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AI/CV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添加微信:CVer5555,小助手会拉你进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CVer学术星球!可以获得最新顶会/顶刊上的论文idea和CV从入门到精通资料,及最前沿应用!发论文/搞科研/涨薪,强烈推荐!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张小松)、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澎湃新闻、兰州大学、百度百科、人民日报等
2024年5月28日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马中骐研究员
因病在南京逝世
享年85岁
马中骐
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并获王淦昌物理奖等多个奖项
核物理学家、
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
学部委员钱三强
签发了马中骐的博士学位证书
证书编号是“10001”
新中国第一号
现在
这份学位证书
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1956年
16岁的马中骐进入兰州大学物理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4年
国家动员在职干部考研究生
马中骐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师从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胡宁
1967年
马中骐回到兰州大学
直到10年后
1977年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
《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
研究生教育得以恢复
1978年
38岁的马中骐
再次考取胡宁的研究生
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980年2月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
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建立
条例从1981年起实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
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成为首批试点单位
开始培养博士
马中骐回忆
这年8月
组织上同他谈话
决定在研究生里挑一批底子好的
直接当博士生
他被选为“试点”
要求“抓紧写篇高水平博士论文出来”
4个月时间
马中骐就完成了毕业论文写作
1982年2月6日
马中骐在高能所的一间教室里
作了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阵容豪华
由7位物理学界的顶级专家组成
主席是“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还有胡宁、朱洪元、戴元本、谷超豪等
1982年2月6日马中骐在高能所举行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会场
毕业后
马中骐留在高能所工作
始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重点在群论方法及其物理应用
一直到2005年退休
他在1991年获评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2年10月起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三次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马中骐在清华大学杨振宁先生家讨论理论物理问题
马中骐说
他的工作像“小砖头”
“大水来的时候,泥沙都被冲走了
但‘小砖头’能留下来”
音容虽逝
风范长存
中国首批博士名单
40年前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博士
中科大6人。
中科院6人。
复旦4人。
山东大学1人。
华东师范大学1人。
全国才18人,太金贵!!!
根据教育部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博士研究生已超过61万人。
40年过去,中国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了40年前的5555.5倍……
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老师?
何恺明在MIT授课的课件PPT下载
在CVer公众号后台回复:何恺明,即可下载本课程的所有566页课件PPT!赶紧学起来!
CVPR 2024 论文和代码下载
在CVer公众号后台回复:CVPR2024,即可下载CVPR 2024论文和代码开源的论文合集
Mamba、多模态和扩散模型交流群成立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CVer5555,即可添加CVer小助手微信,便可申请加入CVer-Mamba、多模态学习或者扩散模型微信交流群。另外其他垂直方向已涵盖: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目标跟踪、人脸检测&识别、OCR、姿态估计、超分辨率、SLAM、医疗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计、自动驾驶、强化学习、车道线检测、模型剪枝&压缩、去噪、去雾、去雨、风格迁移、遥感图像、行为识别、视频理解、图像融合、图像检索、论文投稿&交流、PyTorch、TensorFlow和Transformer、NeRF、3DGS、Mamba等。
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地点+学校/公司+昵称(如Mamba、多模态学习或者扩散模型+上海+上交+卡卡),根据格式备注,可更快被通过且邀请进群
▲扫码或加微信号: CVer5555,进交流群
CVer计算机视觉(知识星球)来了!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AI论文速递、优质实战项目、AI行业前沿、从入门到精通学习教程等资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CVer计算机视觉(知识星球),已汇集近万人!
▲扫码加入星球学习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整理不易,请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