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读书笔记(二) 协议概述及链路层描述

本文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概述,特别是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并重点解析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其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两种类型,以及以太网协议遵循的CSMA/CD协议。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最后,列举了多种局域网标准,如IEEE 802系列。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 协议概述

            TCP/IP 网络模型包括4层,分别是 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而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模型中,网络协议被分为7层,分别是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二者对应关系如下表:


            IOS的专家制订了OSI标准,因此OSI是法律上国际标准,而 事实上成为国际标准,并商业化的是TCP/IP标准,因此这里的介绍也以TCP/IP为主。


1.1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完整,但复杂且不适用。TCP/IP体系结构应用广泛,但网络接口层不太好理解。因此通常会采用一种折中的办法,即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2. 数据链路层

            下面是数据链路和物理层的介绍:
            物理层: 在物理层上传输数据的单位是 比特,其任务是 透明的传送比特流。物理层确定的问题是用多大的电压表示"0"和"1",接收方如何识别发送方所发送的比特值。此外物理层还需确定链接电缆的插头应存在多少根引脚,并且各引脚如何连接。


            数据链路层:简称链路层。我们知道,两个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也就是说,在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主机和路由器之间或者路由和路由之间)传送数据是点对点的(也就是说直接传输的)。这时就需要是有个专门的链路层协议。在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路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的节点间的链路上"透明"的传送帧数据。每一帧包括了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典型的帧长是几百字节到一千多字节。
            数据链路层属于多计算机网络的底层。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类型: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