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异常检测" 指的是一种技术,用于识别和监测系统、设备或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或异常行为。异常检测的目标是从大量数据中识别出与正常行为不符的模式或事件,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来避免可能的问题。
工业中的异常检测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工业化时代。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发展史:
1. 早期阶段(19世纪末 - 20世纪初):
工业生产逐渐发展,但缺乏现代感知和监测技术。工人通常通过肉眼、听觉和手感来检测设备和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2. 机械时代(20世纪初 - 1970年代):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兴起,传感器和仪器的使用逐渐普及。这些设备可以监测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从而帮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更早地检测到异常情况。然而,这个阶段的异常检测主要依赖于专业知识和经验。
3. 计算机时代的初期(1970年代 - 199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规则的异常检测系统开始出现。这些系统使用预定义的规则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然而,这种方法需要事先确定所有可能的异常情况,难以应对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4. 统计和数据驱动时代(1990年代 - 2000年代):
随着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的发展,异常检测逐渐转向基于数据的方法。统计方法如均值-方差检测、箱线图等被应用于异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