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激活函数的总结与比较

原文链接:点击打开链接 ,点击打开链接


本文结构:

  1. 什么是激活函数
  2. 为什么要用
  3. 都有什么
  4. sigmoid ,ReLU, softmax 的比较
  5. 如何选择

1. 什么是激活函数

如下图,在神经元中,输入的 inputs 通过加权,求和后,还被作用了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就是激活函数 Activation Function。



2. 为什么要用

如果不用激励函数,每一层输出都是上层输入的线性函数,无论神经网络有多少层,输出都是输入的线性组合。
如果使用的话,激活函数给神经元引入了非线性因素,使得神经网络可以任意逼近任何非线性函数,这样神经网络就可以应用到众多的非线性模型中。


3. 都有什么

(1) sigmoid函数(曲线很像“S”型)

公式:


曲线:


也叫 Logistic 函数,用于隐层神经元输出
取值范围为(0,1)
它可以将一个实数映射到(0,1)的区间,可以用来做二分类。(它不像SVM直接给出一个分类的结果,Logistic Regression给出的是这个样本属于正类或者负类的可能性是多少,当然在多分类的系统中给出的是属于不同类别的可能性,进而通过可能性来分类。
在特征相差比较复杂或是相差不是特别大时效果比较好。

sigmoid缺点:
激活函数计算量大,反向传播求误差梯度时,求导涉及除法
反向传播时,很容易就会出现梯度消失的情况,从而无法完成深层网络的训练(sigmoid的饱和性)

下面解释为何会出现梯度消失:

反向传播算法中,要对激活函数求导,sigmoid 的导数表达式为:


sigmoid 原函数及导数图形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 到,其两侧导数逐渐趋近于0 
具有这种性质的称为软饱和激活函数。具体的,饱和又可分为左饱和与右饱和。与软饱和对应的是硬饱和, 即

sigmoid 的软饱和性,使得深度神经网络在二三十年里一直难以有效的训练,是阻碍神经网络发展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由于在后向传递过程中,sigmoid向下传导的梯度包含了一个  因子(sigmoid关于输入的导数),因此一旦输入落入饱和区,的导数就会变得接近于0,导致了向底层传递的梯度也变得非常小。此时,网络参数很难得到有效训练。这种现象被称为梯度消失一般来说, sigmoid 网络在 5 层之内就会产生梯度消失现象


此外,sigmoid函数的输出均大于0,使得输出不是0均值,这称为偏移现象,这会导致后一层的神经元将得到上一层输出的非0均值的信号作为输入。


(2) Tanh函数

公式



f’(z)=4sigmoid‘(2z)

曲线


也称为双切正切函数,取值范围为[-1,1]。
tanh在特征相差明显时的效果会很好,在循环过程中会不断扩大特征效果。
与 sigmoid 的区别是,tanh 是 0 均值的,因此实际应用中 tanh 会比 sigmoid 更好,然而,tanh一样具有软饱和性,从而造成梯度消失。

(3) ReLU

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 - 用于隐层神经元输出

公式


曲线


输入信号 <0 时,输出都是0,>0 的情况下,输出等于输入

ReLU 的优点:
Krizhevsky et al. 发现使用 ReLU 得到的 SGD 的收敛速度会比 sigmoid/tanh 快很多。除此之外,当x<0时,ReLU硬饱和,而当x>0时,则不存在饱和问题。所以,ReLU 能够在x>0时保持梯度不衰减,从而缓解梯度消失问题。这让我们能够直接以监督的方式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而无需依赖无监督的逐层预训练。

ReLU 的缺点:
随着训练的推进,部分输入会落入硬饱和区,导致对应权重无法更新。这种现象被称为“神经元死亡”。与sigmoid类似,ReLU的输出均值也大于0,偏移现象和 神经元死亡会共同影响网络的收敛性。

(4) softmax函数

Softmax - 用于多分类神经网络输出

公式


举个例子来看公式的意思:


