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母语(上)-外语的学习

 
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门乃至几门外语成了好些人工作、生活的必需。那么学习外语该怎么办呢?我觉得不外乎下列步骤:
1.       基础知识学习:语音、词汇、核心语法和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
这里要注意,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是不能分割的。这种分割是为了研究和教学的方便而进行的。任何一句“口语”或一个写就的句子,所有内容都在里面了。作为学习的人,不可以究其一点不计其余;否则,一定事半功倍甚至学无所成。
2.      基本运用:学会利用上述知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进行基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这个阶段,可以融入上一个阶段,以求尽快形成“实用的本领”。专业外语就是这种理念实践的极端形式。但这种方法的局限也在许多专攻专业英语的学习者身上充分暴露了。
3.      专业翻译:能够熟练地用母语和外语表达好同一个意思!
这里只简单地说,上述两个阶段的“翻译”不能被称为“专业的翻译”。那至多是一种翻译练习。翻译的专业性,只有外语水平很高或对言语沟通要求很精细的人才能体会到;或者更简单地说,只有吃过亏的人才知道。
步骤有了,方法呢?方法其实很多,往往也很直白简单。但首先还是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任何方法,没有勤快的练习,都是吹牛的。尤其是语言,本质上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一定是大量或长期的重复操练才可以的。那种对于学习效果过于轻巧或速成的承诺,往往不是检验标准有掺水,就是没有检验的。那种针对考试进行的题型学习,基本上是在教授和练习作弊的技艺,对于本领的掌握,基本上完全无用!关于学习的结果和时效,大概可以试着下面几点来稽核:
1.       一般来说,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学习半年到一年,应该简单的日常生活交流可以使用外语进行了。否则,就有必要检讨一下教与学的双方互动。
2.       两年下来,应该可以完成上述第二个阶段的学习了。
这里的两年有个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每天都能练习一个小时左右的外语。外语学习好比吃饭,要天天吃,最好定时定量地吃才会长身体。学习外语,计划性和恒心比“天赋”要重要得多。
3.       至于去做翻译,那是一个没有底的事情。现在的很多“专业八级”做不好翻译就是一个明证。翻译,不仅仅是外语好就可以的。这个对于一般的外语应用者倒是不必深究的问题。
4.       关于一般的外语应用能力到底如何,有两个参考的检验方法:
-用外语争执或者谈恋爱,如果觉得基本上可以打动对方,就很好了!最好的是梦话用外语说。
-看能否通过外语学会一些用母语未曾学过或学会的东西!我们是主要通过语言来获取知识的!这点请专攻“专业外语”的人注意。

总而言之,外语学习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但也远不需要十年寒窗。大多数人,如能安安心心地从基础出发,坚持 12年,一般的运用基本可以应付。难点主要有两个: 1)在学习期间不能坚持练习,或一曝十寒; 2)这山望着那山高,总在追求“新的”方法,结果试遍了所有的方法,却得出一个外语学不会的结论。
外语,是相对于母语而言的。母语是那种“天生就会用”或“不知道怎么就会用了”的语言。外语就是要学习才会用的语言。“像学习母语一样学习外语”的提法是应该好好推究的。以汉语为例,即使文盲的中国人,也可以用汉语进行深入的口头交流-哪个流利劲儿啊,可让那些为外语“口语”伤透心的人叹为观止!而我们中大多数人也是说不清自己是如何学会汉语的。不信?找几个不是专业语文老师的人来教教外国人汉语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但无论母语还是外语,都是语言;其结构应该是相通的。因此,学发音,认字,造句写文章是一个基本的、也是相通的过程。但考虑到不同的母语和不同的外语的关系,这个过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只是有一点要注意,有人提出学习外语时要把母语忘掉才能学好,这应该算妖言惑众。试想一下,如果一个 3岁以上的人忘了母语,他能够正常地生活吗?生活都有问题,还谈什么学习。何况学习外语其实是为了翻译-哪怕只是替自己翻译。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一心想学会外语,而不太追求“四两拨千斤”的人,反而容易成功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