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又到了硕士班、博士班入学,寻找指导教授的时间,我很喜欢和同学分享经验,但似乎最有效率的作法,是把他写下来,让有兴趣的同学参考。这篇文章是希望整理自己在研究道路上的一些体验,绝不是什么定律,也绝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只是分享一些经验,给同学一些参考或是借镜。
二,了解自己的需要和目的:
说到研究生的学习与训练,应该打从有了继续深造的念头说起,为何要花两年时间念个硕士,花个3-5年念个博士呢?是因为大家都念,不念很奇怪?还是想要有多点收入,以后升迁容易?还是真的想从研究生的训练里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觉得首先必须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念个学位带给自己的又是什么?如果期待硕士带给你的是加薪,升迁,我想念硕士应该不是一个最有效率的投资。对我来说,研究生是一个训练,训练自己更有效率地使用知识与数据,更有效率,更有系统,更科学的发现与解决问题。这个训练的结果或许会反应到未来工作的选择,工作内容上,但我相信这只是这个训练的结果而不应该是硕士班训练的目的。这个训练是辛苦的,绝不是把24个学分的课修完,论文一交就结束了。如果你踏入研究所抱持跟我一样的态度,是来训练自己使用知识,了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做为研究生的第一步,应该是让自己随时随刻知道自己在研究生的训练过程中该努力什么,时时地警惕有无做到这样的训练。
三,找寻适合自己的研究环境:
决定了继续深造这条路,接下来就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环境,现在争取学校入学资格的方式与途径很多,很多人都可以拥有数个选择的机会。我想许多人面对的问题就是学校和指导教授的选择,有人考虑延续大学的专题,继续留在系上,有些人则选择出去闯一闯,开拓自己的视野。我的看法是,环境影响一个人,如果说大学的环境会影响大学生的风格与气质,那实验室将影响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与态度。研究生与指导教授,实验室伙伴的关系远远超过学校对研究生的影响,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同意我说,硕士班或博士班的训练应该以指导教授和实验室为选择的主要考虑,所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指导教授和实验室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说”适合或不适合”,应该是从自己学习的个性,指导教授训练的方式与专业能力,实验室专长与研究重点,实验室其它成员的程度与软硬件设施几个方面来考虑,在说明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之前,请容许我就个人的经验来谈谈到底什么才是选择环境的主要考虑。我觉得指导教授是重要的,因为他影响实验室的风格和你之后两年的训练,实验室同侪是重要的,因为人多半近朱者赤,环境带给人的影响通常远比自己带给自己的影响来的大很多。指导教授的重要,并不全然取决与指导教授的专业能力,而是在学生与老师互动的关系上,适合自己的老师远比能力强的老师来的有影响,所以并不见得到其它的学校,找其它的老师会比留在系上跟自己熟悉的老师来的有帮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任何环境之前,必须思考这个环境带给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什么是这个环境所缺乏而你又希望在硕士班的训练中得到的。举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我当年选择继续留在系上读硕士班,博士班,是因为我对系上的环境和老师十分熟悉,几乎不用花任何时间在适应环境上,可以把所有的时间投入做研究或训练自己的其它能力,但我知道我缺乏国际观的训练,所以我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英文能力,争取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我知道我缺乏大环境的冲击与刺激,所以我利用研究之余的时间到中研院,工研院工作,学习不同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与专业技术。寻找一个好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在已经选定的环境中,因应客观环境订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更是重要。所以我必须要说,找一位和自己学习方式,态度能配合的老师是重要的,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独立惯了,希望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不妨找一个可以让你大显身手的老师,如果你需要严格的训练,那不妨找一个要求严格,已有一条明确道路的老师。所以很清楚的要找一个跟你能配合的老师,我想很多人都会建议,不妨在选择老师之前,和老师谈谈,和实验室的同学,学长谈谈,我想更重要的事情是搞清楚自己的研究态度和学习方式,才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
四,改变吸收知识的方法:
