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keras的class_weight与sample_weight(解决样本不均衡或类别不均衡问题)

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ssswill/article/details/90203428

如果仅仅是类不平衡,则使用class_weight,sample_weights则是类内样本之间还不平衡的时候使用

1. 二者初步介绍

在keras的中文官方文档中,写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结合着一起看,出自: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48315094/using-sample-weight-in-keras-for-sequence-labelli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注意事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ample_weight会覆盖class_weight,所以二者用其一。

3. 几种使用class_weight的方法

  1. 直接用一个字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借助sklearn.utils.class_weight来实现weight的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蓝框里的话,转为一个字典哦。

3.自己设计一个函数进行权重的计算,也是很有趣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截图出自:
https://datascience.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3490/how-to-set-class-weights-for-imbalanced-classes-in-keras

如果仅仅是类不平衡,则使用class_weight,sample_weights则是类内样本之间还不平衡的时候使用。

  • 5
    点赞
  • 3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好的,你的问题是关于使用KMeans聚类和DBSCAN算法对模拟数据进行聚类的方法。那么我先来解释一下这两种算法的基本原理。 KMeans算法是一种常见的无监督学习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使得簇内的点尽可能地相似,簇间的点尽可能地不同。它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随机选取K个样本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然后将每个样本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在的簇中,接着重新计算每个簇的中心点,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指定的最大迭代次数为止。 DBSCAN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高密度的区域划分为一个簇,低密度的区域作为噪声点。它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随机选取一个未被访问的点作为核心点,然后找出所有与该点距离不超过指定半径的点,若这些点的数量不少于指定阈值,则将它们全部加入到同一个簇中,并以它们为新的核心点继续执行上述操作,直到所有的点都被访问过为止。 接下来,我来为你讲解如何使用这两种算法对模拟数据进行聚类。我们可以使用sklearn中的make_classification函数生成模拟数据。具体的代码如下: ```python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classification X, y = make_classification(n_samples=100, n_features=20, n_informative=2, n_redundant=2, n_classes=2, n_clusters_per_class=2, class_sep=1.0, random_state=42) ``` 其中,n_samples表示生成的样本数量,n_features表示每个样本的特征数量,n_informative表示有用的特征数量,n_redundant表示冗余的特征数量,n_classes表示生成的类别数量,n_clusters_per_class表示每个类别中簇的数量,class_sep表示相邻两个簇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KMeans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代码如下: ```pytho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random_state=42) kmeans.fit(X) y_pred = kmeans.predict(X) ``` 其中,n_clusters表示需要聚类的簇的数量,random_state表示随机种子。 我们也可以使用DBSCAN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代码如下: ```pytho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dbscan = DBSCAN(eps=0.5, min_samples=5) dbscan.fit(X) y_pred = dbscan.labels_ ``` 其中,eps表示指定半径的大小,min_samples表示指定阈值的大小。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可视化工具将聚类结果可视化出来,代码如下: ```pyth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scatter(X[:, 0], X[:, 1], c=y_pred) plt.show() ``` 其中,X[:, 0]表示第一个特征,X[:, 1]表示第二个特征,c=y_pred表示以聚类结果为颜色值。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