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名师讲坛」中我们可以看见两条「桥」,一条是跨越人文与科学的桥,一条是跨越中、西的桥。
这两条桥正好说明了清华大学的特质。清华无疑地是中国理工类大学的翘楚,是中国科学研究令人生敬的殿堂,但它也拥无比深厚的人文传统,从梁启超、赵元任到朱自清、费孝通,这里曾是人文大师云集的地方。虽然这个人文传统一度中断,但其人文底蕴却在科学殿堂中相互激荡、相互砥砺,造就出不一样的人文研究的风情,产生了人文与科学共同关怀的风格。
清华大学的历史来自于留美预校,这又说明了从一开始,它就扮演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使命,西学东渐,清华是第一个桥头堡,但另一方面,跳脱出西方学术界的眼光,重新审视真正的中国,清华又得风气之先作了先锋。从梁启超以西学看中国,但开风气不为师,到费孝通引西方研究方法扎根中国底层,而研究出本土的社会学视角,这说明了清华是一个中西交融的平台。
这本书也展现清华这两条桥的特质,由杨振宁为一本人文的学术著作写序,就已经展现出人文与科学的对话,而他所提倡的「***式学习」以勉励学子,正好是要清华学生摆脱单向思维,由科学而看人文,由人文而看科学。后面的很多文章都展现了这样的关怀,如刘兵教授的「戏剧舞台上的物理学家」,秦英君教授的「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何兆武教授的「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以及张岂之教授的「清华的人文传统」,这说明了清华师生对人文与科学对话的一份关心。
本书中更多的文章展现出对中西文化对话的关怀,<?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王路教授写的「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王晓朝教授的「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外国哲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李强教授的「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以及孙立平教授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学发展新的灵感来源」,这些都秉承了西方学术的研究传统,但又关怀中国本土的发展议题,为人文学术本土化作出贡献。
作为「桥」,正是清华人文研究的重要精神。
罗家德 写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