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知识点
21.1 磁介质及其磁化
- 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
- 相对磁导率:
B。为真空下的磁感线强度。
- 磁介质的分类:
- 顺磁质:固有磁矩比较大,忽略附加磁矩。
- 抗磁质:固有磁矩为0。主要考虑附加磁矩。
- 铁磁质:
- 分子中的电子的磁矩:(固有磁矩:电子的轨道磁矩,自旋磁矩和核的自旋磁矩的矢量和)组成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不仅存在绕原子核的轨道运动,还存在自旋运动。这两种运动都能产生磁效应。把分子或原子看作一个整体,分子或原子中各电子对外产生磁效应的总和,可等效于一个圆电流,称为“分子电流”。分子电流的磁矩称为“分子磁矩” 。
- 分子中附加磁矩: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而产生,每个分子产生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附加磁矩
- 磁化电流:介质磁化以后,由于分子磁矩的有序排列,其宏观效果是在介质表面出现环形电流,这种电流称为“磁化电流”
- 与传导电流的区别:
磁化电流是分子电流规则排列的宏观反映,并不伴随电荷的定向运动,不产生热效应。而传导电流是由大量电荷做定向运动而形成的。 - 磁化电流密度:介质表面单位长度上的磁化电流
- 与传导电流的区别:
- 磁化强度:
结论:磁化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环路积分,等于穿过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化电流。
21.2 磁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 磁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与磁场中的高斯定理相同。只是加了附加磁场。
-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 磁场强度:
21.3 铁磁质
- 性质:
-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能产生很强的附加磁场。
- 外磁场停止作用后,仍能保持其磁化状态。
- 相对磁导率不是常数
- 具有临界温度Tc。在Tc以上,铁磁性完全消失而成为顺磁质,Tc称为居里温度或居里点。
- 磁化曲线:
- 磁滞回线:磁滞损耗(反复磁化的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与磁滞回线所包围的面积成正比。
- 铁磁质的分类:
- 居里点:铁磁质转化成顺磁质的温度。
- 磁化机理:
磁畴:铁磁质内部相邻原子的磁矩会在一个微小的区域内形成方向一致、排列非常整齐的 “自发磁化区”,称为磁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