就是如果某一个 zj 大过其他 z, 那这个映射的分量就逼近于 1,其他就逼近于 0,主要应用就是多分类。

为什么要取指数,第一个原因是要模拟 max 的行为,所以要让大的更大。
第二个原因是需要一个可导的函数。


4. sigmoid ,ReLU, softmax 的比较

Sigmoid 和 ReLU 比较:

sigmoid 的梯度消失问题,ReLU 的导数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的导数表达式如下:


曲线如图


对比sigmoid类函数主要变化是:
1)单侧抑制
2)相对宽阔的兴奋边界
3)稀疏激活性。

Sigmoid 和 Softmax 区别:

softmax is a generalization of logistic function that “squashes”(maps) a K-dimensional vector z of arbitrary real values to a K-dimensional vector σ(z) of real values in the range (0, 1) that add up to 1.

sigmoid将一个real value映射到(0,1)的区间,用来做二分类。

而 softmax 把一个 k 维的real value向量(a1,a2,a3,a4….)映射成一个(b1,b2,b3,b4….)其中 bi 是一个 0~1 的常数,输出神经元之和为 1.0,所以相当于概率值,然后可以根据 bi 的概率大小来进行多分类的任务。

二分类问题时 sigmoid 和 softmax 是一样的,求的都是 cross entropy loss,而 softmax 可以用于多分类问题

softmax是sigmoid的扩展,因为,当类别数 k=2 时,softmax 回归退化为 logistic 回归。具体地说,当 k=2 时,softmax 回归的假设函数为:


利用softmax回归参数冗余的特点,从两个参数向量中都减去向量θ1 ,得到:


最后,用 θ′ 来表示 θ2−θ1,上述公式可以表示为 softmax 回归器预测其中一个类别的概率为


另一个类别概率的为


这与 logistic回归是一致的。

softmax建模使用的分布是多项式分布,而logistic则基于伯努利分布
  

多个logistic回归通过叠加也同样可以实现多分类的效果,但是 softmax回归进行的多分类,类与类之间是互斥的,即一个输入只能被归为一类;多个logistic回归进行多分类,输出的类别并不是互斥的,即"苹果"这个词语既属于"水果"类也属于"3C"类别。


5. 如何选择

选择的时候,就是根据各个函数的优缺点来配置,例如:

如果使用 ReLU,要小心设置 learning rate,注意不要让网络出现很多 “dead” 神经元,如果不好解决,可以试试 Leaky ReLU、PReLU 或者 Maxout.



激活函数( Activation Function )能够把输入的特征保留并映射下来。

Sigmoid

Sigmoid 非线性函数将输入映射到 $$ \left( 0,1\right) $$ 之间。它的数学公式为:$$\sigma \left( x\right) =\dfrac {1} {1+e^{-x}}$$。

历史上, sigmoid 函数曾非常常用,然而现在它已经不太受欢迎,实际很少使用了,因为它主要有两个缺点:

1. 函数饱和使梯度消失

sigmoid 神经元在值为 0 或 1 的时候接近饱和,这些区域,梯度几乎为 0。因此在反向传播时,这个局部梯度会与整个代价函数关于该单元输出的梯度相乘,结果也会接近为 0 。

这样,几乎就没有信号通过神经元传到权重再到数据了,因此这时梯度就对模型的更新没有任何贡献。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饱和,必须对于权重矩阵的初始化特别留意。比如,如果初始化权重过大,那么大多数神经元将会饱和,导致网络就几乎不学习。

2. sigmoid 函数不是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

这个特性会导致后面网络层的输入也不是零中心的,进而影响梯度下降的运作。

因为如果输入都是正数的话(如 $$f=w^{T}x+b$$ 中每个元素都 $$x>0$$ ),那么关于 $$w$$ 的梯度在反向传播过程中,要么全是正数,要么全是负数(具体依据整个表达式 $$f$$ 而定),这将会导致梯度下降权重更新时出现 z 字型的下降。

