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习惯的力量》

习惯是如何产生的?

本书分析了习惯产生的原理,单纯靠重复某个行为并不一定能培养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有暗示奖赏的存在。
我们看到某个暗示,执行了行为,并且得到了奖赏,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中,大脑对整个过程越来越熟悉,以至于在之后只要看到暗示,就立刻会产生对奖赏的渴求,并且会下意识的选择采取熟悉的惯常行为来尝试获取奖赏。
习惯是这样产生的:把暗示、惯常行为奖赏拼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
习惯是大脑自动遵循的行为模式,当我们看到暗示时,我们会做出惯常行为,目的是要得到奖赏。

习惯的底层原理 - 大脑对“熟悉”的偏好

习惯产生的另一层原理,也在于大脑对“熟悉”事物的偏好。大脑在处理熟悉的事物时消耗的精力更小,而大脑会本能地节省消耗的能量,因此会倾向于优先对熟悉事物做出反应。

如何创造新习惯?

  1. 确定要培养的惯常行为
  2. 找出一种简单又明显的暗示
  3. 并明确能得到哪些奖赏,创造渴求感(对奖赏的预期)
  4. 重复经历 发现暗示 - 执行惯常行为 - 获得奖赏 的过程

如何改变旧习惯?

首先明确一点,已经养成的习惯很难被改变。但是可以采取替换的方式来改变旧习惯,保持相同的暗示与奖赏,并植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

  1. 确定是哪种渴求在驱动着你的习惯回路。
    • 以吃零食的习惯举例,寻找渴求,以及背后的奖赏:
      • 是对零食本身的渴求?感觉到饿了吗?
      • 还是想要暂停工作,休息一会儿?
      • 又或者想要通过分享零食,获得社交的机会?
  2. 找到是什么暗示诱发了习惯,
    • 几乎所有的习惯性暗示都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 地点:你在哪?
      • 时间:现在几点?
      • 情绪状态:你的情绪怎样?
      • 其他人:周围有谁?
      • 之前紧挨着的动作:在这之前你做了什么?
  3. 制定计划,围绕暗示设计,选择一个能够满足你所渴求的奖赏的新行为,从而改善习惯。

比如面对压力感到焦虑时,习惯于通过熬夜刷视频来获取短暂的逃避和多巴胺的分泌。可以尝试用出门散个步,逛逛超市来代替原有的惯常行为,获取同样的奖赏。

核心习惯

核心习惯的养成,会驱动和重塑其他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或培养一项核心习惯来全面改善生活的整体状态。比如早起、运动、阅读等等。

每个人都有自由,也有责任重塑自己的习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