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的技巧
Allen Lee
朋友说,孩子很可爱,但他们也会使你陷入无计可施的境地。无论你是孩子的父母还是老师,接受孩子迎面而来的挑战都是无可避免的。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健康的人格,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了我们必须探讨的基础课题之一。诚然,天下间(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一颗望孩成才的心,然而,单纯拥有这份心意是远不够的,你还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以便把这份心意恰当地传递到孩子那里。
最近有幸拜读多湖辉老师的《管教孩子的技巧》,多老师在里面给出了很多实用有效的技巧,以及这样做的原因,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成长。以下摘抄该书的目录:
- 1. 糖与鞭份开始用的心理作战
- 应每隔三天验收一次管教成果
- 规劝孩子的朋友是管教自己孩子的良机
- 小过错当场指责,大过错则暂缓
- 称赞的话有他人传达效果倍增
- 避免用同样的话语责备孩子
- 保持沉默往往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 有时可不必说明责备理由
- 蹲下责骂效果更佳
- 处罚过错的恐吓中五次需要做到一次
- 以“说的也是”来应对孩子的“可是”
- 孩子转嫁责任时应这样处置
- 孩子干劲不足时不妨停止他不肯做的事
- 父亲保持沉默才是明智之举
- 父亲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
- 先说明“我只说一次”会使孩子更注意倾听
- 2. 不任孩子摆布的心理作战
- 以“也有人那样做”应对“他们都那样做”
- 必须接受孩子要求时,最起码也要等一星期后
- 拒绝孩子要求时勿搪塞,应表示接受要求的条件
- 不要哄骗不肯独睡的孩子
- 帮孩子养成说清楚主语和谓语的习惯
- 由父亲坚决拒绝孩子的要求
- 与其禁止孩子哭泣,不如倾听孩子的心声
- 等孩子停止哭泣后再听孩子诉说
- 游戏时也不允许孩子耍赖
- 让孩子照顾年龄比自己小的孩子
- 借得失来说服,可“封杀”孩子的任性
- 3. 避免孩子依赖的心理作战
- 父母应认清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 父母应先和自己的父母“断奶”
- 父母起码一星期有一天的自由时间
- 以一般语言应对孩子的儿语
- 避免说孩子是“独子”或“奶奶的宝贝”
- 不宜滥用“妈妈不对”这句话
- 孩子吵架或打架时,父母应当旁观者
- 和孩子一起乘车时,父母应避免对座位表示太关心
- 孩子说“好累走不动”时,应当场让孩子休息
- 对孩子问话,不用“很痛吧”而用“不痛吧”
- 明知孩子碰上困难也要佯装不知情
- 不宜在孩子面前批评老师
- 让孩子做家务可培养耐性
- 应尊重孩子与孩子间的约定
- 4. 让孩子面对困难的心理作战
- 对孩子完全不了解的工作给予基本的指示
- 父母也需向乖巧而认真的孩子挑战
- 不计成败让孩子自由行动
- 重要的事最后仍由孩子决定
- 给予孩子一定的外出时间
- 有时可让孩子扮演“钥匙儿童”的角色
- 偶尔和好朋友的孩子交换留宿
- 应让孩子对客人做自我介绍,甚至让孩子同席
- 孩子被欺负时应鼓励孩子战胜对方
- 孩子失败时命令孩子重来,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 让孩子正式参加庆典活动
- 让孩子亲自下厨煮饭以丰富人生
- 尽量带孩子参加亲友的葬礼
- 与孩子玩游戏应认真,不故意退让
- 开学典礼时最佳教育机会
- 帮助孩子以“我”称呼自己
- 比照过去有助于孩子“精神断奶”
- 应让孩子有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
- 5. 让孩子独立的心理作战
- 命令孩子如何做不如反问孩子该如何做
- 父母不宜抢先为孩子表达意思
- 避免给予孩子完整的答案
- 利用看电视节目时教育孩子
- 在属于父母的时间内不要理会孩子的要求
- 从小训练孩子培养一种特长
- 与孩子的约定宜在家人面前宣称
- 让孩子自己订计划可提高效率
- 无法持久学习的孩子应先给予小目标
- 借每天固定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耐久力
- 孩子守约时应给予称赞
- 孩子应分担家庭内的工作
- 父母与子女的东西应区分清楚
- 家中应布置完全属于孩子的空间
该目录已经简要地概括了这些技巧,然而,某些条款概括得不怎么好,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所以,请不要望文生义,务必阅读正文以便准确理解作者的原意。对待所有的这些条款,请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不要首先认定其对或错,任何知识都应用于实践并检验之,所以,在学习这些技巧条款的时候,你也应该身体力行。当然,最好你能够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跟你一起研究研究。
愿所有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