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集合与泛型
集合
集合接口
集合框架定义了一些接口。本节提供了每个接口的概述:序号 接口描述
1 Collection 接口
Collection 是最基本的集合接口,一个 Collection 代表一组 Object,即 Collection 的元素, Java不提供直接继承自Collection的类,只提供继承于的子接口(如List和set)。
Collection 接口存储一组不唯一,无序的对象。
2 List 接口
List接口是一个有序的 Collection,使用此接口能够精确的控制每个元素插入的位置,能够通过索引(元素在List中位置,类似于数组的下标)来访问List中的元素,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为 0,而且允许有相同的元素。
List 接口存储一组不唯一,有序(插入顺序)的对象。
3 Set
Set 具有与 Collection 完全一样的接口,只是行为上不同,Set 不保存重复的元素。
Set 接口存储一组唯一,无序的对象。
4 SortedSet
继承于Set保存有序的集合。
5 Map
Map 接口存储一组键值对象,提供key(键)到value(值)的映射。
6 Map.Entry
描述在一个Map中的一个元素(键/值对)。是一个Map的内部类。
7 SortedMap
继承于 Map,使 Key 保持在升序排列。
8 Enumeration
这是一个传统的接口和定义的方法,通过它可以枚举(一次获得一个)对象集合中的元素。这个传统接口已被迭代器取代。
集合实现类(集合类)
Java提供了一套实现了Collection接口的标准集合类。其中一些是具体类,这些类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而另外一些是抽象类,提供了接口的部分实现。
标准集合类汇总于下表:
序号 类描述
1 AbstractCollection
实现了大部分的集合接口。
2 AbstractList
继承于AbstractCollection 并且实现了大部分List接口。
3 AbstractSequentialList
继承于 AbstractList ,提供了对数据元素的链式访问而不是随机访问。
4 LinkedList
该类实现了List接口,允许有null(空)元素。主要用于创建链表数据结构,该类没有同步方法,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List,则必须自己实现访问同步,解决方法就是在创建List时候构造一个同步的List。例如:
List list=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LinkedList(…));
LinkedList 查找效率低。
5 ArrayList
该类也是实现了List的接口,实现了可变大小的数组,随机访问和遍历元素时,提供更好的性能。该类也是非同步的,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不要使用。ArrayList 增长当前长度的50%,插入删除效率低。
6 AbstractSet
继承于AbstractCollection 并且实现了大部分Set接口。
7 HashSet
该类实现了Set接口,不允许出现重复元素,不保证集合中元素的顺序,允许包含值为null的元素,但最多只能一个。
8 LinkedHashSet
具有可预知迭代顺序的 Set 接口的哈希表和链接列表实现。
9 TreeSet
该类实现了Set接口,可以实现排序等功能。
10 AbstractMap
实现了大部分的Map接口。
11 HashMap
HashMap 是一个散列表,它存储的内容是键值对(key-value)映射。
该类实现了Map接口,根据键的HashCode值存储数据,具有很快的访问速度,最多允许一条记录的键为null,不支持线程同步。
12 TreeMap
继承了AbstractMap,并且使用一颗树。
13 WeakHashMap
继承AbstractMap类,使用弱密钥的哈希表。
14 LinkedHashMap
继承于HashMap,使用元素的自然顺序对元素进行排序.
15 IdentityHashMap
继承AbstractMap类,比较文档时使用引用相等。
序号 类描述
1 Vector
该类和ArrayList非常相似,但是该类是同步的,可以用在多线程的情况,
该类允许设置默认的增长长度,默认扩容方式为原来的2倍。
2 Stack
栈是Vector的一个子类,它实现了一个标准的后进先出的栈。
3 Dictionary
Dictionary 类是一个抽象类,用来存储键/值对,作用和Map类相似。
4 Hashtable
Hashtable 是 Dictionary(字典) 类的子类,位于 java.util 包中。
5 Properties
Properties 继承于 Hashtable,表示一个持久的属性集,属性列表中每个键及其对应值都是一个字符串。
6 BitSet
一个Bitset类创建一种特殊类型的数组来保存位值。BitSet中数组大小会随需要增加。
集合算法
集合框架定义了几种算法,可用于集合和映射。这些算法被定义为集合类的静态方法。
在尝试比较不兼容的类型时,一些方法能够抛出 ClassCastException异常。当试图修改一个不可修改的集合时,抛出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异常。
集合定义三个静态的变量:EMPTY_SET,EMPTY_LIST,EMPTY_MAP的。这些变量都不可改变。
序号 算法描述
1 Collection Algorithms
这里是一个列表中的所有算法实现。
下面通过代码反射 得到集合底层进行剖析
package com.zhibang.sk.kqfx;
import java.lang.reflect.Field;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ListandFanxing <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Integer> list2 = new ArrayList<>();
list2.add(123);
list2.add(1232);
list2.add(3);
list2.add(999);
// list2.add(new StringBuffer());
// list2.add(20);//错误
Class class1 = list.getClass();
Class class2 = list2.getClass();
System.out.println("class1==class2??"+(class1==class2));
//反射的操作都是编译之后的操作
/*
* class1==class2的比较结果返回true说明集合的.class是去除泛型的
* 也就是说集合编译之后没有了泛型
* Java中集合的泛型,是防止错误输入的,绕过编译就无效了
*/
try {
Method method = class1.getMethod("add", Object.class);
method.invoke(list2, "我进去了!!!");//反射后可以加进去String型的
System.out.println(list2.size());
//绕过编译操作就绕过了泛型
System.out.println("list2:"+list2);
//
// //那么就不能使用正常的forEach遍历了 //ClassCastException
// for(Integer integer:list2){
//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 }
// 需要用到 Object 遍历了
// for (Object integer : list2) {
//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 }
// 这里通过反射拿到集合底层字段给大家演示
Field elementData = class2.getDeclaredField("elementData");
elementData.setAccessible(true);//暴力反射拿到访问权限 破封装
// java 8 以上 使用这段代表都会报红色警告 这里是正常现象
Object[] objects = (Object[]) elementData.get(list2);
// 这里拿到集合的底层 Object 数组 打印
// 可以看出我们的集合底层就是一个 object数组 然后通过扩容和构造方法实现动态数组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objects));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通过上述代码可以知道集合的长度是10 可以通过源码进行查看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
/**
* Constructs an empty list with an initial capacity of ten.
