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B级机房建设技术要求,详细参数要求!

第1章.技术要求

1.1.1.项目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已成为衡量电力系统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需要建立一个能满足绿色节能、无人值守的厂级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核心网络、业务系统、存储备份的运行环境,以满足信息化及业务系统对电厂生产、经营及管理的支撑。

根据本工程“建设世界一流信息化电站”及“智能电站”的要求,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较高,从信息化建设初期开始就按照公司整体信息规划严格执行,保证项目按照规范、高标准完成本项目建设。

1.1.2.建设目标

本项目的工作范围及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大项:

(1)机房装修工程

(2)机房电气工程

(3)机房内综合布线

(4)机房机柜、冷池工程

(5)机房空调工程

(6)机房环境监控工程

1.1.3.建设原则

系统功能实现及应用推广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原则

采用的系统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充分考虑系统使用中的科学性。系统从整体功能上要处于先进水平,系统整体性能高。

2)实用性原则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按照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系统,在满足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简化设计,坚持实用化,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3)可扩充性原则

要为机房扩展预留空间,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需要考虑业务增长对机柜、电源、空调不断增长的需要。

4)经济型原则

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的。

5)高可靠性

采用系统集成设计方式,选用成熟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和配件,系统关键部分采用冗余设计,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及抗干扰能力,满足用户可靠性要求。系统具备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所有选用设备均符合中国或国际上的质量、可靠性标准。

6)易操作、易管理原则

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系统自动化管理能力。

7)灵活性

系统配置灵活,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和强壮性。

1.1.4.基本技术要求

1) 一般要求

Ø投标方提供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除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和规章。

Ø投标方必须对提供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Ø投标方提供系统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原理图、网络图和设计图样。

2)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总体功能要求

3)新机房建成后的机房环境达到高标准计算机机房的场地要求,使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变化率)、尘埃、照明、噪音、接地、静电、电源的电压及频率、无线电干扰、磁场干扰、风速、机房负荷等要求满足计算站场地技术和相关规范所规定的要求。

4)新机房满足计算机机房智能化的设计要求,达到电气、通信、监控、安保等方面的智能化,同时满足现代化计算机机房经常性扩容、网络、线路改造的要求,预留足够的强电和弱电的接口,以及足够的布线空间和设备摆放空间。

5)新机房要具有人文化的设计要求,精心设计机房空间、色彩、空调、新风、照明等多种要素,装修选用环保材料,满足机房内工作人员长时间工作的生理、心理的需求。

6)新机房规划要充分考虑机房内各类服务器、网络设备、UPS、空调等的远程管理、控制功能的设计。应尽量达到在没有跳线、设备搬运等硬件操作或硬件故障的情况下,各网管和信息工作人员能够在各自办公室和“监控、操作间”对中心机房内设备进行远程完全控制,如针对服务器的远程操作系统安装、软件维护,针对UPS、空调的远程管理甚至操作等。

7)新机房设计要求技术先进,造价合理,品质优良,满足未来5-10年的信息化发展,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1.5.运行环境

设备安装地点为基建办公楼一层机房内,目前房间静电地板、吊顶、照明已投入使用。

信息机房位于大楼1层,层高为4.2m。由主机房、UPS电源机房、监控室三部分组成。其中:主机房和监控室建设面积约80m

2

,静电地板至吊顶约3.2m。其布局图如下:

主机房:约60平米,主要设备有服务器机柜10个,网络机柜2个、空调机组等设备。

机房工作室:约20平米,8个工位。

UPS间:在已投入使用的现基建办公楼临建机房放置市电输入输出配电柜、UPS主机和蓄电池。基建办公楼IT机房内(面积约40平方)1-4屏柜已完成机柜安装,屏柜5-10为新增配电柜、UPS柜、蓄电池柜,另外还需对现IT机房已使用空调新增一个机柜支架,共增加7个机柜支架。其房间布局图如下:

1)环境条件

一般工况:

厂址自然地面高程1.08~4.94m。

工作环境温度

长期工作条件:10℃~30℃;温度每小时变化率<±5℃。

短期工作条件:-2.3℃~45℃(短期工作条件连续不超过48h,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

工作相对湿度(环境温度为20℃时)

长期工作条件:40%~70%

短期工作条件:20%~90%(短期工作条件连续不超过48h,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

2)外部影响

辅助电源

为保证供电的高可靠性,除空调外所有设备均将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

额定电压:AC220V,允许偏差-15%~+10%。

频率:50Hz,允许偏差±1.0Hz。

波形:正弦,波形畸变≤5%。

接地

机柜以及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线均将与厂前区办公楼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3)安装和存放条件

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应能适应不同的地域环境条件,并能在无空调条件下运输和存储,而不影响装机开通后的正常运行。投标人应对此作出相应说明。

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应具备相应的防尘能力。在机房内粒子直径大于5微米的灰尘(灰尘粒子是非导电、导磁和腐蚀性的)的浓度不大于3×104粒/m3的情况下设备应不出现故障和性能的下降。

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设备本身在0.01~10000MHz频率范围内受到电场强度为140dBuV/m的外界电磁波干扰时,应不出现故障和性能的下降。

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应采用交流220V供电方式。投标人应详细说明所提供的各类设备所需的电源的要求,并给出各种站型、各种设备的功耗和总功耗。

采用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源时,设备应能在一定的电压变动范围之内正常工作。允许的电压变动范围为-15%~+10%,频率波动范围为+2%~-2%,线电压波形畸变率<5%。

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的电源应冗余化配置。投标人应说明所供设备的电源配置情况。

4) 机房运行条件要求

在机房部分的装修须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的技术要求。

温湿度要求

尘埃:主机房在静态条件下测试,≥0.5μm的尘粒数应<18000/dm³。

噪音: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5dB(A)。

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主机房内应≤126dB。

静电泄漏电阻: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的规定。

绝缘体的静电电压:≤1kV。

照度:距地面0.8m处,主机房照度应不低于500 lx。

事故照明:照度在距地面0.8m处不应低于工作区域内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

振动: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500mm/s

2

接地电阻: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在两个不同地网之间安装防地电位反击的等电位连接保护器,防止地电位反击,破坏设备及造成人身危害。如上所述,机房应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应≤1Ω。配电接地系统采用TN-S方式。

