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技术突围战:国产算力“换道超车”VS西部绿电“零碳突围”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已成为各省竞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焦点。从东部智算集群的崛起,到西部绿色算力基地的扩容,一场以“东数西算”为轴心的全国算力资源重构行动正加速推进。各省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特色,围绕绿色算力、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算力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规划和实践路径,共同勾勒出一幅“算力驱动未来”的全国性蓝图。
一、算力基建:从“东数西算”到“算力织网”的体系化重构
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勾勒出算力基础设施的进阶路径。东部地区聚焦算力效能提升,浙江提出“建设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3.0版本”,广东规划“湾区算力调度枢纽节点”,通过算力集群化部署支撑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场景需求。中西部地区则深化“东数西算”战略,贵州宣布“贵安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突破2000P”,宁夏明确“打造国家级算力枢纽绿色示范基地”,通过清洁能源优势构建低成本算力洼地。同时,跨区域算力协同机制创新频现。京津冀建立“算力资源协同调度平台”,长三角推进“智能算力共享池”,成渝双城经济圈试点“算力券”流通机制。这种“算力网络”的构建,不仅破解了单点算力供需失衡,更催生出算力交易、算力租赁等新业态。
1、东部智算集群的集约化突破
长三角、粤港澳等东部经济带依托技术优势,聚焦实时性算力需求,加速构建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集群。
- 广东提出“到2025年算力规模达38EFlops,智能算力占比50%”,重点布局“算力+工业/教育/医疗”六大垂直领域,打造“1ms城市时延圈”。
- 上海依托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推动国际数据港建设,张江科学城已部署超1000P实时算力,支撑金融高频交易与自动驾驶场景。
- 浙江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3.0版本采用液冷技术,PUE(能源使用效率)降至1.15以下,算力服务覆盖全省80%县域。
2、西部绿色算力的规模化承接
西部省份以清洁能源优势承接非实时算力任务,形成“东数西训”模式。
- 贵州2025年总算力目标提升至80EFlops,超算与智算占比35%,通过华为云全球智算中心等75个亿元级项目,构建“10ms成渝、20ms长三角”时延圈。
- 内蒙古乌兰察布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80%,风电直供模式下单机柜年能耗降低35%,探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