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背景:
在使用时低像素工业相机,较为常见的接口为USB和GigE接口,GigE接口的使用前需要检查本机IP和子网掩码,网卡的高级属性设置也不容忽视,错误的设定,可能无法进行全双工的千兆通讯。
设定方法
设置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文档。以下是整合后的网卡设置属性详细指南。
网卡设置属性详细指南
本指南包含了常见的网卡设置属性,并对每个属性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原理、应用场景、影响和优化建议。根据网络环境、硬件特性以及应用需求的不同,可以灵活调整这些设置。
1. 基本设置
1.1 高级EEE (Advanced EEE)
- 原理:低功率高速通信标准,用于减少网卡的能耗。
- 应用场景:节能模式,适用于低功耗设备。
- 影响:启用时降低功耗,但可能会影响网络传输性能。
- 优化建议:通常关闭,尤其是在高性能需求的场景中。
1.2 ARP减负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Offload)
- 原理:网卡硬件处理ARP协议,减少CPU负担。
- 应用场景:适用于ARP请求频繁的网络环境,尤其是在大规模局域网内。
- 影响:减轻CPU负担,提高效率。
- 优化建议:开启,默认值通常已启用。
1.3 VLAN ID (虚拟局域网标识)
- 原理:为网络流量分配虚拟局域网标识符,通常在虚拟化环境中使用。
- 应用场景:适用于Hyper-V、VMware等虚拟化技术中的虚拟机网络配置。
- 影响:帮助虚拟机之间隔离流量,提供更好的网络管理。
- 优化建议:启用时需要其他网络设备支持。
2. 网络性能设置
2.1 Gigabit Lite (500 Mbps)
- 原理:限制网卡最大带宽为500 Mbps,以降低功耗。
- 应用场景:带宽需求较低的环境,例如部分旧设备或者低负载网络。
- 影响:限制带宽,减少功耗。
- 优化建议:如果不需要全千兆带宽,开启;否则关闭。
2.2 硬件校验和 (Checksum Offload)
- 原理:网卡硬件处理数据包的校验和,减少CPU的计算负担。
- 应用场景:高速数据传输时,尤其是大流量数据的网络环境。
- 影响:减少CPU负担,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 优化建议:通常默认开启,关闭时可能解决某些应用的网络连接问题。
2.3 TCP硬件校验和 (TCP Checksum Offload)
- 原理:网卡硬件负责计算和验证TCP数据包的校验和。
- 应用场景:用于高效处理TCP流量,减少CPU负担。
- 影响:减少CPU负担,提高吞吐量。
- 优化建议:如果遇到连接问题或程序不稳定,可以关闭。
2.4 UDP硬件校验和 (UDP Checksum Offload)
- 原理:网卡硬件负责计算和验证UDP数据包的校验和。
- 应用场景:适用于UDP协议的大量数据传输。
- 影响:减少CPU负担,提升UDP流量处理性能。
- 优化建议:遇到网络不稳定时,关闭。
2.5 接收端调整 (Received Side Scaling, RSS)
- 原理:动态分配多核心CPU处理接收的数据包,优化多核CPU系统的负载均衡。
- 应用场景:高流量、大规模服务器或多核心系统。
- 影响:提升网络接收性能,尤其是多核系统。
- 优化建议:在多核系统中开启,低负载或单核系统可以关闭。
2.6 大量传送减负 (Large Send Offload)
- 原理:通过网卡硬件将大数据包切割为多个较小的数据包,从而减少CPU负担。
- 应用场景: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环境,如文件传输、大文件处理等。
- 影响:减少CPU负担,提升网络吞吐量。
- 优化建议:如果遇到网络性能瓶颈,可以关闭,尤其是在Windows XP或Win7环境下。
2.7 巨型帧 (Jumbo Frame)
- 原理:将以太网的数据最大传输单元(MTU)设置为大于默认的1500字节,通常支持最大9000字节。
- 应用场景:大流量传输场景,如视频流、大文件传输和存储区域网络(SAN)。
- 影响:提升大数据流的传输效率,但两端设备需要支持该功能。
- 优化建议:如果两端设备支持,开启。
