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语录一 谈管理
通常的管理手段无非是三要素,组织、流程、制度。管理逻辑是根据业务需要组建适合的组织,梳理出主要的业务流程(主业务和支撑业务),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约束组织和流程的行为。这三者相辅相成又互相反馈进而使经营飞轮转动起来。
这个逻辑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困境。比如好的制度在保障经营运转的情况下要充分人性,剖析问题,推演影响,这样更容易形成自然而然的规范,达成目的。但制定时往往会陷入局部情绪陷阱,受影响于短期事件或表象特征,最终既违背了初衷又引起了更大规模的经营影响,事与愿违。又比如有效流程是重心突出,简明高效的。能够帮助经营者厘清经营线条,各流程完全覆盖经营活动,互相衔接,贯穿经营整个生命周期。帮助组织人员高效支撑其工作。但建立流程时往往会受到部分人员的特殊甚至是个人诉求,如此叠加形成了复杂冗余的流程,更可怕的是这会以所谓“本企业特色”掩盖了优化的动力。不但没有形成助力反而让经营受限于流程。在组织上也会有诸多实践过程中“迷思”比。如高效的流程希望组织中的成员都具备高素质和职业化。但最终效果也就从期望假设开始便注定了结果的失望。
我们对于组织上的一些迷思进行展开。之所以会出现对组织人员的素质会有过高的要求,是因为往往事务进展不顺时会发生在某个个体身上,我们往往会开始纠结于某个人如果有更强的职业素质或者综合能力(这里不讨论专业能力不够的情况下),事故就不会发生。却很少会使用系统性地思考事故发生的根因去减少此类事故发生的概率。因为简单的对人员能力分析的模型是容易理解,也容易通过对人员能力的要求提高来解决问题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