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嵌入式的相关问题汇总

  • udhcpd.leases这个文件是干什么的 ?

`udhcpd.leases`是`udhcpd` DHCP服务器程序记录分配给DHCP客户端的IP地址的文件。当`udhcpd`分配一个新的IP地址给一个DHCP客户端时,它将在`udhcpd.leases`文件中记录该客户端的MAC地址、IP地址、租约到期时间等信息,这样当客户端下一次请求DHCP分配时,`udhcpd`会根据此文件中记录的信息,分配同一个IP地址给该客户端,从而实现IP地址的稳定分配。在OpenWrt系统中,默认情况下,`udhcpd.leases`文件位于`/var/lib/misc/udhcpd.leases`目录下。

  • dhcpd.leases这个文件是实时更新的吗?

`udhcpd.leases`文件是用于存储DHCP服务器`udhcpd`分配给客户端的IP地址、MAC地址和租期等信息的文件。在客户端获取IP地址时,DHCP服务器会在`udhcpd.leases`文件中记录客户端的信息,包括IP地址、MAC地址、租期等,以及一些其他的配置信息。该文件的作用类似于传统的DHCP服务器的租约列表。

在DHCP服务器分配IP地址时,它会向`udhcpd.leases`文件中写入新分配的IP地址信息,该文件实时更新。在DHCP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来的DHCP Release消息时,它会将相应的租约信息从该文件中删除,以及在租期到期后将相应的租约信息标记为过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运行`udhcpd`的过程中删除了`udhcpd.leases`文件,则所有客户端都将重新请求新的IP地址。因此,应该谨慎地操作该文件,以免意外删除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 linux arp表老化时间?

在Linux中,ARP表的老化时间是由内核中的一个参数 `net.ipv4.neigh.default.gc_stale_time` 决定的。该参数指定了一个ARP表项在未收到响应的情况下,保留的时间(单位为秒)。

默认情况下,该值为 60 秒。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当前值:

sysctl net.ipv4.neigh.default.gc_stale_time

可以通过修改内核参数的方式来更改ARP表的老化时间,例如:

sysctl -w net.ipv4.neigh.default.gc_stale_time=120

上面的命令将ARP表的老化时间设置为 120 秒。可以将该命令添加到系统启动脚本中,以便在每次启动系统时设置该参数

  • arp报文老化时间是怎么实现的 ?

ARP缓存表的老化时间是通过一个定时器实现的,定时器的时间间隔一般由操作系统内核参数决定,一般在几分钟到半个小时之间。当ARP缓存表中的某一项记录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相差超过这个时间间隔时,这一项记录就会被操作系统自动删除,以防止ARP缓存表中出现过多失效的记录。当某个主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使用某个网络接口时,与该接口相关的ARP记录也会随着该接口被释放,ARP记录也会被自动删除。

需要注意的是,ARP缓存表的老化时间可能因不同的操作系统版本、不同的内核版本以及不同的硬件配置而有所差异。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配置参数来调整ARP缓存表的老化时间,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 arp表老化后会重新发arp请求吗?

当ARP表中某个条目的时效性已过期,下次访问该条目时会发生ARP请求,即ARP请求的目标地址是需要更新的地址,而源地址则是发送请求的设备的MAC地址。ARP请求报文的发送方式与请求报文的发送方式相同。当所需的ARP请求已经完成时,ARP表中对应的条目将被更新为正确的MAC地址,以便将来的通信。

  • udhcpc和udhcpd什么区别

`udhcpc`和`udhcpd`都是针对嵌入式设备的UDP协议栈实现中的DHCP客户端和服务器。两者的区别如下:

1. `udhcpc`是`udhcp`中的一个工具,是客户端程序,负责向DHCP服务器发送请求,并将接收到的回复应答信息告知内核网络协议栈,以使内核可以为接口分配IP地址。`udhcpd`是DHCP服务器程序,负责为网络中的设备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参数。

2. `udhcpc`和`udhcpd`都是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精简DHCP实现,与常规的DHCP客户端和服务器相比,它们的可配置项较少,体积更小,更适合嵌入式系统等资源受限的设备。

