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交通运输研究(上海)论坛分享┆关于高铁物流市场需求与规模化组织

0.简介

交通运输研究(上海)论坛(简称为TRF)是按照国际会议的组织原则,为综合交通运输领域学者们构建的良好合作交流平台。交通运输研究(上海)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凝聚了全国百余家交通类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交通企业等单位参会交流,已成为一个面向全国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第十三届交通运输研究(上海)论坛年会定于2024年11月1-2日在上海举行(11月1日进行理事会会议,11月2日进行正式会议),由上海理工大学承办。本届论坛年会主题:智驭交通•新质强国。

本公众号推出第十三届交通运输研究(上海)论坛报告解读系列文章,方便读者了解交通运输研究的前沿。本文解读的是北京交通大学的朱晓宁教授所做的主题报告《高铁物流市场需求与规模化组织》。

本推文由陆新颖撰写,审校为朱旺和李杨。

1.报告人简介

朱晓宁教授是北京交通大学的教授,现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理论与技术、快捷运输组织理论与技术,以及运输与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等领域。此外,朱教授还关注轨道交通组织理论与技术和综合交通运输的规划与设计。在学术界,朱教授积极参与交通运输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曾在多个重要的学术论坛上发表演讲,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成就还包括在多个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涵盖交通运输、物流、模式识别等领域。他的研究成果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多次获得学术奖项和认可。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高铁物流的理论研究,也对实际的物流组织与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高铁物流的市场需求

如图1所示。在报告中,朱教授首先对高铁物流市场需求展开讨论,并对高铁物流的定义进行详细阐述。高铁物流不仅强调其运输功能,更以“快速”为核心,涵盖了高铁快运的概念。它结合了物流与供应链的思想,实际上可被视为高铁快递与快运的有机结合。随着电商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对精准性、零散性和时效性的需求大幅提升,企业通过互联网优化运营,减少中间环节,推动供应链精细化管理。这些变化使得客户对服务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强,快运企业需提供快捷、标准化和网络化的运输服务。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1万亿,其中网上零售额为13.02万亿,充分表明电商业务的持续发展。高铁物流与快递服务的结合,有效满足了企业和个人对货物运输时限的快速要求。展望未来,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物流服务将持续提升,特别是在小件货物和紧急配送的市场需求上,增长潜力巨大。此报告总结了高铁物流市场需求的核心要点,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1 关于高铁物流的市场需求的报告

3.高铁物流的规模化组织

图2 2012年至2020年高铁物流的规模化组织发展时间线

图2详细阐述了高铁物流的规模化组织进程。2013年,国铁集团首次提出高铁快速货物运输的概念,并将其列为七大货运业务之一。随后,中铁快运推出了“当日达”和“次日达”的服务。到2020年,首列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快运动车组生产完成,标志着高铁物流的快速发展与技术进步。教授通过这些信息强调了高铁物流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朱晓宁教授在讲座中进一步指出,高铁物流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高铁网络覆盖广泛,达到4.5万公里,为网络化运输组织提供了强大的平台。相比公路,高铁的快捷货物运输在可靠性和速度上占据优势,而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铁在运费和正点率方面表现更佳。高铁在中长距离运输中不仅具备成本优势,还具有低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及高安全指数等特点,这使得高铁物流在现代运输体系中愈发重要。朱晓宁教授强调,高铁物流模式和组织的创新是其发展的根本。在理论的技术化方面,通过对高铁物流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推动新技术的发明,这些技术又能够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的市场化。同时,经过有效的商品制造,最终实现商品的销售和品牌的创立。这一系列环节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铁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