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基础:日常基础知识整理

1.堆栈都是一种数据项按序排列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称为栈顶(top))对数据项进行插入和删除。
  要点:
  堆:顺序随意
  栈: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
编辑本段堆和栈的区别
  一、预备知识—程序的内存分配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 —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二、例子程序 
  这是一个前辈写的,非常详细 
  //main.cpp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编辑本段堆和栈的理论知识

2.交叉工具链重要命令
  --arm-linux-gcc
  --arm-linux-objdump
   用法:arm-linux-objdump -D -S objectFile
   用途:反编译
  --arm-linux-readelf
   用法:arm-linux-readelf -a objectFile
   用途:显示所有信息,查看objectFile 适合被大端或小端cpu执行(ok6410:小端)以及运行平台
   用法:arm-linux-readelf -d objectFile
   用途:显示objectFile 运行所需要的库,如果运行的环境没有objectFile运行所需的库将报错:objectFile can't found.这时可将所需库copy到objectFile所在的环境lib下,问题得以解决。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Tmelody/archive/2012/04/24/2468962.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