3. `udhcpc`和`udhcpd`的使用方法与常规的DHCP客户端和服务器类似,可以使用命令行参数或配置文件指定网络参数的相关设置。

因此,`udhcpc`和`udhcpd`是两个针对嵌入式设备的DHCP实现,其中`udhcpc`是DHCP客户端程序,`udhcpd`是DHCP服务器程序,两者各自负责不同的功能。

  • 这句话什么意思,system("killall host_monitor >/dev/null 2>&1");

这句话是在C/C++程序中调用了系统命令`killall`来关闭名为`host_monitor`的进程。具体而言,`system()`函数是C/C++语言中的标准库函数之一,它可以调用系统命令。`killall`是一个Linux命令,用于杀死所有同名进程,后面的参数`>/dev/null 2>&1`则表示将命令的输出和错误信息重定向到空设备,即不输出到终端。因此,这句话的作用是在程序中调用`killall host_monitor`命令来关闭名为`host_monitor`的进程,并将输出和错误信息屏蔽掉,以避免对程序的影响。

  • OpenWrt 提示udhcpd命令找不到?

在 OpenWrt 中,`udhcpd` 命令是用于启动小型 DHCP 服务器的,它可以为连接到路由器的设备分配 IP 地址、网关和 DNS 服务器等信息。如果提示 `udhcpd` 命令找不到,可能是因为没有安装该命令或者该命令的路径没有被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中。

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检查 `udhcpd` 是否已经安装:

opkg list-installed | grep udhcpd

如果输出为空,说明 `udhcpd` 没有被安装。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 `udhcpd`:

opkg update

opkg install udhcpd

安装完成后,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启动 `udhcpd`:

udhcpd /etc/udhcpd.conf

其中,`/etc/udhcpd.conf` 是 `udhcpd` 的配置文件,你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配置。

  • openwrt固件不含udhcpd服务器,怎么增加?

在 OpenWrt 中安装 udhcpd 服务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 通过 SSH 登录到 OpenWrt 路由器。如果不熟悉 SSH,请参考相关教程进行学习。

2. 运行 `opkg update` 命令,更新软件包列表。

3. 运行 `opkg install udhcpd` 命令,安装 udhcpd 服务器。

4. 修改 `/etc/config/dhcp` 配置文件,启用 udhcpd 服务器。

在 `/etc/config/dhcp` 配置文件中,将 `option dhcpd '1'` 设置为 `option dhcpd '2'`,并将 `option start '100'` 和 `option limit '150'` 分别设置为 DHCP 服务器分配 IP 地址的起始地址和最大数量。修改后的配置文件内容类似于:

config dhcp 'lan'

option interface 'lan'

option start '100'

option limit '150'

option leasetime '12h'

option dhcpv6 'server'

option ra 'server'

option ra_management '1'

option dhcpd '2'

5. 保存修改并重启路由器,使新的配置生效。运行 `service dhcp restart` 命令可以重启 DHCP 服务器。

  • 编译openwrt固件不含udhcpd服务器,怎么在编译的时候增加 ?

如果你在编译OpenWrt固件时没有选择udhcpd服务器,可以通过重新编译来添加。以下是添加udhcpd服务器的步骤:

1. 进入OpenWrt源代码目录,执行以下命令更新feeds:

./scripts/feeds update -a

2. 安装udhcpd包:

./scripts/feeds install udhcpd

3. 配置编译选项,进入菜单配置界面:

make menuconfig

4. 选择“Network”->“udhcpd”并确认,这将使udhcpd被编译到固件中。

5. 保存并退出配置界面,然后开始编译:

make -j8

6. 等待编译完成后,在bin目录下找到你需要的固件文件。

注意:在第4步中,如果你选择的是“M”,则会将udhcpd作为模块编译,固件将不会包含udhcpd。所以请确保选择的是“*”而不是“M”以将udhcpd直接编译到固件中。

  • 这句话什么意思,local name=$1?

