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建视图: 建立组件树,如果是首次渲染,则组件树被重置合适的状态;如果是首次渲染,则组件树被创建跳到响应阶段(JSF的组件树结构和DOM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client一个是server)。
2 应用请求值: 树中的每个组件都能从请求参数中提取的新的值,并把值存储本地.为之后的处理所有与组件相关的事件进入队列,如果某个组件的immediate属性设置为true,那么验证,转换,以及与组件关联的事件在这个阶段被处理(注意:并不是不处理).
3 处理验证: 组件值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数据类型。如果转换失败,这一阶段将继续完成所有剩余的转换器,验证和运行所需的检查,但在完成后,跳转到生命周期的Render Response阶段。
如果验证成功,则检查组件上的required 的属性。如果该属性是必须的并且组件中输入了值,那么与之相关的验证程序运行。如果required的属性是必须但又没有输入值,这一阶段完成(所有剩余验证程序还会继续执行),然后生命周期跳跃到Render Response阶段。如果required 属性标识为false,不管组件中有没有输入值,验证过程都不会运行。
在此阶段的末尾,组件的值会被重置为converted后的值,任何的validation或者conversion的错误信息及事件在FaceContext实例中排队,值修改事件开始触发。
验证顺序:converter->required->validator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可以编辑的input组件,在Process Validations阶段遵循以下几个环节:
a:如果converter失败,required检查和validators都不会执行
b:如果converter成功,但是required检查失败validators不会执行
c:如果converter和required都成功,所有的validators都会执行,在多个validators不管哪个validator失败了其余的validator都会继续执行,理由就是开发人员需要知道尽量多的 错 误提示来修改错误。
4 更新模型: 验证组件的本地值移动到模型中,同时本地副本被丢弃。
5 调用应用程序: 执行应用级逻辑(如事件处理程序。
6 呈现响应: 呈现树中的组件。后续请求和Restore View阶段保存状态信息。
在页面中测试事件触发后的当前阶段,比如button 的action:
public String action() {
FacesContext fctx = FacesContext.getCurrentInstance();
Map requestMap = fctx.getExternalContext().getRequestMap();
PhaseId currentPhase =
(PhaseId)requestMap.get("oracle.adfinternal.view.faces.lifecycle.CURRENT_PHASE_ID");
System.out.println("actioncurrentPhase = " + currentPhase);
return n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