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复旦大学非全MSE 计算机/软件学院专业硕士 上岸经验分享

今年上岸了复旦大学电子信息(原计算机/软件学院)非全日制专硕(MSE),分享一下个人经验。本文主要面向在职考生,提供一些相应的经验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情况

我14年某985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毕业,19年了解复旦非全日制专硕项目后对该项目有了浓厚兴趣。由于身在创业公司,学习时间比较难协调,跌跌撞撞考了三次,终于上岸。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次的考试结果,然后进入各科分享的环节:

  • 20级情况:总分过线,数学单科未过,未走调剂;
  • 21级考试情况:单科均过线,由于当年校线上涨20分,未过总分线,未走调剂;
  • 22级考试情况:分数不高,运气比较好,成功上岸

初试准备

数学

把数学放在所有科目的第一位,重要性可想而知。由于非全考生都毕业多年,数学基本还给老师,计算能力也会跟不上,哪怕刚毕业的时候能够做到150,也不代表着现在可以过线。

数学是决定能不能过线的关键,之所以考了三次,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时间系统刷题。由于刷题量不够,不管是数学考试改版之前还是之后,几次考试下来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感觉对客观题的计算会耗费大量时间,最终留给主观题的答题时间不足。

数学第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熟悉相关概念和一些常用的做题方法,关键点在于各类课程和例题上;第二阶段在于大量的练习,提升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虽然三次数学分数都不是很高,但对于如何考还是积攒了一些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

  1. 奇数年和偶数年的差异的确还是存在,对于奇数年考试的大家来说,一定要好好复习基础题和加强计算联系,张*之类的模拟题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
  2. 真题还是最重要的,大多数解题套路在真题解析中都是有体现的,如果没有时间刷大量题目,最好还是把真题深入多多研究。
  3. 数学是考试的关键,可以提前开始准备一些基础,后期留一些集中的时间做系统复习。
  4. 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放弃。线代一定要把握好,高数中一些时间耗费多,收益不大的部分可以适当放弃。

专业课

经历了961到408的过度,今年备考专业课耗费了很多时间。

961专业课考的数据结构、软件工程、CSAPP三门,数据结构和软工非常简单,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人员复习难度很低,CSAPP复习比较耗时,但是拿分不高。前两年分数好像都是一百一十左右,但是961已成历史,就不再分享了。

408包含数据

  • 1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