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笔记整理

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解决的问题)

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 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特征

  •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传输信息和资源共享
  • 互联起来的计算机是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并具有独立自治功能的
  • 互联的计算机可以按不同的形势连接
  • 互联的计算机必须遵守共同的网络协议

组成

  •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组成
    •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数据处理)
    • 通信子网(负责实现通信功能)
  • 计算机网络的实现组成
    • 网络"硬件"
    • 网络"软件"
  • 计算机网络按工作方式划分
    • 边缘部分:有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由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 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性能指标(P18):速率、带宽、时延

  • 速率: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b/s(bps) 如100M以太网,实际是指100Mb/s。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 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速率。b/s(bps)

  •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其绝对上限值等于带宽。

  • 时延: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的时间,也称延迟。
    ① 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成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b) / 信道带宽(b/s)
     ②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一定距离所需划分的时间。
    传播时间 = 信道长度(m) / 传输速率(m/s)
     ③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处理收到的分组所花费的时间。
     ④ 排队时延:分组在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加上其在输出队列中等待转发的时间。
    综上: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注: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是发送速率而不是传播速率。

  •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 带宽。表示链路的容量。

  • 往返时间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发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 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而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 当前时延=空闲时时延/(1-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详解

非性能指标

  • 1、费用(价格)
    网络的性能与网络的价格息息相关。一般来说,网络的速率越高,其价格越贵。
  • 2、质量
    网络的质量取决于网络中所有构件的质量,以及这些构件如何组成网络。网络的质量会影响到网络的可靠性,网络管理的简易性,以及网络的一些其他性能。 但网络的性能和网络的质量不是等同的。例如:性能还不错的网络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变得无法工作,说明其质量不好。网络的质量越好,价格往往也越贵。
  • 3、标准化
    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即可以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也可以遵循特定的专用的网络标准。当然采用国际标准,可以得到更好的互操作性,更易于升级换代和维修,也更容易得到技术上的支持。
  • 4、可靠性
    可靠性与网络的质量和性能有很大的关联。速率更高的网络,可靠性不一定会很差。但速率更高的网络想可靠的运行,往往很困难,所需的费用也很高。
  • 5、可拓展性和可升级性
    网络的性能越好,其拓展(规模扩大)费用往往越搞,升级难度(性能和版本的提高)也会相应增加。
  • 6、易于管理和维护·
    网络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和维护,就很难达到和保持所设计的性能。

计算机网络分类

  • 按范围划分
    • 局域网
    • 城域网
    • 广域网
  • 拓扑结构
    • 总线型
    • 星型
    • 环形
  • 传输技术
    • 广播网络
    • 点对点网络
  • 使用范围
    • 公用网
    • 专用网

数据交换技术

概念
在一种任意拓扑的数据通信网络中,通过网络节点的某种转接方式来实现从任一端系统到另一端系统之间接通数据通路的技术,就称为数据交换技术
基本要求
①能适应从很低到很高范围内的不同速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②有尽量快的接续速度;③为适应实时性要求,网路时延要小;④有高的传输准确性具有适应数据用户特性变化(多样化的DTE和多样化的数据业务)的能力。
实现方式

  • 数据交换方式
    • 线路交换
    • 存储转发交换
      • 报文存储转发交换
      • 分组交换
        • 数据报交换
        • 虚电路交换

三种交换对比
三种交换对比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 高传输速率
  • 分布式资源共享
  • 服务质量
  • 多媒体通信
  • 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紧密结合
  • 高度智能化
  • 可靠性

更多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概括

三个差不多了

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

概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协议的层次划分与各层协议的集合,同一层中的协议根据该层所要实现的功能来确定。 各对等层之间的协议功能由相应的底层提供服务完成。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即协议是水平的
同时任一层实体需要使用下层服务,遵循本层协议,实现本层功能,向上层提供服务,因此服务是“垂直的”下层协议的实现对上层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下层协议的实现方式的改变对上层没影响,因为接口是不变的。同系统的相邻层实体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通过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交换原语,指定请求的特定服务。各层的所有协议被称为协议栈(protocol stack)。协议栈由5个层次构成: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层次
层次化是解决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将一个复杂问题的求解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处理的问题都控制在容易解决的范围之内,形成一个个的子问题——相对独立,相互联系,共同完成复杂问题求解。
接口
层次结构中相邻层之间要有一个接口把层次相互联系起来,相邻层通过接口来交换信息。计算机网络定义了接口,即底层向高层提供哪些的原始操作和服务。高层并不知道底部是如何实现的,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提供的服务即可。
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描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层数,精确定义了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每一层所应完成的功能以及使用的协议,并规定了相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但是不包括协议实现的内部细节和接口规范。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 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TCP/IP四层模型: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应用层
  • 使用的五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详解

接下来的笔记是五层模型的具体细节

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

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透明“的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在收到数据时,控制信息使收到端直到哪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和结束。

网络层

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网络层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IP数据报)或包进行传送。

传输层

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对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TCP、UDP)

应用层

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HTTP、FTP等)

参考文章1
参考文章2

  • 0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