负荷分配:三相负荷不平衡度≤20%,三相电压不平衡度≤5%

电磁干扰:机房内无线电杂波干扰≤0.5V/m ;磁场干扰强度≤800A/m;符合EN50091-2及相关标准。

计算机机房供电系统设计要求A级,标准如下: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3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0.5

电压波形畸变率(%): ≤5

瞬时断电允许时间(ms):0~4

1.2.工程弱电系统建设要求

1、系统技术要求

中心机房按照国标GB2887-2011《计算机机房通用规范》、国标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B级标准建设,部分指标要求为A级标准。在充分考虑计算机系统、通讯、空调、UPS等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高雅、大方、简朴的风格。

1.2.1.机房装修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1)机房地面:机房静电地板利旧原有静电地板,需要先拆除做好地面防尘及保温,再安装复原,并增加相应数量的通风板。

2)机房顶面:原有机房吊顶及照明灯具保留。

3)机房墙面:原有机房墙面刷涂防尘乳胶漆,并采用机房墙面专用防火防尘防静电彩钢板隔墙系统对中心机房进行墙面进行封装。

(彩钢板隔墙系统效果示意图)

3)机房隔断:机房工作区域和主机房采用12mm钢化玻璃隔断并安装一扇单开玻璃门。

5)机房门窗:机房工作区域内增加一扇单开钢制防火防盗门、主机房增加2扇双开钢制防火防盗门。机房区域窗户保留并增加不锈钢防盗格栅。

1.2.2.机房冷池、机柜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1)机柜技术选型要求

机柜为数据中心提供必要的基础物理构建,主要为内部设备提供集中放置、相互连接的空间和适合运行工作的环境。

2)整体要求:

本项目采用冷通道直排列方式。采用一组冷通道分散布置,冷通道内含10个600mm×1100mm×2000mm服务器机柜,1台600mm×1100mm×2000mm布线柜,1台600mm×1100mm×2000mm电源列头柜。两行机柜组成一个封闭的冷封闭系统,在两行机柜之间安装消防翻转天窗和封闭门,在两行机柜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冷池,其具体参数如下:

3)投标产品需符合以下要求及标准:

ØIEC 60297-1 Ed. 1.0b:1986《Dimensions of mechanical-structures of the 482.6mm(19in) series》的要求;

ØANST/EIARS-310-D、DIN41491;PART1、IEC297-2、DIN41494;PART7、GB/T30472-92标准,兼容19″国际标准、公制标准和ETSI标准;

Ø投标产品需有较强的兼容性,所有满足EIA-310-D标准的设备都可以安装在机柜中,采用完全中立式结构设计,标准19英寸机柜。

Ø投标产品所有金属部件需可靠接地,确保操作安全,满足IEC60950-1-2005。

Ø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相关的中国国家标准及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4)使用环境条件:

Ø工作温度:-5℃~+40℃。

Ø相对湿度:≤85%RH(25℃±5℃时)。

Ø海拔高度:1000m,海拔高度>1000m 时,应按 GB/T 3859.2-1993 规定降额使用。

Ø垂直倾斜度:≤5%。

5)外观要求

Ø冷通道及机柜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无锈蚀。

Ø冷通道及机柜门板、侧板平整,无扭曲、无变形,也不明显抖动;门板开孔均匀。

Ø冷通道及机柜标志应齐全、清晰、色泽均匀、耐久可靠。机柜正面和背面上方应设有用以标注序号的标签或位置。

Ø冷通道及机柜及其附属部件、涂覆层、标志、饰物等均应采用难燃或不燃材料。

6)机柜基本结构

机柜尺寸为600mm×1100mm×2000mm(宽、深、高),机柜基本结构由框架、前后门、侧板、顶板及相应定位、紧固件组成。机柜内部可设置安装立柱、层板及配电装置等。

柜体结构及其内部安装立柱、层板等组成部件应牢固;

机柜主结构选用2.0毫米厚的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整柜静态负载为1800公斤,动态负载为1200公斤。(投标文件中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态和静态承重检测报告作为证明)。

机柜前后门均为通风网孔门,通风率不小于70%。

装配应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零部件应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和通用件,紧固件无松动。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零部件应光滑,无锐棱毛刺。

门和侧板为可拆卸式结构,门的开合转动灵活、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门的开启角应不小于135°;机柜侧门板要求为快速拆卸式侧板,采用无工具安装方式;

前后门均应采用外开门方式,其中前门采用单开门,后门采用双开门设计;前门能满足左右开门,便于现场根据需要调整开门方向;前后门均带锁,钥匙通开;

机柜需标配提供并柜连接套件,支持在带侧板和不带侧板两种情况下均能顺畅地完成并柜安装;

机柜具有选配用于移动的底轮,且前部或后部底轮为万向轮,底部四角均有水平地脚,在无需拆卸底轮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固定放置在机房地板上,或钢制机墩用螺栓固定连接,并提供用于机柜和机墩固定安装的连接附件,安装完成后确保前后门可以正常打开和关闭。

机柜应满足9烈度地震等级的抗震能力(投标文件中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抗震检测报告作为证明)

机柜内部的安装组件主要由4条带U位丝印刻度的19英寸标准角规和上下共2对带有25MM标准模数的安装梁以及安装设备的承板组成。安装立柱的间距、孔距等机柜内部尺寸结构均符合GB/T 3047.2的要求。在使用中,既可任意调节承板高度,也可前后灵活调整,为各种系统设备的使用环境提供合理便利的布局。

机柜需能提供上下走线方式(标配),方便现场布线。机柜顶盖为封闭式顶盖,预留前后上出线孔,满足机柜顶部的前后和左右位置上顶部进出线的需求;每个走线孔由若干模块化盖板覆盖,模块化盖板可快速安装或拆卸,以满足投标人不同进线量需求情况下的线缆管理,同时盖板的安装或拆卸与走线孔内已有的线缆不发生干涉。进线孔位置应具有线缆固定装置。当进线孔较大时,应加设网罩,防止外物落入。

