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专业在职研究生报名信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一、开设专业

二、报名条件

1. 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对已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二、学位申请资格审核相关程序

1、学院接收拟在我校申请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的学位申请,申请人登录同等学力信息平台录入个人信息完成网上报名。

2、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进行现场确认工作,进行学位申请资格审核并完成头像和指纹采集工作。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的现场确认工作一般在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具体时间将视情况另行通知。

3、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以上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4、申请人完成现场确认并按规定时间缴纳学费后方为通过学位申请资格审核。

5、学院在每年5月前,向当年通过申请资格审核人员发布同意接受硕士学位申请的通知并组织入学教育,向申请人详细介绍学位申请流程、相关政策要求等。

、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阶段要求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分为两个阶段:课程学习阶段(简称第一阶段)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及答辩阶段(简称第二阶段)。

2、第一阶段: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5年内完成并通过相关学位课程考试,包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国家组织的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获得合格证书。5年内未通过我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

3、第二阶段:申请人应在全部课程考试通过后(以最后一门课程考试完成的时间为准)进入论文撰写阶段,申请人应在通过全部考试后的一年内提交学位论文,在提交学位论文后的半年内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4、第一、第二两阶段的学习期限不超过六年半,逾期未办理相应手续或学位论文未能通过答辩者,本次申请无效。

5、如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申请一次重新答辩,但需在半年之内通过论文答辩,且重新交纳相关费用,如仍未通过则不能再申请学位。

6、学位授予按照我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管理办法》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

课程按排:《文学的全球性与地方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及未来展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采写创新》《历史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关系》《公共传播时代建设性新闻的媒介角色与生产实践》《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评论与方法》《数字时代新闻理论基础与前沿》《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创意与策划》《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影视美学与影视传播策略》《多元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路径》《大数据与中国经济新闻生产》。

收费标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学费,两个阶段的学费共计38000元/人,分两阶段收取。

(1)第一阶段学习费用30000元/人(含报名费、考辅资料、课程平台费、课程学费、同等学力申请注册费、协助现场确认、同等学力学分课程认定服务、研修班课程学习助学服务);

(2)论文答辩费:8000元(通过所有课程考试后学位论文环节缴纳,具体参照当年标准/不得提前收取)

报名咨询电话/微信:15157179656(周老师)

五、报名流程及现场确认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一)网上报名

1、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注册,注册网址:https://tdxl.chsi.com.cn/tdxlsqxt/index.html。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

(二)提交材料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需将以下报名材料电子版发至邮箱:930521101@qq.com。

1.申请表(先发电子版至邮箱审核,修改无误后再正反打印);

2.一寸蓝底照片;

3.身份证正反面;

4.毕业证;

5.学士学位证;

6.学位认证报告。

(三)现场确认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需到我校研究生院进行现场确认。

1、现场确认时间: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组织一次(具体时间将视情况另行通知),请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办理,未进行现场确认者,本次申请无效。

2、现场确认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

3、现场确认所需提交材料:

①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②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接收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表》一式三份。

4、现场确认程序:

(1)相关学院办理初审。查验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必要时采取笔试或口试方式对申请人的学业水平进行考核,决定是否接受其申请,并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接收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表》(一式三份)上签署初审意见(加盖学院公章)。

(2)学校研究生院办理复审。需提交的书面材料: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已签署初审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接收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表》一式三份。

(3)采集电子图像及指纹信息。本人持网报系统注册ID号办理指纹信息采集,并进行现场拍照,最后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同时签署上交《诚信承诺书》。

5、查询注册结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将根据申请人网上注册信息和现场确认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其申请。审查结果可登录全国同等学力管理信息平台查询。

 

内容概要:该论文聚焦于6G通信中20-100GHz频段的电磁场(EMF)暴露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可重构架构神经网络(RAWA-NN)的预测框架。该框架通过集成权重分析模块和优化模块,能够自动优化网络超参数,显著减少训练时间。模型使用70%的前臂数据进行训练,其余数据用于测试,并用腹部和股四头肌数据验证模型泛化能力。结果显示,该模型在不同参数下的相对差异(RD)在前臂低于2.6%,其他身体部位低于9.5%,可有效预测皮肤表面的温升和吸收功率密度(APD)。此外,论文还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涵盖数据预处理、权重分析模块、自适应优化模块、RAWA-NN模型构建及训练评估等内容。 适合人群:从事电磁兼容性研究、6G通信技术研发以及对神经网络优化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6G通信中高频段电磁暴露对人体的影响;②开发更高效的电磁暴露评估工具;③优化神经网络架构以提高模型训练效率和预测精度。 其他说明:论文不仅提出了理论框架,还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方便读者复现实验结果。此外,论文还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扩展到更高频段(如300GHz)的数据处理、引入强化学习优化超参数、以及实现多物理场耦合的智能电磁暴露评估系统。建议读者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模型架构和参数,并结合真实数据进行验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bole5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