这句话是一个简单的Shell脚本语句,其中$1表示脚本运行时传入的第一个参数,而local name=$1则是定义了一个名为name的本地变量,将其值赋为第一个参数的值。local关键字用于声明一个本地变量,只在当前函数作用域中有效,不会影响到其他函数或全局变量。

在 shell 中我们会见到 $0、$1、$2这样的符号,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 $0 就是你写的shell脚本本身的名字,$1 是你给你写的shell脚本传的第一个参数,$2 是你给你写的shell脚本传的第二个参数

比如你新建了一个shell脚本 Test.sh, 内容如下:

#!/bin/sh
echo "shell脚本本身的名字: $0"
echo "传给shell的第一个参数: $1"
echo "传给shell的第二个参数: $2"

保存退出后,你在Test.sh所在的目录下输入 bash Test.sh 1 2

结果为:

shell脚本本身的名字: Test.sh
传给shell的第一个参数: 1
传给shell的第二个参数:  2
  • 这句话什么意思,local tmpname=${name%_*}?

这句命令是在shell脚本中使用的,其中`local`表示定义一个本地变量。

`${name%_*}`是一个字符串操作,表示从变量`name`的末尾删除最短的`_`字符及其后面的所有字符,

返回处理后的字符串,赋值给`tmpname`变量。这个操作的目的通常是用来获取文件名中的基本部分,

去掉文件名中的版本号等其他信息,从而方便对文件进行管理和操作。

  • udhcpd.conf 配置文件的描述

poolname pool-default

poolorder 0XFFFFFFFF

interface br0

start 192.168.1.100

end 192.168.1.200

opt subnet 255.255.255.0

opt lease 86400

opt router 192.168.1.1

opt dns 192.168.1.1

opt domain Realtek

poolend

这段配置代码是用来设置 DHCP 服务的,其中:

- `poolname pool-default` 定义了一个名为 "pool-default" 的 IP 地址池。

- `poolorder 0XFFFFFFFF` 设置了地址分配的顺序,此处 `0XFFFFFFFF` 表示采用默认的随机分配方式。

- `interface br0` 指定了该 DHCP 服务对应的网络接口为 "br0"。

- `start 192.168.1.100` 和 `end 192.168.1.200` 分别指定了 IP 地址池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即 DHCP 服务可以分配的 IP 地址范围。

- `opt subnet 255.255.255.0` 设置了子网掩码。

- `opt lease 86400` 设置了租约时间,即客户端获取到的 IP 地址的有效期限,这里设置为 86400 秒(一天)。

- `opt router 192.168.1.1` 指定了默认网关的 IP 地址。

- `opt dns 192.168.1.1` 指定了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

- `opt domain Realtek` 设置了域名,这里为 "Realtek"。

- `poolend` 表示 IP 地址池设置结束。

因此,这段配置代码的作用是设置一个 DHCP 服务,用于分配 IP 地址给连接到 "br0" 接口的客户端,

分配的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100 ~ 192.168.1.200,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租约时间为一天,

DNS 服务器地址为 192.168.1.1,域名为 "Realtek"。

  • 这句话什么意思/bin/p0f -i br0 -p -f /etc/p0f.fp -s /var/run/p0f.so?

这条命令会启动一个名为 p0f 的网络流量嗅探器,用于在 br0

接口上进行网络流量捕获,并通过 /etc/p0f.fp 文件中的规则进行流量匹配,

然后将结果输出到 /var/run/p0f.so 文件中。其中 -p 标志将捕获的网络数据包解析为人类可读的格式,

而 -f 标志指定了 p0f 规则文件的位置。

这句话是在 Linux 系统下运行 sntp 命令,作用是从 time.windows.com 和 time.nist.gov

两个时间服务器获取当前时间,并以 8 秒为间隔持续同步时间。具体含义如下:

- /bin/sntp:指定 sntp 命令的可执行文件路径。

- -s time.windows.com:指定从 time.windows.com 时间服务器同步时间。

- -s time.nist.gov:指定从 time.nist.gov 时间服务器同步时间。

- -i 8:指定 sntp 命令同步时间的时间间隔为 8 秒。

  • 这句话什么意思,bin/udhcpc -i br0 -p ar/run/udhcpc.pid.br0 -s /et

这句话是一个命令,用于启动`udhcpc`进程并为`br0`接口分配IP地址。具体解释如下:

- `bin/udhcpc`:`udhcpc`命令所在的路径。`udhcpc`是一个轻量级的DHCP客户端程序,用于向DHCP服务器请求分配IP地址。

- `-i br0`:指定DHCP客户端需要使用的接口名称。这里指定为`br0`,表示使用Linux中的`br0`接口。

- `-p /var/run/udhcpc.pid.br0`:指定`udhcpc`进程的PID文件的存储路径。PID文件是一个包含进程ID的文件,用于记录进程的运行状态,便于后续对进程进行管理。

- `-s /etc/udhcpc.script`:指定`udhcpc`启动时执行的脚本文件路径。该脚本文件包含了DHCP客户端的具体配置信息,例如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 这句话什么意思, /bin/hostapd_cli -a /var/hostapd_wps.sh -B -P /var/r?

这句话是在运行`hostapd_cli`命令,具体含义如下:

- `/bin/hostapd_cli`:指定了hostapd_cli的路径

- `-a /var/hostapd_wps.sh`:使用指定的脚本处理来自hostapd的事件

- `-B`:在后台运行hostapd_cli

- `-P /var/run/hostapd_cli-br0.pid`:指定PID文件的路径和名称,用于记录hostapd_cli进程的PID号。

总的来说,这个命令是用于在后台运行hostapd_cli,并将接收到的事件发送到指定的处理脚本中。

在这个命令中,`-a`和`-P`选项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需求进行相应的修改。

  • 这句话什么意思,/bin/radvd -C var/radvd.conf?

这句话运行了 `radvd` 命令,并使用 `/var/radvd.conf` 文件作为配置文件。`radvd` 是一个用于路由器上发送 Router Advertisement(路由器通告)消息的守护进程,用于自动配置 IPv6 地址。它的配置文件包含了需要发送的 RA 消息的内容,比如 IPv6 前缀、路由器的地址等等。在这句命令中,`-C` 选项指定了配置文件的路径为 `/var/radvd.conf`。

  • 这句话什么意思/bin/hostapd -g var/run/hostapd/global -P var/run/?

这句命令是启动 hostapd daemon,用于实现 WLAN Access Point 功能,其参数解释如下:

- `-g var/run/hostapd/global`: 指定 global control interface 的路径,用于和 hostapd_cli 工具进行交互。

- `-P var/run/hostapd.pid`: 指定 pidfile 的路径,用于记录 hostapd 的进程 ID。

- `-B`: 启动 hostapd daemon 并立即返回,不阻塞命令行。

hostapd 的配置文件默认为 `/etc/hostapd/hostapd.conf`,可以通过 `-B -P` 参数指定其他的配置文件路径和名字。

  • chat:这句话什么意思, /bin/crond

这句话是在 Linux 系统下执行 crond 命令,用于启动 crond 守护进程。crond 是 Linux 系统中的一个服务进程,主要作用是定时执行一些指定的任务,比如备份数据、定时清理日志、定时发送报表等等。

  • ps查看进程的时候,[cfg80211],这个进程为什么带上[]

`[cfg80211]`是在进程名前添加的标记,不是进程的一部分,它表示这个进程是内核中的一个模块,而不是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在Linux内核中,一些模块的代码会以进程的形式运行,以处理特定的任务,比如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等。这些模块的进程名前都会带上一个标记,以示区别于普通的用户进程。`cfg80211`是一个用于Linux内核的无线网协议栈,这个标记表示该进程是处理无线网络相关任务的内核模块。

  • wpa_supplicant和hostapd的区别 ?

wpa_supplicant和hostapd都是用于实现Wi-Fi连接的开源软件,但是它们的功能不同。

wpa_supplicant是一个Wi-Fi客户端,用于连接无线网络。它支持多种加密方式和认证协议,包括WEP、WPA、WPA2、802.1X等。在Linux系统中,wpa_supplicant通常作为系统网络管理器的后端,用于自动连接无线网络。

hostapd是一个Wi-Fi接入点软件,它允许计算机通过Wi-Fi成为一个接入点,使其他设备可以连接到该计算机并使用它的互联网连接。hostapd支持多种加密方式和认证协议,包括WEP、WPA、WPA2、802.1X等。hostapd通常用于创建无线热点或无线网络实验室。