7)冷通道及机柜结构及配置要求

投标产品表面颜色为黑色(RAL9005);表面涂层喷塑厚度为70-130µm,表面喷塑硬度符合GB/T6739-1996规定的2H标准,附着力符合GB/T9286-1998规定的二级标准,并且达到国家无毒无害的喷涂标准。涂层颜色符合Q/YLJD 1-2008标准,亚光涂层在机房灯光下无晕眩感,确保机房内适宜的工作环境。

投标产品外形尺寸偏差应符合JB/T6753.5-93所规定的A级要求,机柜应方正、不歪斜,机柜六面的垂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控制。

机柜及冷通道所有结构零部件,均采用高强度优质碳素冷轧钢板,其中主骨架所使用的材料厚度为1.5mm,承重零部件(内角规、层板等)所使用的材料厚度为2.0mm,其它零部件材料厚度均为1.2mm。

天窗和通道门观察窗口的透光材料需分别采用5mm和10mm厚的单面附膜钢化白色玻璃,透光度达到95%以上,所使用的材料均符合GB 15763.2 -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标准,以防止玻璃粉碎而造成对数据机房及维护人员的损害。

所使用的信号线缆和电源线均符合YD/T 1173的要求,绝缘阻燃耐火材质,电缆和接地线绝缘层或外护套颜色均符合GB7947 的相关要求。

机房冷通道需要有精密的密闭功能,(投标文件中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证明,否则视为该项不满足)

8)天窗单元

冷通道天窗尺寸长*宽*高为1200*800*300mm。

为单元模块化设计,安装在两列机柜正面的顶部,每个单元均能独立安装,并能与相邻的单元封闭连接。框架与机柜顶盖水平架以特殊连接孔连接,以增加整体稳固效果;除了起到加固通道本身,还能起到方便扩展的功能;以≧25mm栅格方式布置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孔,实现万能组装。

性能实现要求:冷通道上部天窗玻璃顶盖采用平顶式设计,选用直流式自动开闭执行机构与消防联动,向下跌落后,天窗顶盖的最低点高于机柜前门。整体外形设计采用栅格化双扇设计。天窗组件以单元模快化设计,宽度与机柜单元一致,不仅能实现同宽度机柜互换安装,而且还能实现免工具快速拆、装,方便日常维护。全套组件均由工厂预制调试完成。

天窗结构要求:冷通道消防天窗框架采用2.0mm 冷扎钢板,框架结合部位均作密封处理透光材料为5mm的钢化白色玻璃,为保证通道内透光性,玻璃面积为天窗的 70%,透光玻璃要求单面覆膜。

9)封闭门单元

微模块系统冷通道的封闭门分为:列首的正门及列尾的逃生门。按性能分解,主要部件包括:执行机构及支撑组件,门楣封板,铝型材门框及钢化白玻门体组件,装饰围板,安装附件及门禁等功能性设置。

结构要求:微模块封闭门采用铝合金型材门框结构,观察窗透光材料选用单面覆膜白色钢化玻璃,玻璃厚度为不低于10MM。门体外形尺寸为:W1600*D60*H2000MM,左右各一件,两件为一套。(必要时,可配不锈钢材质门把手)

安装方式:悬挂安装于顶置执行机构,机柜侧面辅助限位,无门槛应用。

开启方式:左右直线滑动式。如下图所示:

微模块封闭门开启后,门体采用内嵌隐蔽式结构。

装饰围板用于内嵌式安装触摸显示器和门禁输入端,工厂预制内设走理线设置。

开启方式要求:左右平移式对开模式。具体为:微模块系统外凭“刷卡+密码”双认证自动开启,供准入人员进入;微模块系统内手动一键式按钮开启,供通道内人员出来;意外断电后,执行机构自动应急开启,供通道内人员紧急逃生。

门禁管理系统要求:

每套密闭通道系统均设计安装有2套门禁控制器设备,分别安装于通道两端,监视门禁设备的运行状态,读卡器和出门按钮安装于系统两端。有权限的用户刷卡+密码认证后,才能进入密闭通道内,在密闭通道内部的用户无需刷卡,只需按出门按钮,即可退出系统。在发生威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如消防告警),系统门禁能够在断电后自动打开,便于封闭冷通道系统内部人员逃生。门禁系统在控制中心单独设置系统服务器及授权管理工作站,门禁服务器通过TCP/IP(RS485总线)与门禁控制器连接,负责对密闭通道内门禁设备的监控,实现对系统的运行、门禁卡授权、设备监测与控制、统计、保存、查询,并可在异常情况下实现报警功能等功能;

为方便管理,微模块门禁必须采用与招标人全厂一卡通一致(深圳达实,CPU卡)。冷通道工厂需预安装电磁锁并预留读卡器和控制器接口。

闭合方式要求

封闭门的闭合动作由全自动执行机构完成,日常正常状态均为:常闭式。门框悬挂组件和装饰围板均具备藏线和走线功能。便于安装一键式应急钮,人机交互显示屏,门禁系统和滑动门全自动开闭机构等。封闭门的开闭机构选用阻尼式缓冲全自动开闭装置(非外置)不得急开急闭。

10)机柜内置配电单元

PDU产品技术要求:

生产厂家要符合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取得3A级企业信用,注册资金不得少于5000万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PDU壳体应为高强度铝合金材质,服务器机柜采用嵌入式安装PDU,为节约空间,PDU的宽度小于1.5U,大于1U,深度为1U。分A、B两路供电,PDU表面处理工艺应具有良好的耐磨、耐划伤、耐腐蚀、抗老化性能。每路额定电流不小于32A,一体式供电单元垂直安装于机柜后门右侧(面向后门),每路的插座模块为:16个混合插座模块(国标10A模块 +国标16A模块C19,C13等模块,可根据招标人需求选配),

