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围绕环评导则、结合不同行业类别、实例等讲解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方法、工作程序、指标选择、参数计算、模型模拟、报告编制等,系统的培养各单位环评人员技能。并针对陆地、水域等真实案例进行模拟评价,掌握不同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解决评价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专题一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涵义、生态影响的类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流程、等级确定及工作范围。
图1 空间尺度上长江对中华鲟的累积生态影响
专题二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调查与评价的要求与内容: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2、生物实地调查方法:植物、动物、生态系统3、生物量计算方法:基于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选取地学参数、遥感反演参数等自变量分别构建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
图2 生物量模拟图
专题三 生物多样性计算方法1、基于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1) 采用概率统计的理论估计方法; 2) 与生物物理模型结合确定生态系统属性特征与最终服务的数学函数关系; 3) 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相关分析; 4) 采用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对庞杂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和分类。2、模型模拟物种/种群水平的主要模型:物种分布或生物地理模型; 群落水平的主要模型:群落分布模型、关系网络模型、物种特征方法、物种-面积曲线; 生态系统水平的主要模型:综合评估模型(包括社会和经济维度,如InVEST和IMAGE) 。
图3 生物多样性水平示意图
专题四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1.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影响评价(五段论)1)简要介绍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基本情况2)明确建设项目与保护目标的位置关系,标注出准确的位置关系(方位、距离等)。3)针对生态敏感保护对象特性,结合工程影响特征,有针对性地分析其影响。4)针对影响提出保护对策、建议或具体的措施。5)明确敏感保护目标主管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2.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图件制作: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或植被类型图为例,介绍并培训其制作流程。
图4 土地利用现状图
专题五 生态脆弱度评价研究1、流程:评价模型指标选取原则、体系构成、指标权重的计算、评价模型的确定。2、实例:黄山生态脆弱度评价模型
图5 生态脆弱度评价模型构建
专题六 生态保护措施的设计与实施1.生态保护措施的原则与要求2.重要生态保护措施3.生态补偿:等量补偿(占地面积、砍伐树木量、生物量、生态效益)
图6 坡面生态保护措施
图7 人工绿化措施
专题七 交通运输类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公路铁路类:1)分期分段进行描述、评价,提出生态保护措施。2)对生境的分割与对动物迁移的阻隔影响是关注重点。3)生物通道设计:原则、方案、实例
图8 生境及生物通道设计
2、机场建设类:原则、方案、实例讲解与模拟评价(大兴机场)
图9 鸟类活动与北京大兴机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专题八 水利类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鱼类调查主要内容:1)区系组成2)生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3)工程河段鱼类种类及分布4)珍稀保护鱼类5)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
2.鱼类保护措施:1)设置鱼道。2)其他过鱼措施:鱼梯、鱼闸、鱼泵、过鱼船等3)人工增殖放流4)营造人工产卵场、栖息地5)建立鱼类保护区和禁渔区
3、实例讲解与模拟评价(黄河三角洲湿地)
图10 生态鱼道
点击关注私信,获取更多教程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