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事、做事和成事[转]

一个人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都需要经历“想事、做事和成事”这几个阶段。
 

        首先是想事,如果你想都不去想,那之后的一切也就不会发生了。人类的思想活动是一切文明进步的起点。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之后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沸腾的水可以顶开水壶的盖子,于是想到沸水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动力,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例子我们从小就听老师说起,甚至在某些人的小学作文里还曾经出现过,但当我们仔细审视自我的时候,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得到。特别是当我们渐渐长大了,或许是因为读了太多的书,思想上受到了太多框框架架的束缚,于是有一天我们也不太在去想事了。惯性思维总是推着我们去随大流儿。这势必导致我们同许多的机会失之交臂。

       图灵奖得主Knuth在编写他的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时,有感于当时用于图书排版的软件系统非常糟糕,于是便突发奇想自己动手编写排版软件,于是便有了后来被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计算机排版系统TEX和METAFONT。Python之父Guido van Rossum在阿姆斯特丹过圣诞节时,由于无聊,为了打发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序,最后就有了当前非常流行的Python语言。

       其实很多伟大创造的起点,都是这种貌似有点冲动的想法,而这将是尤为关键的一步。譬如你决心学好C语言,想自己动手编写一个实用程序,这些都是冲动,都是火花。当然,如果所有的计划也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上的话,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想到事情就要去实现,这就是做事。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践行,否则一切就只是空谈。

       要把想法付诸实践可能很简单,只要做就行了,也可能很复杂,因为过程中的困难重重。有的人虽然起初有好的想法,但是一想到项目开展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就很容易放弃。有的虽然开始做了,但是做的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于是每每都是半途而废。诚如台湾作家李敖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失败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

       如果你决心在精通点什么东西,是不是一遇到挫折就放弃,或者干着干着就懈怠了呢?“好逸恶劳、畏惧困难”往往正是你“做事”的大敌。

       最终,即使你很努力地去做了,也不一定就能成功。这一方面取决于运气或者机遇,但更多的其实就是成事的能力。毕竟机遇也只钟情于有准备的人。那么什么是成事的能力呢?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综合素质。
三度普利策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有一个章节专门介绍了面对国际化挑战,我们当下需要哪些综合素质这个问题。我觉得他谈的非常好,建议同学们可以去拜读一下。如果有机会,我也会结合我的感想和经验来把弗里德曼的意见总结一下介绍给大家。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就不多非笔墨了。

       现实世界很多情况下都是注重结果的,如果没有做成事,之前的想和做往往就容易被忽略了。我们很多人都会去想事,但能付出行动的确很少,最终能做成事的就更少。所以我鼓励大家多想事,多做事,如果你想十件事,总可以去做其中的五六件吧,如果你认认真真的做了五六件事,总还是可以做成一两件事的,聚少成多,你的收获也就会越来越大。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有这样一类成功者:他们经商致富,于居室外置庭院,院中有亭翼然,亭上挂一面额。此时倘有人将“醉翁亭”题至编额中。主人公拍手称快道:“妙哉!”而若将“饮酒亭”题至匾额中,主人则不假思索道:“俗哉!”此类人追求文人本题。但实际上胸无点墨,只管把自己强行嵌入“雅”的框架中,就如同大观园中只顾赏花却不懂花的“伪君子”,总不免贻笑大方。 自古以来,世上总有各种困在框架里而不自知的人。他们如流水般虚浮,惯于遵从过去的经验或偏听一家之言,拘泥于既定枢架范式中。这些框架如同牢笼,让人的思维日渐固化,仿佛被“囚”于牢笼中,不见天日。归根结底,还是人本身缺乏硬实力所致。 在崇尚理学的明清时期,几乎所有人都成了封建社会值硬刻板的“木偶人”。可曹雪芹却通过笔下两个鲜明的角色,跳出了框架的束缚。此二人便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不仅才华横溢,也在教育的熏陶中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因时因地制宜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思维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教会一个人不要只顾跟随领跑者,而要学会超越领跑者,我愿称之为“宝黛思维”。 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天生丽质,举手投足间都流露着妩媚与柔情,而那些仰慕西施不顾现实加以效仿的人,不仅失去自己的特点,还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在全民创造短视频的热潮中,李子柒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以最具时代特征的形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由此可见,我们为人处世应当学习“宝黛思维”,以因地制宜为前提,实破框架束缚,勇于创新,方能成事。 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真正的好玉,还得用心细“攻”,而非“一锤定音”,强行为之套上框架。只有培养并运用“宝黛思维”,才不会在山清水秀时自我陶醉而落入俗套,才不会在山穷水尽时野驴技穷而止步不前。只有跳出框架的人,才能知所进,知所惧,知所适。识时务。 “宝黛思维”可激发人的潜力,帮助我们脱去少年的程格。少年的我们唯有善用“宝黛思维”,方可跳出“囚人”的框架,释放知识和人生的光彩。 总结大意
02-17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