决定了继续深造也找好了学校老师,接下来就是进行一连串的训练,研究生的训练因指导教授而异,因人而异,也因研究领域而有不同,在这里只是试着列举些个人经验和大家分享。在大学时代,我几乎是跟着老师跟着课本,一步一脚印地学习所谓的基本知识,到了硕士班,我吸收知识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几乎没有看完任何一本书或是论文(其实在大学时代我也没有好好看完一本书),吸收知识的方式几乎都是问题导向,遇到一个问题,思考一个问题,寻找跟这个问题有关的资料,阅读和这个问题有关的章节,举个例子来说,我不了解PC的开机程序,我想知道从我打开计算机电源直到Windows 2000提示我输入账号密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找了有关于PC,Windows的所有资料开始阅读,做些实验,我慢慢了解开机之后大概会先做执行BIOS,POST检查等等,完成之后会检查硬盘分割表,在执行Windows开机,我发现我对BIOS那段还不是很确定,于是我继续寻找PC BIOS的程序与数据,继续展开问题,继续研究。所以我不断的展开问题与学习,我看了很多书的很少部分,可是让我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有完整的认识与了解。这样以问题为导向的吸收知识的方法是我在研究生的训练过程中常常使用的,比较有效率,但是必须建立在对专业知识有基本的认识之上。
五,搜集与整理资料
研究生搜集与整理资料是基本能力,现在搜集与整理资料比起我那个年代(虽然没有差几年)是方便多了,我以前几乎一个星期要跑图书馆数十次,西文期刊室,微片光盘阅览室是我流连的地方,现在因特网发达,上Google,IEEE Explorer随便一个Key Word都可以找到一堆的论文,报告,数据的搜集方便,来源非常多,相对起来资料的整理便显的更加的重要,看完数据不加以吸收整理,时间一久,其实跟没看没什么两样,花十分钟的时间看数据,也花十分钟的时间整理数据是有必要的。把数据读完,用自己的文字记录自己所得到,是一件一定要做的工作,以前我学长教我每读完一篇数据,在笔记本上纪录这篇数据的重点,和对于这篇数据的一些有系统或是随意的想法,定期的阅读这些想法和资料将有助于研究,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帮我整理出了许多研究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更进一步,我现在我在计算机上做数据的整理,慢慢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信息库系统,一个研究课题,一个技术,可以透过一个自己熟悉而且有效率,有系统的方式找到,一些随意的想法,和一些片段的研究过程可以透过这种方式保存与重新咀嚼。此外岛内外相同领域的实验室,会议,论坛,研究人员的整理也是必要的,透过与岛内外专家的讨论,使远比埋头苦读来的有效率的。在这里有个重点希望和大家分享,身处与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整理远比数据的取得来的重要,不经整理的数据,永远都只是数据,不是知识,透过同侪或是相同领域专家的激荡与讨论,远优于埋首苦读。
五,学习思考:
刚刚提到阅读数据和整理数据,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在于阅读数据和整理数据都需要思考,思考是需要学习的。我常常觉得岛内教育最值得争议的地方在于对思考的训练不够(最少在我那个年代是这样),我在国中的时候几乎可以看到题目的前几个字就可以作答,很多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问题,就已经有了答案。我常常以为知识的可贵在于知道问题,而不是知道答案。以答案为导向的训练会让人丧失发掘问题与思考的能力。希望大家没有这样的困扰,如果有,则需要开始学习思考。我前一阵子帮华硕R&D的工程师上课,课后他们希望我可以与他们分享一些学习上的经验,我以一句话和他们共勉~”数据和知识最大的差别在于,资料是别人整理的,知识是自己整理的。打开书本阅读和阂上书本思考是一样的重要。”看完数据,阂上数据,先别管别人的方法是什么,先问自己读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如果是你,如果解决,想不出方法了,再看看别人怎么做。所以我看论文是三段式的,先试着了解问题,放下论文,思考问题,如果问题有意义,我需要,我开始思考如果是我,我怎么做,经验告诉我常常”我的解决方法”,和”别人的方法”相似,但是那是我的解法,是经由我大脑思考出来的解法,如果想不出方法,在去看论文的后半部,思考他的方式和技术,第三个阶段则是了解完问题和答案后再回去思考问题本身,常常你会发现其实还有问题。我不是什么聪明的人,如果我是这样,我相信工科系的其它学生也会如此。我记得学弟曾经问我,在硕士博士期间,需要看多少论文,我看了多少论文,答案是我真正看完的论文少的可怜,绝大部分的论文只看Introduction就停下来。但是重点是我花了远超过读论文的时间在思考论文想要讨论的问题。
六,发掘问题: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一个东方的小孩回家,父母会问他的小孩,今天在学校回答了几个问题,一个西方的小孩回家,父母会迫不及待的问他,今天在学校问了几个问题。我们受的训练的确是这样的,是一个回答问题的训练,当然这无所谓对错,只是训练的方式不同,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都需要思考,但是没有经过思考的答案和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在研究生的训练过程中,学习发掘问题是重要的一环。如果你问我,我如何找问题,如何知道什么才是有意义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的答案是这也需要训练,我常常从别人的研究里找问题,这也是许多过来人给的意见,但我也从自己的研究和自己的工作经验里找问题,我常常觉得问题通常是遇到了才知道,所以有些人建议读硕士前应该有工作的经验,因为从工作之中,你才会遇到问题,才会逼迫着你去找寻答案,在学校,你通常在看到问题的同时也得到了答案,所以对于发掘问题的训练,我觉得一方面从别人的研究与经验获得,也可以透过动手的经验(比方说硕士课程中对于Project的研究)找到灵感。Well define你的问题和问题的发掘一样的重要,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了解前因后果才有意义,无病呻吟的题目虽然可以完成论文,但不会有意义。在国外技术人员在解决问题之前,一定作两件事情,一是Problem Statement,清楚定义你的问题,二是Requirement Statement,说明你要Target的目标。任何问题都需要明确的描述,才能确定问题的Target和目的(Objective),不然往往你会花了很多时间作一个问题却被一个很简单的假设所击倒。