插座模块需防插头松脱(必须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防插头松脱证书);PDU自带接线盒可以与配电列头柜或柜顶母排直连。

接线盒应采用大功率凤凰端子导轨安装,防护面板须可拆装,易于维护检修,须提供接线盒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证书。

内部工艺及材质要求:应采用紫铜条不断点穿插插座片孔进行焊接连接,有效降低PDU自身发热,减少电能损失,裸露部份应采用玻璃纤维管防护,保证电气安全性能和防护性能,内部与壳体之间应有型材贴绝缘纸防护。

单个插座的可靠插拔性要求:电源插孔模块,插套应采用优质锡磷青铜,5000次插拔不变形,可靠的环境耐受性要求:电源插孔模块绝缘外壳采用优质PC原料,阻燃达到850℃,102℃耐热无变形。

PDU带电参数监控

功能模块要求:三位LED显示串口电流电压表,准确度:±1%+1字,分辨力:0.1A,量程范围:0.1~200A,外置设置按钮可进行自由设置及查看功能,且必须有过载报警功能,报警时有蜂鸣声并同时有灯光进行闪烁示警。

要求串口电流电压表能接入动环系统,监测PDU的总电流,电压,总电能,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

防雷模块D级,防雷模块中的主要元器件压敏组件必须要有失效脱扣报警装置(必须提供报警装置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证书),防雷厂家需有TUV,UL认定的实验室(必须提供TUV和UL出具的证书),必须有防雷产品关健检测设备,必须提供检测设备目录和照片。

差模:±2kV共模:±2KV通流量:3kA最大放电电流:5kA。

PDU的电流电压表必须提供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校准报告,需提供PDU电源集中管控系统的软件著作权证书。

1.3.机房配电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1.3.1.配电系统要求

1)机房区域市电电源共2路电源容量分别为不小于40 kVA,此市电电源由招标人引入机房配电区域。机房配电区域配置一台输入输出配电柜用于市电输入输出和UPS输入输出。

2)总等电位端子箱(MEB)至机房区域局部等电位端子箱(LEB1)连接电缆路由为60米。

3)机房用电负荷采用TN-S系统,计算机设备、空调系统负荷等级按照一级负荷进行设计,照明、维修插座等按照三级负荷进行设计。

4)机房区域内计算机设备用电采用N系统配电方式,UPS具备外部维修旁路,在UPS故障的情况下机房可以通过外部维护旁路由市电直接给IT设备供电。UPS至机柜末端为双路电源,末端不存在单点故障,计算机供电系统具有高容错的功能。机房区域内配置一台综合配电柜,配电柜规格和样式与服务器机柜相同。综合配电柜应用于机房市电输出和UPS输出。

5)供电系统具有防雷、防火、防水、抗电网浪涌等功能。

1.3.2.配电柜的技术要求

结构形式:一体化配电柜要求集成UPS配电单元、空调配电单元、IT配电单元于单一柜体内。

柜体尺寸:600mm*1100mm*2000mm(宽、深、高);

型材

Ø机柜表面喷粉厚度不小于60μm ,采用黑色砂纹工艺,满足防腐、防锈、防火、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不露底、无起泡、无裂纹、金属件无毛刺锈蚀要求。

Ø机柜表面涂层可满足不低于GB/T4054-1983中规定外观等级的二级要求;

Ø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和无锌花热镀锌钢板;

Ø机柜所有面板可支持单独拆卸和拼装功能,采用门锁可满足安全防盗要求;

Ø铜排含铜量不低于 99.99%;

Ø机柜整体防护等级不小于IP20。

电气性能

Ø需配2路输入开关;

Ø要求一体化集成UPS配电单元、空调配电单元、IT配电单元;

Ø带输入智能总电表:可以远程输出参数;

Ø防雷等级:电源输入端配置C级防雷器;

Ø安装形式:落地式安装;

Ø进出线方式:上进上出。

应用环境

Ø工作温度:-5℃~40℃;

Ø工作湿度:相对湿度≤95%;

Ø工作海拔:2000米不降额;

监控要求

Ø支持MODBUS或SNMP协议,并通过RS485,FE接口上报,满足精密配电柜接入L1统一管理要求。

Ø支持主回路电压电流,空开状态,视在功率,有功功率,电能等指标监测。

Ø支持主回路过压欠压告警,过流告警,频率异常告警,单路掉电告警,三相不平衡告警。

Ø支持主回路输入5,7,11次电压电流谐波检测及总谐波检测。

电子元器件要求:施耐德、ABB、西门子

防雷系统建设要求

一体化配电柜中安装防雷器

为防止感应雷、侧击雷沿电源线进入机房损坏机房内的重要设备,本项目需对机房的电源系统实行B、C级防雷防过压保护。而A级防雷保护,一般是在大楼总配电柜内加装A级防雷器,并入总配电柜开关出口(此项由大楼强电负责施工)。

防雷系统主要技术要求:

B级防雷保护:要求在机房公用的输入配电柜前端加二级防雷器(最大放电电流100 kA)。

C级防雷保护:要求在机房UPS输出配电柜加装三级防雷器并入配电柜开关出口(最大放电电流60kA),从而达到精细保护的目的。网络设备进口处加装网络设备防雷器。

二级防雷器技术选型要求:

设备类型:电源防雷器;

最大工作电压:385V;

最大放电电流:不小于100kA ;

残压:<1500V。

三级防雷器技术选型要求:

设备类型:电源防雷器;

最大工作电压:385V;

最大放电电流:不小于40kA;

残压:<1900V。

防雷器品牌要求:施耐德、ABB、西门子。

配电线路、用户终端电源出线口安装

机房导线采用国标知名品牌阻燃铜芯导线或电缆,地线采用双色(黄绿间)线,线径选择充分考虑设备功率。导线采用金属线管、金属线槽保护辐射。强电布线采用放射状方式。插座选用符合设备需要的符合国标要求知名品牌。

配电柜要求可以实时检测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因数及为远程提供监控功能;

加装防雷器(在市电输入互投柜输出增设B级防雷,UPS输出及市电输出柜增设C级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器、N线汇流排、消防外控接线端子;

选用的自动空气开关,接触器和熔断器应满足计算机系统的电压、电流要求;63A以上空气开关须用NSX塑壳系列开关(或同档次),1000A(含1000A)以上须用MT系列开关(或同档次).