当然,如果是按 batch 去训练,那么每个 batch 可能得到不同的信号,整个批量的梯度加起来后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因此,该问题相对于上面的神经元饱和问题来说只是个小麻烦,没有那么严重。

tanh

tanh 函数同样存在饱和问题,但它的输出是零中心的,因此实际中 tanh 比 sigmoid 更受欢迎。

tanh 函数实际上是一个放大的 sigmoid 函数,数学关系为:$$\tanh \left( x\right) =2\sigma \left( 2x\right) -1$$

ReLU

ReLU 近些年来非常流行。它的数学公式为:$$f\left( x\right) =\max \left( 0,x\right) $$。

$$w$$ 是二维时, ReLU 的效果如图:

ReLU 的优点:

  1. 相较于 sigmoid 和 tanh 函数, ReLU 对于 SGD 的收敛有巨大的加速作用(Alex Krizhevsky 指出有 6 倍之多)。有人认为这是由它的线性、非饱和的公式导致的。
  2. 相比于 sigmoid/tanh , ReLU 只需要一个阈值就可以得到激活值,而不用去算一大堆复杂的(指数)运算。

ReLU 的缺点是,它在训练时比较脆弱并且**可能“死掉”**。

举例来说:一个非常大的梯度经过一个 ReLU 神经元,更新过参数之后,这个神经元再也不会对任何数据有激活现象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从此所有流过这个神经元的梯度将都变成 0 。

解释:训练神经网络的时候,一旦学习率没有设置好,第一次更新权重的时候,输入是负值,那么这个含有ReLU的神经节点就会死亡,再也不会被激活。因为:ReLU的导数在x>0的时候是1,在x<=0的时候是0。如果x<=0,那么ReLU的输出是0,那么反向传播中梯度也是0,权重就不会被更新,导致神经元不再学习。 
也就是说,这个ReLU激活函数在训练中将不可逆转的死亡,导致了训练数据多样化的丢失。在实际训练中,如果学习率设置的太高,可能会发现网络中40%的神经元都会死掉,且在整个训练集中这些神经元都不会被激活。所以,设置一个合适的较小的学习率,会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为了解决神经元节点死亡的情况,有人提出了Leaky ReLU、P-ReLu、R-ReLU、ELU等激活函数。


Leaky ReLU

Leaky ReLU 是为解决“ ReLU 死亡”问题的尝试。

ReLU 中当 x<0 时,函数值为 0 。而 Leaky ReLU 则是给出一个很小的负数梯度值,比如 0.01 。

有些研究者的论文指出这个激活函数表现很不错,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很稳定。

Kaiming He 等人在 2015 年发布的论文 Delving Deep into Rectifiers 中介绍了一种新方法 PReLU ,把负区间上的斜率当做每个神经元中的一个参数来训练。然而该激活函数在在不同任务中表现的效果也没有特别清晰。

Maxout

Maxout 是对 ReLU 和 Leaky ReLU 的一般化归纳,它的函数公式是(二维时):$$\max \left( w_{1}^{T}+b_{1},W_{2}^{T}+b_{2}\right) $$。 ReLU 和 Leaky ReLU 都是这个公式的特殊情况(比如 ReLU 就是当 $$w_{1},b_{1}=0$$时)。

这样 Maxout 神经元就拥有 ReLU 单元的所有优点(线性和不饱和),而没有它的缺点(死亡的 ReLU 单元)。然而和 ReLU 对比,它每个神经元的参数数量增加了一倍,这就导致整体参数的数量激增。

如何选择激活函数?

通常来说,很少会把各种激活函数串起来在一个网络中使用的。

如果使用 ReLU ,那么一定要小心设置 learning rate ,而且要注意不要让你的网络出现很多 “ dead ” 神经元,如果这个问题不好解决,那么可以试试 Leaky ReLU 、 PReLU 或者 Maxout.

最好不要用 sigmoid ,可以试试 tanh ,不过可以预期它的效果会比不上 ReLU 和 Maxout.


  • 0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