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版权归属之争:创作者、平台与用户的三方博弈,谁才是真正的“作者”?

目录

一、谁才是真正的“作者”?

二、三方博弈:利益与责任的拉锯战

三、破局之路:技术+法律+市场的三重革新

在创新与保护的钢丝上寻找平衡


2025年3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法院的一纸判决引发热议:某科技公司因擅自使用用户王某的AI生成图片推广课程,被判赔偿4000元。这场看似普通的侵权案背后,折射出生成式AI时代最尖锐的争议——当AI成为“画笔”,版权究竟属于握笔的人、造笔的厂,还是提供颜料的平台?

一、谁才是真正的“作者”?

当前,全球法律体系对AI版权的界定仍处于模糊地带。

1、法律空白下的博弈

根据现行《著作权法》,作品需体现“独创性”和“智力成果”属性。AI生成内容是否满足这一标准?武汉某法院的判决给出答案:若用户在创作中通过调整提示词、风格参数等体现个性化选择,其成果可被认定为“作品”,用户享有版权610。这一判决颠覆了传统“智力成果仅限自然人”的认知,但问题在于——创造性投入的边界在哪里?

用户视角:如王某通过多次修改提示词生成独特图像,法院认定其“智力参与”足以主张版权。

平台主张:腾讯元宝等平台曾试图通过用户协议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I算力那些事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