供电路数应能足够提供主机和外部设备的使用,各配电柜均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备用开关,其中UPS输出配电柜各规格的备用输出开关应不少于15%;

UPS维修旁路,配电柜内须带UPS系统维修旁路;

置电压表,以便检查供给计算机的电源电压,并应设置转换开关以便能随时检查三相电压的不平衡情况;

配电柜应具有通讯接口,并集成至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中。对每台配电柜的输入均可实现电流、电压、频率、用电功率的监测。对部分重要的输出开关的通断应能进行监控。

配电断路器:在消防联动的配电柜的相应断路器要配置分励脱扣器,以便与消防联动提供接口。

所有配电柜、配电箱要有断路器保护挡板。

线槽:金属线槽高度≤50mm;地板下所有金属线槽、电线管均要求通过支架离地至少≧50mm安装。

1.4.机房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1.4.1.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要求

总体目标是: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机房综合布线系统,为机房管理各种应用,包括数据、语音、图像、控制等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方式、配线方案,实现系统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动力线缆隐蔽布设。数字电缆、控制电缆通过机柜顶端桥架敷设。

主机房内强电采用下走线方式,弱电采用上走线方式。强电线缆下布线的模式满足了主机房工作空间内的整洁统一、井井有条,同时由于弱电的线缆经常的跳线或更换,上布线的模式方便工作人员线路检修维护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1)设计要求:

中心机房建设综合布线工程水平布线材料全部采用光纤、六类屏蔽双绞线和附件。要求采用大唐电信、深圳日海、TCL罗格朗等品牌产品。

2)布线及模块配置及安装要求:

模块应具备强弱电走线槽,支持去工程化安装,并能以机柜为单位进行扩展,走线槽应能满足跨立柱、跨机柜列及跨模块安装。

机房内布线数量应该满足每个设备机柜不低于24个6类非屏蔽铜缆口和12芯万兆多模光纤口,并在机房内设置集中管理配线柜。

机柜外部走线方式:

Ø机柜的柜顶和机柜底部应提供充足的线缆道口,可同时支持机柜顶部走线与架空地板的下走线;

Ø当采用柜顶走线方式时,机柜顶部须有专用走线槽,且采取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开走线的EMC设计;

ØA路、B路电源线应分开走线,光纤和网线也应分开走线;

Ø在每个机柜顶部中间有走线孔,用于线缆连接至机柜中;

Ø走线槽可实现长度方向的扩容,且在相交时分上下两个通道走线,实现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分层管理。

机柜内部走线方式:机柜内部应配有可选的水平线缆管理单元和垂直线缆管理单元,线缆管理单元可支持免螺钉快速安装。

2)接地系统要求

机房内集中了大量微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VLSI芯片),从而造成设备耐过电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感应雷侵入用电设备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交流电源380V、220V电源线引入;信号传输通道引入;地电位反击以及空间雷闪电磁脉冲(LEMP)等。为了确保机房设备及电脑网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保证机房工作人员有安全的工作环境,根据我国及国际有关规范规定,对本机房要求提出接地系统要求如下。

本次设计采用联合接地方案,与办公楼交流接地极共用(小于等于1Ω)。

主机房内导体,如地板、墙面、天花吊顶、隔断墙的导电部分应做成法拉弟笼,做为静电泄漏应由接地线接至等电位箱,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直流接地应采用20x3mm无氧铜铜排,所有接点采用锡焊或铜焊使其接触良好,以保证各计算机设备的稳定运行并要求其接地电阻1Ω,并接至等电位箱。等电位箱与各办公楼接地极相连,主要指标要求如下:

Ø直流工作接地≤1Ω;

Ø交流工作接地≤4Ω;

Ø安全保护接地≤4Ω;

Ø防雷接地≤10Ω。

本次机房接地系统考虑直流逻辑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要求采用大楼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即要求在机房内做铜排地网,设置等电位箱LEB,通过接地主干(不小于90平方)并入大楼联合接地体。

机房内所有金属构件、电气设备外壳、金属管道、金属接线盒等均应进行接地处理。

1.5.环境监控系统要求

1)总体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采用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对数据中心所有基础设施设备,包括动力、环境、视频、门禁、消防等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

系统具备强大的运维管理能力,支持权限管理、故障管理、日志管理、报表管理、视图管理、资源管理、容量管理、能效管理、工单管理、门禁管理等功能。

开放的系统架构,支持快速二次开发。

具备友好的操作界面,易安装、操作和维护。

基于Web的远程管理功能,通过短信、Email邮件报警等灵活的告警方式,实现机房安全无人职守。

2)系统配置要求:

系统容量:

Ø系统配备1000-5000个智能节点(对应设备通讯地址)的监控和管理。

Ø最大支持20000个指标数据、日志在1T的硬盘上能够保存半年。

Ø最大支持150个客户端同时连接访问。

系统架构:

Ø系统采用B/S架构,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Ø服务器采用Linux操作系统,安全可靠。

Ø采用主流数据库,稳定可靠、易于扩展。

Ø客户端软件基于IE浏览器。

Ø支持软、硬件分层(分功能布署)。

监控软件作为系统的监控管理平台,负责系统权限管理、故障管理、日志管理、报表管理、视图管理、资源管理、容量管理、能效管理、工单管理等。

硬件(采集器)负责信号的采集处理,支持Web访问。

系统安全性:支持多级安全管理,主要参数如下:

Ø物理安全,支持对机房内视频、门禁、消防设备实时监控;

Ø信息安全,支持包含软件、网关、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置;

Ø用户管理,支持不同访问级别,多种角色的权限设置;

系统可靠性:

Ø支持服务热部署,当系统增加新设备时系统无须重启,确保系统监控不中断。

Ø支持服务器的自身的性能检测。

Ø支持补丁工具,对在网版本进行升级和Bug修复。

Ø支持流控,在接入设备较多时,防止系统过载。

Ø管理系统与监控单元通讯中断后恢复连接,管理系统恢复数据采集。

系统兼容性:

Ø北向接口协议:SNMP、C接口、SOAP、JSON。

Ø南向接口协议:SNMP、MODBUS、电总;

Ø支持BACnet、OPC第三方系统集成接口;

Ø支持其他B/S系统的Web集成;

系统可扩展性:

Ø系统硬件(采集器)支持多点布署、灵活扩容。

Ø系统管理软件支持分布式布署、集中管理。

Ø支持系统平滑升级。

系统关键性能指标要求:

3)系统功能要求:

视图管理:

Ø采用组态技术。

Ø支持机房视图展示,内部IT机柜、UPS、空调、PDF、传感器、摄像头图形展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创建和组织设备视图。

Ø支持业务视图(比如配电视图、制冷视图)展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创建和组织业务视图。

Ø支持业务视图控件编辑,监视视图中的设备状态和参数。

Ø支持以不同的图标标识不同的设备对象类型,并以小图标的形式标识设备对象的状态。

Ø机房视图一次性展示的对象数量不少于500个,界面刷新不大于3s。

Ø支持视图中设备坐标位置调整。

Ø支持显示各个被管理对象的状态,如是否有故障等。

Ø支持通过设备视图查询或浏览设备的告警信息,告警列表中,可通过不同颜色区分新产生告警,已确认告警,已消除告警,并能区分不同的告警级别。

Ø支持设备导航树对象展开、收缩、展开全部和收缩全部。

Ø支持设备KPI以速度计、圆柱图、温度计、仪表盘等多种图标展示。

Ø支持背景图的设置。

Ø支持视图放大、缩小、局部放大、恢复原始大小和调整到适合窗口功能,方便查看网络设备视图结构。

Ø支持全局和局部设备对象查找功能,便于定位设备对象。

Ø支持鸟瞰、导出等辅助功能,便于更好完成设备管理工作。

Ø支持机房3D视图展示。

Ø支持温度云图视图展示,按高程切面(分层)展示、支持温度热点识别。

Ø支持管理域下设备的添加、删除、管理,并能在视图上进行与实际物理位置对应的调整。

Ø支持用户根据机房的实际布局来绘制数据中心,支持在机房中创建设备,进行布局。

告警管理:

Ø支持设备根据监视模板自动产生采集任务、提供监控数据的采集并上报产生的告警。

Ø支持用户创建设备监视实例,通过监视实例实现对设备指标数据的采集。

Ø支持对已监控对象的监控指标、属性进行修改,实现对所有设备监视实例当前采集状态与告警状态的集中监控。

Ø支持查询最近一周内监视到的设备指标数据,并图形化(曲线,柱状图,饼状图)展示指标数据的变化情况。

Ø支持按照指定时间段查询监控统计数据,帮助用户了解一段时间内网络或者业务的运行情况。

Ø支持对KPI指标的实时监视,通过不同的图表形式向用户展示设备当前的运行状况。

Ø性能指标管理,包括告警阀值定义、告警方式定义、实时性能监控等。

Ø根据告警的严重性,告警级别分为紧急、重要、次要和提示,可以及时发现各种潜在的和已出现的故障。

Ø事件分级管理,将事件分为正常、警告、异常三级,降低告警的日常维护量。

Ø支持多种告警方式,包括:颜色、E-mail、SMS、和自定义多媒体语音告警等;

Ø提供故障处理知识库管理。

Ø支持告警统计,告警产生累计数,告警统计柱状图。

Ø支持告警确认和反确认功能。

Ø环境监控子系统及设备监控子系统的历史监控数据的保存期限应不少于1年。

资源管理:

Ø支持不同类型设备按照统一的模型进行管理。

Ø支持资源的添加、删除、属性修改、属性查询。

Ø提供子系统web集成入口,实现对子系统资源的管理。

Ø支持资源管理按域分级,支持管理权限控制。

报表管理:

Ø支持用户创建报表任务来执行报表。报表任务生成报表后,自动将报表保存到存储区中,并根据配置,发出E-Mail;

Ø支持报表查看;

Ø支持维护报表任务,包含修改报表任务、配置报表存储区域、导出报表和管理报表任务状态;

Ø可实现报表的导出、打印;

Ø报表支持表格,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展示统计数据;

Ø支持报表客户LOGO定制化;

Ø支持电量、温度、性能、容量数据等报表模版;

Ø支持动、静态数据分类报表展示;

工单管理:

Ø支持工单运维管理,覆盖任务分配、处理、反馈、结束等完整流程;

Ø支持故障工单和业务工单;

Ø支持流程化的电子跟踪;

Ø支持场景化的任务管理;

Ø支持手动和自动派发工单,自动派发形式为Email方式;

Ø支持工单能以文件、word格式导出;

Ø支持历史工单查询;

能效管理

Ø支持对IT设备、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电源等系统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设备耗电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统计和分析;

Ø支持管理任务的创建,启动对机房PUE状况的监控;

Ø支持实时查看管理域能效情况;

Ø支持用户根据需要修改管理域PUE管理任务相关信息;

Ø支持用户启用/停止管理任务,用于开始/结束对管理域进行PUE管理实时监控;

ØPUE值支持动态自动刷新,通过速度仪表盘方式进行显示;

ØPUE电量监测点可通过手动配置对局部范围的PUE进行计算和统计、显示,实现精细管理;

Ø支持能耗数据的采集、统计,可通过报表上报,支持柱状图、饼图等多种显示形式;

Ø支持集装箱/模块化、机柜级和房间级的能耗统计;

Ø支持通过管理域或者配电视图拓扑实现对不同域,不同设备,不同设备类型的能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Ø支持按照不同管理域的电价的关联运算,分解出不同类型的报表,支持报表的统计分析,支持用户用电决策;

