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员工,也叫“数字机器人”,数字员工是智能软件机器人形象化的称呼,实质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现如今 RPA融合了众多创新科技,综合运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通过操纵用户图形界面、多媒体交互等方式,增强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加上低代码开发的应用,使RPA得以规模化实现,并作为高强度、高重复性、规则化工作的劳动力补充,从整体上提升了企业的智能生产力。
一、数字员工特点
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持续发展,企业通过各类IT软、硬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业务信息化。但IT服务主要停留在人工层面,不断提升的业务复杂度使得企业对于业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人才需求持续加剧,传统的支撑方式已经难以为企业的流程运营与应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数字员工基于RPA,具有运行速度快、执行成本低、使用门槛低、不替换现有系统、可扩展性强、安全合规等特点,同时具备跨系统、部门、平台提供服务的能力,通过既定流程,有效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基于明确的规则操作消除人为因素产生的错误,同时随着与AI、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不断提升数字员工的自智水平。
二、应用场景
数字员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从金融、财务到制造,重点行业场景都有“数字员工”的身影。以下是数字员工在安全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
1、应急处理
数字员工基于安全应急处置剧本,针对原子化动作进行流程的编排,配套白名单判断、定时触发、人工审核、循环判断等内置动作,辅助安全运营人员进行安全剧本流程编排。通过平台监测产生的安全事件以及对接的第三方平台(例如态势感知)的安全事件自定义响应规则、触发剧本等信息,实现安全事件的自动化处置。
2、资源分配与处置
数字员工基于云服务平台,按照既定的云管理规则,对系统资源进行自动调控,按需分配;结合资源容量预测及隐患识别,判断和决定如何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分配不足与系统操作上可能存在的风险。
3、网络自智提升
数字员工自动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巡检、故障预测、异常侦测、异常警报、问题判断以及故障修复。对不能自动处理的复杂问题,通过短信接口、邮件网关、电话通知等手段将问题信息描述和问题截图通知管理员,方便管理员及时获取问题信息,排除隐患。
三、总结
在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办公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数字员工作为突破性的劳动力模式已经开始成为大多数企业用工的“新常态”。人机耦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员工也必将加速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