2.8 连接速度与双工模式 (Speed & Duplex)
- 原理:设置网卡连接速度(如10/100/1000 Mbps)和双工模式(如全双工、半双工)。
- 应用场景:需要控制连接方式和带宽的网络环境。
- 影响:根据网络设备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连接设置,避免不兼容的速度和模式。
- 优化建议:通常选择自动侦测,仅在特定需要时手动调整。
3. 电源管理与节能设置
3.1 节能模式 (Power Saving Mode)
- 原理:通过降低网卡功耗来节省能源。
- 应用场景:适用于低功耗设备,如笔记本电脑。
- 影响:减少能耗,但可能降低性能。
- 优化建议:在移动设备或低功耗设备中,开启;对于高性能需求的设备,关闭。
3.2 智能电源管理 (Intelligent Power Management, IPM)
- 原理:根据网络流量动态调整网卡功耗,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 应用场景:节能型网络环境,尤其是对电力消耗有要求的场景。
- 影响:节省电力,但在流量较大时可能影响性能。
- 优化建议:开启节能功能,但在高负载场景下,可能需要关闭以保持性能。
3.3 魔术包唤醒 (Wake-on-Magic Packet)
- 原理:通过发送特殊的数据包唤醒计算机,常用于远程管理。
- 应用场景:远程管理、自动化运维等场景。
- 影响:网卡处于低功耗状态时依然能够响应远程唤醒请求。
- 优化建议:需要远程唤醒时开启,否则可以关闭以减少功耗。
4. 网络流量控制与错误管理
4.1 传输端流量控制 (Transmit Flow Control)
- 原理:在发送数据时,网卡根据接收端的速率控制发送数据的速率,防止发送过快导致网络拥塞。
- 应用场景:高流量环境,避免网络传输出现瓶颈。
- 影响:减少拥塞,但可能增加延迟。
- 优化建议:通常关闭,除非需要强制控制流量。
4.2 接收端流量控制 (Receive Flow Control)
- 原理:接收端流量控制功能允许网卡在接收缓冲区接近满时暂停接收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 应用场景:高负载网络环境,确保数据不会丢失。
- 影响:减少丢包,但增加延迟。
- 优化建议:如果网络流量较高或丢包频繁,开启。
4.3 中断调整 (Interrupt Moderation)
- 原理:根据网络流量动态调整中断频率,减少无意义的中断。
- 应用场景:在高负载网络环境中使用,减少系统资源浪费。
- 影响:提高吞吐量,但可能稍微增加延迟。
- 优化建议:高流量环境中开启,低负载环境中关闭。
5. 网络安全设置
5.1 防止MAC地址伪造 (MAC Address Filtering)
- 原理:通过限制允许接入网络的MAC地址,提升网络安全性。
- 应用场景:企业或高度安全的网络环境中,避免未授权设备接入。
- 影响:增强网络安全,但可能增加管理复杂度。
- 优化建议:对安全要求高的环境,
开启。
5.2 端口安全 (Port Security)
- 原理:限制网络端口的访问,以防止未授权设备连接到网络。
- 应用场景:防止网络端口被不明设备滥用,常用于企业网络。
- 影响:增强网络安全性,减少潜在的攻击面。
- 优化建议: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网络中,开启。
6. 综合优化与建议
6.1 性能优化
- 关闭节能模式,开启硬件校验和、接收端流量控制等设置,提升网络性能。
6.2 节能优先
- 开启智能电源管理、节能模式、魔术包唤醒等功能,适用于需要降低功耗的场景。
6.3 安全性优先
- 开启MAC地址过滤、端口安全、VLAN管理等功能,增强网络安全性。
6.4 延迟优化
- 开启延迟优化,关闭不必要的流量控制和中断调整,提升低延迟需求场景下的网络表现。
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设备特性及业务需求,合理调整这些设置,能够有效提升网络性能、降低延迟、节省能源并增强网络安全。
以上收纳部分,不同网卡对应是属性可能会有不同,详细可以阅读对应网卡提供的说明书。
觉得有用就请关注赞收藏吧!!!
工控之路,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