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ID

import java.util.UUID;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UID uuid 
= UUID.randomUUID(); 
        System.out.println(uuid.toString());
    }

}

 

UUID,全称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它是一个128位,16字节的值,并 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唯 一。它把硬件地址、时间以及随机数结合在一下起来确保其唯一性的。一般情况下,生成算法用计算机网卡的地址和一个60位的timestamp生成,时间是 以100ns为时间间隔。例如,一台300PL 6862的计算机,主板集成的网卡的MAC地址为00-04-AC-2E-B7-DC,而UUID的最后六个字节也会是0004AC2EB7DC。

Ubuntu现在默认使用UUID值表示硬盘分区,在/etc/fstab中我们很容易看到:

# /etc/fstab: static file system information.
#
#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 /dev/hda1
UUID=6286feb3-3037-4893-b0f1-8c9edba3c447 / ext3 defaults,errors=remount-ro 0 1
# /dev/hda5
UUID=45bdb727-57db-46c2-8b33-e2dc813c0e18 /media/mydoc ext3 defaults 0 2
# /dev/hda7
UUID=1bfc17a2-b39c-451b-8ce8-2b3bc13bf6e8 none swap sw 0 0
/dev/hdd /media/cdrom0 udf,iso9660 user,noauto 0 0
/dev/ /media/floppy0 auto rw,user,noauto 0 0

在GRUB启动项中也有这样的表示,

kernel /boot/vmlinuz-2.6..28-11-generic root=UUID=e58b658e-c129-40c0-b6bd-8993deb9eb6f ro locale=zh_CN quiet splash 


与以前使用hda*相比,使用UUID的好处是只要分区大小没有调整,它的UUID值就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即使把其他分区全删掉,也不影响这一分区的挂载。

那么,如果分区改变了怎么办?有时侯需要调整分区大小,这样它的UUID值也就发生了变化,此时需要在/etc/fstab中将该分区的UUID值修改为当前值,否则无法自动挂载。

查询分区UUID值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ls -al /dev/disk/by-uuid

结果是如下的形式:

总用量 0

drwxr-xr-x 2 root root 160 2009-06-26 03:41 .
drwxr-xr-x 6 root root 120 2009-06-26 03:42 ..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2009-06-26 03:41 44440D9B440D913A -> ../../sda3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2009-06-26 03:41 66E444CBE4449F65 -> ../../sda5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2009-06-26 03:41 7E3001473001083B -> ../../sda2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2009-06-26 03:41 8C68-6106 -> ../../sda1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2009-06-26 03:41 e58b658e-c129-40c0-b6bd-8993deb9eb6f -> ../../sda7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2009-06-26 03:41 eb81c1e0-6b1c-4808-86d9-188e287733f6 -> ../../sda6

这是我的硬盘分区的UUID,可见,sda5调整大小后,UUID发生了变化,将fstab中对应的部分该掉,OK。

UUID

  UUID含义是通用唯一识别码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这 是一个软件建构的标准,也是被开源软件基金会 (Open Software Foundation, OSF) 的组织在分布式计算环境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DCE) 领域的一部份。
  UUID 的目的,是让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识资讯,而不需要透过中央控制端来做辨识资讯的指定。如此一来,每个人都可以建立不与其它人冲突的 UUID。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需考虑数据库建立时的名称重复问题。目前最广泛应用的 UUID,即是微软的 Microsoft's 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s (GUIDs),而其他重要的应用,则有 Linux ext2/ext3 档案系统、LUKS 加密分割区、GNOME、KDE、Mac OS X 等等。
  是指在一台机器上生成的数字,它保证对在同一时空中的所有机器都是唯一的。通常平台会提供生成的API。按照开放软件基金会(OSF)制定的标准计算,用到了以太网卡地址、纳秒级时间、芯片ID码和许多可能的数字
  UUID由以下几部分的组合:
  (1)当前日期和时间,UUID的第一个部分与时间有关,如果你在生成一个UUID之后,过几秒又生成一个UUID,则第一个部分不同,其余相同。
  (2)时钟序列
  (3)全局唯一的IEEE机器识别号,如果有网卡,从网卡MAC地址获得,没有网卡以其他方式获得。
  UUID的唯一缺陷在于生成的结果串会比较长。关于UUID这个标准使用最普遍的是微软的GUID(Globals Unique Identifiers)。在ColdFusion中可以用CreateUUID()函数很简单的生成UUID,其格式为: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8-4-4-16),其中每个 x 是 0-9 或 a-f 范围内的一个十六进制的数字。而标准的UUID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8-4-4-4-12),可以从cflib 下载CreateGUID() UDF进行转换。
  使用UUID的好处在分布式的软件系统中(比如:DCE/RPC, COM+,CORBA)就能体现出来,它能保证每个节点所生成的标识都不会重复,并且随着WEB服务等整合技术的发展,UUID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根据使用的特定机制,UUID不仅需要保证是彼此不相同的,或者最少也是与公元3400年之前其他任何生成的通用惟一标识符有非常大的区别。
  通用惟一标识符还可以用来指向大多数的可能的物体。微软和其他一些软件公司都倾向使用全球惟一标识符(GUID),这也是通用惟一标识符的一种类型,可用来指向组建对象模块对象和其他的软件组件。第一个通用惟一标识符是在网罗计算机系统(NCS)中创建,并且随后成为开放软件基金会(OSF)的分布式计算环境(DCE)的组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