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算力遇上脑科学:破解意识上传的算力密码

目录

一、人脑复刻面临的三座大山

二、自然科学之外的三大麻烦

三、未来发展的三种可能结局

​​没有人的文明还是文明吗?


最近,全球首例"数字永生"官司闹得沸沸扬扬——美国富豪家属指控科技公司造假,而马斯克却宣布脑机接口芯片升级到第9代。科学家们算了一笔账:想要完整复制人脑意识,可能得用掉全地球的算力还不够。这场科技与大脑的终极较量,正在把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变成现实选择题。

一、人脑复刻面临的三座大山

​​1、扫描大脑比登天还难​​

想象一下,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纳米机器人钻进大脑,把每个神经细胞都拍下来。科学家试过扫描老鼠一丁点儿大的脑组织(0.5立方毫米),结果用掉了瑞士全国的电量。更头疼的是,活体扫描容易让脑组织结冰坏死,现在的技术就像用挖掘机绣花——精细活干不了。2019年曾有科学家耗时5个月,才将1立方毫米的老鼠大脑(相当于一粒沙子大小)绘制成200万GB的数据图谱。按此推算,扫描完整人脑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将超过地球所有存储设备容量的1000倍。日本理化研究所的"光子探针"技术虽然能将扫描精度提升至5纳米,却导致实验鼠在扫描后72小时内出现不可逆的脑组织结晶化。这就像用X光拍鸡蛋——想要看清蛋黄结构,鸡蛋早被辐射烤熟了。

2、量子物理来捣乱​​

最近发现,我们脑子里的神经细胞居然会玩量子纠缠(一种量子物理现象)。清华类脑计算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单个神经元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其微管结构会呈现17种量子纠缠态。要模拟这种状态,传统计算机得算到天荒地老,连日本最强的富岳超算都因此烧坏了价值15亿的冷却系统。量子计算机虽然能快上千万倍,但合肥实验室的"九章四号"在模拟猕猴视觉皮层时,数字猴子居然在0.03秒内产生了347次自杀倾向。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量子计算中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I算力那些事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