七,建立模型,寻求解决方法并科学化地验证:
清楚地了解问题,接下来就是替你的问题建立模型(Model)并找到解决方法,能否有效率,科学地找到一个方法或是给予问题适当的模型,或是开创自己的一套理论系统,常常需要仰赖基本知识的根基,把一个问题用科学化或数学化的方式描述和定义有助于思考问题,但建立模型需要基本知识的根基和训练,并没有一定的规则或方式可以遵循,在研究生的训练过程中,科学化系统化的建立问题模型,并找到答案也是重要的训练。有了模型,有了方法,接下来需要验证,系统化的验证在科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一个方法比另一方法好,则必须需先订出比较的方法,最好有科学的量测方式和参数(Index),有一般解或是Close Form当然最好,或者是实验或是模拟证明都是一个完整研究所不能或缺的。研究的过程一个Iteration,所以在任何一个点,都需要重回前一步骤或是最先的步骤来重新思考,检查,或者是从新来过,透过研究过程数个步骤的反复进行,才能使研究趋于完备。
研究生的训练当然不仅与如此,拉拉杂杂说的一大堆,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剩下的部分需要大家自己去思考,去发掘,我就在此打住,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零碎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人是习惯动物,要试着养成好习惯:读书,作笔记,思考,生活作息等等,我记得曾经过了一年十分有规律的生活,早上6:00起床,跑步到8:00,9:00上班,5:00下班,7:00坐上书桌听一个小时英文,8:00-12:00写论文,在那一年里面,我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博士班绝大部分的工作,我并不特别,而是持续而规律的习惯是很惊人的,别忘了如果我第一天给你一块钱,之后每天给你前一天1倍的钱,如果你在连续第29天都拿而在第30天放弃,那你第30天损失的将超过你前29天的总和,学习也是这样子的。
第二,时时警惕自己:辛苦工作不见得会成功,但是成功的背后一定是一段辛苦的过程,如果你觉得生活过得很惬意,你也许需要警惕自己是否松懈,当然并不是研究生都必须过得很辛苦,而是陶醉在研究的同时,通常在别人看事件很辛苦的事。训练的过程中,别给自己太多的借口,也别轻易放弃。
第三,从失败中学习经验,在逆境中成长:人要从成功的例子里学到什么我觉得很难,通常都是从失败的例子里学到东西(因为那会痛,会有深刻的印象),研究的过程中就好像人生,不可能一直顺遂,你必须对时常发生的艰苦状况有心理准备,并学着从逆境中爬起,我常常跟学弟妹说,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很难过,很痛苦,很沮丧那是必然的,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没有人例外。放弃问题,你会不再痛苦,但你也享受不了挑战问题之后的喜乐。我记得我硕一的时候到工研院报告我的一项研究成果,几乎被评审委员批评的体无完肤,在之后的三天里我几乎食不下厌,一言不语,三天之后,我想出了解决方案,我不应该放弃,我应该正视我研究上的缺失,改进问题,直到现在为止我再也没有遇到这样的困境,我在博二暑假的时候,独自到美国Bell Lab.工作,我在美国没有亲友,也是第一次到国外工作居住,刚去的前几周,我必须自己处理工作,生活(或者我应该用”生存”更贴切些)的所有问题,工作的压力和自我的要求让我常常躲在房间,面对窗外,一面想家,一面痛恨自己没事干嘛来这里受苦受难,但几周之后,我开始感谢我当时的”错误决定”,在美国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煎熬,但是也学到很多。人深处逆境,在受苦受难的时候应该高兴才对,因为你在之后的某一时刻会发现,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四,勇于接受挑战:我说YES的次数,远超过NO的次数,虽然有时候不知道如何说NO会把自己弄得很辛苦。但是勇敢接受挑战是很重要的,有了较多的经验与历练,就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在许多时候,不需要计较事情做多做少,也无须计较是谁的工作或是谁的成就,经验与历练是没有人可以从你身上拿走的。勇于把自己丢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一个严格的环境和监督之下,把自己的研究丢出来让大家批评,勇于接受挑战,我常常觉得如果我25岁跌倒,可能爬的起来,但是我52岁跌到,可能就很辛苦了。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尝试自己没有的经验和历练,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这是我在研究生和在工作上抱持的态度,也希望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