容量管理:

Ø支持对机房各个机柜空间容量、机柜负载进行分析和管理,迅速定位下一台服务器的最佳安装位置;

Ø支持对配电容量进行分析和管理,通过对当前配电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机房改造、扩容提供配电的数据依据;

Ø支持对制冷量进行分析和管理,通过了解机房制冷总体状况、分布情况及使用效率,为机房改造、扩容提供制冷的数据依据;

Ø支持容量预告警功能,按绿、黄、橙、红进行提示;

Ø支持对机房面积、地板承重等数据分析,为机房改造、扩容提供建筑结构的数据依据;

Ø通过统一的管理模型,统一的数据库,容量管理支持机房在线的动态规划和设计;

Ø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可呈现机房、机柜的容量信息;

4)环境监控系统监控功能:

1、UPS系统监测:

Ø遥测:相电压,相电流,电池电压,电池电流,输出频率;

Ø遥信:旁路供电,市电故障,整流器故障,逆变器故障,旁路故障;

2、ATS监控:

Ø遥测: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功率因数、频率、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

3、精密配电柜监测:

Ø遥测:配电柜输出相电压、电流、频率、输出功率(有功、无功、视在);

Ø遥信:输出电压、电流、频率超限,过载,负载不平衡,交流电源失效等告警信息;

4、精密空调监控:

Ø遥测:压缩机、风机、水泵、加热器、加湿器、去湿器、滤网等的运行状态与参数;空调制冷温度、送风温度、回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风机转速(高/中/低)

Ø遥信:风机工作状态,故障告警;

Ø遥控:开/关机

5、视频监控:

Ø系统支持视频设备接入,能够在机房管理平台上查看实时图像;

Ø采用高清数字摄像机,支持H.264 / MJPEG等两种以上编码格式,支持PoE供电;

Ø采用NVR进行视频集中控制和管理,支持录像及查看、音频对讲、摄像机控制、报警处理等功能;

Ø支持与门禁、消防联动;

Ø实时监视各路视频图像,通过在视图上点击相应的图标即可查看该摄像机的当前画面;

Ø灵活设置录像方式,包括24小时录像、预设时间段录像等多种方式;

Ø支持历史视频检索回放功能,可根据录像的类型、通道、时间等条件进行检索,回放速度可调;

6、消防监控:

Ø数据中心管理系统支持消防设备接入,可发出消防告警信号;

Ø支持与视频、门禁联动,当发生火灾时,能够将火灾报警信号传递给视频、门禁系统,通过调动现场摄像机进行视频查看,门禁控制器控制所有门为开门状态,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7、温湿度监测:

Ø以图形化的方式实时显示并记录每个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与湿度的数值,并可设定每个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与湿度的上限与下限值。当任意一个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超过设定的上限或下限时,监控系统发出报警;

8、漏水监测:

Ø在机房空调的管路下铺设漏水检测器,通过检测接口连接至采集器,当检测到有漏水发生时,监控系统发出报警提示。

4)监控范围:

Ø要求本次中心机房和IT机房两个机房全部实现4.6.2.10.8*监控功能,不是本次招标的设备也需要监控。

Ø综合生产楼21.5 SIS机房实现温湿度监测功能。

1.6.机房UPS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1)UPS系统要求

配备容量为≥40kVA的UPS电源1台,设计满负载延时不少于2小时;主机和蓄电池为同一品牌。

2)基本技术要求

单机容量≥40KVA,工频在线式双变换三进三出UPS。

输入额定电压:380V±25%。

输入电压范围为380Vac±25%。

输入频率范围为:50/60Hz±5%。

输入功率因数:≥0.95。

输入标配防雷浪涌冲击电路;输出功率因数不低于0.8;带一路-48V输出,给通信设备提供电源。(提供加盖公章的彩页证明)

额定电压:单相220Vac。

电压稳定度:1%。

频率稳定度:0.25%。

输出电压失真度:线性负载<3%,非线性负载<5%。

输出电流峰值系数:UPS所允许最大非正弦波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流有效值之比≥3:1。

市电模式下系统工作效率:可达100%,满足绿色电源和节能环保的要求;、过载能力:过载125%运行10分钟,过载150%运行1分钟。

电池类型: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主机对电池需有大功率充电能力,减少电池回充时间,支持8小时充满所有后备电池。电池组节数需灵活设置,便于电池系统的利旧;需支持共用电池组,节省电池投资。

提供UPS逆变器的三相PFC-BOOST串并联输出装置的证书(提供证书扫描件)。

输出电流峰值系数:UPS所允许最大非正弦波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流有效值之比≥3:1;可选择ECO节能供电模式,并联冗余模式,串联热备份模式和双电源输入供电模式。

提供UPS三相逆变器并联电路的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

提供UPS电源老化测试系统的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

产品制造商具有ISO9001、ISO4001、泰尔CE认证。

提供授权和3年售后服务承诺函,技术参数确认函。

1.7.机房精密空调工程技术要求

1)精密空调系统要求

本次空调机组选型范围为风冷房间级精密空调,包括空调主机和相关工程辅料的供应、安装、调试、竣工验收,以及为期3年的免费系统维护与保修服务。

2)精密空调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注:制冷量是在室内进风温度37.8℃,相对湿度20%,冷凝温度45℃的条件下测定的。

3)行级精密空调的机械性能:

Ø外观工艺、检查:机柜表面喷涂均匀、无破损;信号灯、开关、测量显示装置布局合理。

Ø操作及维修安全、方便。

Ø结构工艺:部件排列合理、整齐;导线颜色和截面合理,布放平整;接插件牢固;进出线符合工程需要;具备抗震措施。

Ø标牌、标记:应平整清晰。

Ø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应选用 “A”型大面积蒸发器,保障换热效率。

Ø机房专用空调室内风机须采用EC风机,可通过控制面板直接调整风机输出风量及机外余压,机组的室内风机系统应能够方便的从机组正面取出进行现场维修,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在高架地板高度≥400mm时,要求EC风机须采用下沉式运行以提高风机效率;

