业界仰望的人,但是等你在这些开源社区提交了几个Commit之后,他如果觉得你能力很强,他也会跟你一起走查代码,给你CI,这是对人最大的激励,如果哪天普通员工能跟赵博、向博对话,这样才能把期望的文化真正做到位了,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是总统与屌丝对话的时代,我们还是这么厚重的层级,从上到下还有很多层,如果现在还是靠一级一级传达,衰减到最后会只剩噪声。文化是一个理念上的事,要通过这些事把我们的期望落地了,通过这些事让我们改变到位,让我们的能力做大做强。如果再冒出来个新东西,我们这帮人扑上去还能做成,这才是真正牛的公司和一群牛人,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改变,带来可预期的未来。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onetwo/p/5667695.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