*/
public ArrayList() {
this.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在源码中集合初始化时是无长度的 那么他是怎么进行扩容的呢?
通过添加数据的外部方法只有add 那么 我们先看看 add方法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oMiuOoTR-1606212776517)(C:\Users\hu\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606211574798.png)]
实际上集合源码中有3个add 方法 2个public 1个private修饰
private void add(E e, Object[] elementData, int s) {
if (s == elementData.length)
elementData = grow();
elementData[s] = e;
size = s + 1;
}
public boolean add(E e) {
modCount++;
add(e, elementData, size);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rangeCheckForAdd(index);
modCount++;
final int s;
Object[] elementData;
if ((s = size) == (elementData = this.elementData).length)
elementData = grow();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
elementData, index + 1,
s - index);
elementData[index] = element;
size = s + 1;
}
通过源码可以看到这么一个方法 elementData = grow();
grow()
private Object[] grow() {
return grow(size + 1);
}
private Object[] grow(int minCapacity) {
return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minCapacity));
}
// 这个方法最终指向 这么一个方法 newCapacity(int minCapacity)
private int new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这里得到老长度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这里可以看作 新长度 等于 老长度扩容50% 1= 1+1x0.5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
if (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return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if (minCapacity < 0) // overflow
throw new OutOfMemoryError();
return minCapacity;
}
return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
集合的方法进行内部方法调用判断是否扩容从而实现动态扩容
每次数据存储最后一个元素时才进行扩容
扩容长度 = 原来的长度 + (原长x1.5)
泛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nsYs55sd-1606212776519)(E:\个人资料\个人资料\java笔记\胡煜java整理笔记\集合框架\03_泛型的概念.bmp)]
泛型是一种类似”模板代码“的技术,不同语言的泛型实现方式不一定相同。
Java语言的泛型实现方式是擦拭法(Type Erasure)。
所谓擦拭法是指,虚拟机对泛型其实一无所知,所有的工作都是编译器做的。
例如,我们编写了一个泛型类Pair
,这是编译器看到的代码:
public class Pair<T> {
private T first;
private T last;
public Pair(T first, T last) {
this.first = first;
this.last = last;
}
public T getFirst() {
return first;
}
public T getLast() {
return last;
}
}
而虚拟机根本不知道泛型。这是虚拟机执行的代码:
public class Pair {
private Object first;
private Object last;
public Pair(Object first, Object last) {
this.first = first;
this.last = last;
}
public Object getFirst() {
return first;
}
public Object getLast() {
return last;
}
}
因此,Java使用擦拭法实现泛型,导致了:
- 编译器把类型
<T>
视为Object
; - 编译器根据
<T>
实现安全的强制转型。
使用泛型的时候,我们编写的代码也是编译器看到的代码:
Pair<String> p = new Pair<>("Hello", "world");
String first = p.getFirst();
String last = p.getLast();
而虚拟机执行的代码并没有泛型:
Pair p = new Pair("Hello", "world");
String first = (String) p.getFirst();
String last = (String) p.getLast();
所以,Java的泛型是由编译器在编译时实行的,编译器内部永远把所有类型T
视为Object
处理,但是,在需要转型的时候,编译器会根据T
的类型自动为我们实行安全地强制转型。
了解了Java泛型的实现方式——擦拭法,我们就知道了Java泛型的局限:
局限一:``不能是基本类型,例如int
,因为实际类型是Object
,Object
类型无法持有基本类型:
Pair<int> p = new Pair<>(1, 2); // compile error!
//编译错误
局限二:无法判断带泛型的类型:
Pair<Integer> p = new Pair<>(123, 456);
// Compile error: 编译错误
if (p instanceof Pair<String>) {
}
原因和前面一样,并不存在Pair.class
,而是只有唯一的Pair.class
。
局限三:不能实例化T
类型:
public class Pair<T> {
private T first;
private T last;
public Pair() {
// Compile error:
//编译错误
first = new T();
last = new T();
}
}
上述代码无法通过编译,因为构造方法的两行语句:
first = new T();
last = new T();
擦拭后实际上变成了:
first = new Object();
last = new Object();
// 等同于
String a = new Object(); //x 报错
Integer b = new Object(); //x
// 这种写法是不允许的!!
这样一来,创建new Pair()
和创建new Pair()
就全部成了Object
,显然编译器要阻止这种类型不对的代码。
//编译错误
first = new T();
last = new T();
}
}
上述代码无法通过编译,因为构造方法的两行语句:
```java
first = new T();
last = new T();
擦拭后实际上变成了:
first = new Object();
last = new Object();
// 等同于
String a = new Object(); //x 报错
Integer b = new Object(); //x
// 这种写法是不允许的!!
这样一来,创建new Pair()
和创建new Pair()
就全部成了Object
,显然编译器要阻止这种类型不对的代码。
小白理解 本文章借用菜鸟以及廖雪峰的理解以及代码给大家便于理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希望各位大佬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