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详解学习笔记——数据链路层(1)

一  概述
在整个TCP/IP协议簇中,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发送和接收IP层数据,它也用来发送其他协议的数据,这些协议往往是IP层的辅助协议,比如ARP协议等。数据链路层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是以太网(Ethernet)和Wi-Fi。我以为,数据链路层就是局域网,网内的节点之间的通信是不需要经过更高层的协议的,比如IP层等。但是由于该层种类比较多比较杂,所以涉及到的协议也是比较多的。

二 以太网和IEEE 802 LAN/MAN标准
先让我们对以太网有个感性的认识。通常认为,以太网就是一些能上网的设备连接在一条公用电缆上,彼此之间能互相通信,这就是一个以太网。

那么某个设备什么时候该发送数据,什么时候接收数据呢,这个过程又怎么控制呢,这就需要在每个接口上都有一套特定的算法去处理,也就是协议。
一个比较流行的协议是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如果信道忙碌,则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信道空闲之后再发送数据。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同时发送数据,则判定为冲突,这时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时间之后再重新尝试。在同一时间,必定只有一个机器在信道上传送数据。该协议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容易实现,并且不需要集中控制,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当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降。像CSMA/CD这样控制设备接入信道的协议,叫做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MAC协议有很多种,比如CSMA/CD这种是基于竞争的,还有的是基于实现协调好的,比如事先规划好每个设备占用信道的时间。
早期的以太网传播速度大概是10Mb/s,那时像CSMA/CD这种基于竞争的协议是比较流行的,后来随着速度的提升,逐渐到了100Mb/s,1000Mb/s甚至10Gb/s,基于竞争的和共享信道的以太网慢慢变少,取而代之的是星形拓扑结构。

如图所示,各设备通过线缆与交换机接口连接,组成一个星形拓扑结构。设备直接与交换机进行通信,发送数据或者接受数据(全双工/半双工).
除此之外,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接入网络的结束就是WiFi(Wireless Fidelity),虽然它和有线网络不太一样,但是帧格式和大概的接口都是从有线网络(802.3标准)借鉴过来的。在详细讨论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数据链路层一些标准的总体框架。
1.IEEE 802 LAN/MAN标准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