Ø机房专用空调采用模块化设计,在运输不便时,可拆解为最大尺寸不超过875mm宽×990mm深×1980mm高的模块进行搬运,不允许散件进场。

Ø机房专用空调应具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器,采用7”以上彩色触控屏,能显示温湿度曲线,具有图形显示机组内各组件的运行状态的功能。

Ø机房专用空调控制系统可通过U盘进行控制器程序维护。

Ø机房专用空调每套制冷系统必须配置储液罐,以确保制冷系统运行稳定。

Ø设备生产商须具有10年以上制造经验,提供制造商生产许可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Ø设备生产厂商具备由国家版权局颁发的《精密空调控制系统加湿控制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避免专利纠纷。

Ø精密空调制造厂商设立了经江西省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分公司(不含代理商及授权机构),并在江西省设有备品备件库;须提供制造商分公司营业执照扫描件加盖制造商公章。

1.8.机房摄像头及操作台要求

1)总体技术要求:

在中心机房、IT机房及SIS机房各房间安装摄像头,并集中在网络视频录像机管理,实现对机房的整体安全监视,以满足机房的安全设置要求及运维管理需要。摄像头安排数量如下:

在中心机房操作间布置一个8-10人操作台(会议桌方式),安装4台台式机,用于环境监控系统监视及网络管理所用,其余座位用于日常运维所需的服务器、网络的安装调试。

2)摄像头技术参数

Ø图像传感器:1/1.8英寸CMOS。

Ø满足主码流(2048*1536@25fps 6Mbps),辅码流(704*576@25fps 1Mbs或1920*1080@25fps 1Mbps)。

Ø镜头2.7-12mm/F1.4。

Ø低照度0.01Lux(彩色模式)、0.001Lux(黑白模式)(以公安部、国家权威机构或行业有效检验报告为准)。

Ø最大红外距离30米(以公安部、国家权威机构或行业有效检验报告为准)。

Ø支持人脸侦测,侦测视频的中是否有人脸出现,并根据判断结果联动。

Ø智能侦测:支持区域入侵,伴线入侵,物品遗留/消失,场景变更的侦测,并且可以与报警联动。

Ø支持智能红外、3D降噪、强光抑制、背光补偿、电子防抖、伸缩编码、走廊模式。

ØSD卡本地存储。

Ø防护等级:IP67;IK10。

Ø支持AC24V/DC12V/POE(802.3af)。

Ø为与投标人现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兼容,要求摄像头和网络视频录像机品牌为大华。

3)网络视频录像机

Ø最大应接入256M码流的视(音)频图像,可接入32路1080P的视(音)频图像。

Ø可接驳网络摄像机、网络快球和网络视频服务器;支持500W像素高清网络视频的预览、存储与回放。

Ø支持2路HDMI和1路VGA输出,支持16路报警输入,6路报警输出,2个USB接口,2个RJ45接口,1个ESATA接口。

Ø支持网断续传功能。

Ø支持多画面分割下不同通道并行预览与回放;支持8路1080P或者16路720P实时同步回放(需要检测报告证明);支持自定义标签检索、查询、回放录像文件;支持按事件查询、回放、备份录像文件;支持硬盘配额管理,不同通道可分配不同的录像保存容量;支持硬盘盘组管理,不同通道可设置不同的录像保存周期。

Ø同时回放8路1080P或16路720P的视(音)频录像,同时倒放4路1080P的视(音)频录像。

Ø支持ios、安卓系统智能设备的实时监视。

Ø配置2个3T容量的监控专用硬盘。

4)操作台技术参数

Ø尺寸长、宽约为3200mm×1400mm。

Ø桌面板采用环保E1级三聚氰胺板,厚度≥25mm,PVC同色封边。

Ø桌腿及走线槽采用优质钢架。

Ø配备键盘架及主机托。

第1章 机房总体项目实施方案 4 1.1 实施分析 4 1.1.1 机房装修工程内容 4 1.1.2 电气工程内容 4 1.1.3 UPS系统工程内容 4 1.1.4机房动力环境与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内容 4 1.1.5 精密空调及新风系统工程内容 5 1.1.6 消防系统工程内容 5 1.1.7 等电位接地工程内容 5 1.2 机房建设总体实施思路 6 1.2.1 实施指导思想 6 1.2.2 实施原则 7 1.2.3 实施依据 7 1.2.4实施目标 9 1.3 机房装饰装修工程实施细则 10 1.3.1 门窗封堵工程 10 1.3.2 墙面工程 10 1.3.3 机房净空实施 14 1.3.4 天花吊顶工程 15 1.3.5地面工程 15 1.4 机房电气工程实施 16 1.4.1机房配电系统需求分析 16 1.4.2 机房配电系统设计 17 1.4.3 UPS电源系统实施 21 1.5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实施 21 1.5.1 雷电的表现形式 21 1.5.2 雷电干扰的入侵路径 21 1.5.3 防雷设计依据 22 1.5.4 实施原则 23 1.5.5 配电系统防护实施 23 1.5.6 机房等电位实施 24 1.5.7 接地系统实施 24 1.6 机房空调及新风系统工程实施 25 1.6.1 空调系统说明 25 1.6.2 机房空调的要求 27 1.6.3 新风系统说明 32 1.7 机房消防系统实施 33 1.7.1 实施依据 33 1.7.2灭火装置的灭火原理 34 1.7.3 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 34 1.7.4 装置构成及型号编制 35 1.7.5 S型灭火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 36 1.7.6 简明实施指南 36 1.7.7 S型灭火系统控制模式 38 1.7.8 S型灭火装置的安装、日常维护和使用 39 1.8 机房智能门禁实施 42 1.8.1实施概述 42 1.8.2系统主要功能 43 1.8.3 实施结构示意图 44 1.9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工程实施 45 1.9.1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45 1.9.2 实施原则 48 1.9.3 实施标准 49 1.10 机房改造防护 50 1.10.1 原机房装修拆除 50 1.10.2 改造期间设备防护 5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