因此,wpa_supplicant和hostapd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wpa_supplicant是一个Wi-Fi客户端,用于连接无线网络,而hostapd是一个Wi-Fi接入点软件,用于创建无线热点。

  • chat:wpa_supplicant代码讲解

wpa_supplicant是一个开源的WiFi客户端,用于连接无线网络,它支持WPA/WPA2和802.1X认证等安全协议。下面是wpa_supplicant的主要代码讲解:

1. main函数

wpa_supplicant的main函数在wpa_supplicant.c中实现。该函数主要完成初始化、配置、运行事件循环等操作。

2. 配置文件读取

wpa_supplicant支持使用配置文件来设置WiFi连接参数。在main函数中,会调用wpa_supplicant_init_conf函数来读取配置文件,并将配置文件中的参数赋值给wpa_supplicant结构体中的相应成员变量。

3. 接口管理

wpa_supplicant使用DBus来管理WiFi接口。DBus是一种跨进程通信机制,它可以让wpa_supplicant与操作系统中的其他进程通信。wpa_supplicant使用DBus接口来启用、禁用和配置WiFi接口。

4. 事件循环

wpa_supplicant使用事件循环来处理WiFi事件,如扫描、连接、断开连接、认证等。在main函数中,会调用wpa_supplicant_run函数来启动事件循环,该函数将一直阻塞直到事件循环结束。

5. 接口驱动

wpa_supplicant支持多种WiFi接口驱动程序,包括Linux内核自带的驱动程序、wext驱动程序、nl80211驱动程序等。不同的驱动程序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但它们都需要实现一组接口来与wpa_supplicant通信。

6. 安全协议

wpa_supplicant支持多种WiFi安全协议,如WPA-PSK、WPA2-PSK、WPA-Enterprise、WPA2-Enterprise等。不同的安全协议需要不同的认证方式,但它们都需要实现一组接口来与wpa_supplicant通信。

以上是wpa_supplicant的主要代码讲解,wpa_supplicant代码结构清晰,易于扩展和维护。

hostapd代码讲解?

hostapd是一个用于创建和管理Wi-Fi接入点的守护进程。它提供了对IEEE 802.11的访问控制、认证和加密的支持,同时还支持IPv4和IPv6网络。

hostapd的代码是使用C语言编写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 hostapd.c:hostapd的主文件,包括配置文件解析、守护进程初始化、信号处理等。

2. driver_*:与底层驱动程序相关的代码,主要实现与无线网卡的通信。

3. hostapd.conf:hostapd的配置文件,包含了接入点的各种参数配置。

4. eapol_auth/eapol_sm:实现EAP认证和密钥管理。

5. utils:hostapd的一些工具函数。

在运行过程中,hostapd首先读取配置文件,解析各种参数,然后初始化底层驱动程序,并监听各种事件。当有客户端连接时,hostapd将调用EAP认证和密钥管理模块,完成对客户端的认证和加密。同时,hostapd还会负责管理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维护数据包的传输状态等。

在hostapd的代码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与无线网卡的通信。不同的无线网卡需要不同的驱动程序来实现与hostapd的通信,因此,hostapd提供了一些与驱动程序交互的接口函数,以便于不同的无线网卡实现这些函数。同时,hostapd还提供了一些通用的无线接口函数,例如与客户端的EAP认证、密钥管理等,以便于实现无线接入点的各种功能。

总的来说,hostapd的代码结构比较清晰,主要分为配置文件解析、底层驱动程序、EAP认证和密钥管理等几个模块。在使用hostapd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配置文件,然后启动hostapd守护进程,就可以创建自己的Wi-Fi接入点了。

  • 怎么入门WiFi驱动?

学习WiFi驱动需要一定的Linux系统编程基础和对无线网络的理解,以下是一些入门WiFi驱动的建议:

1. 了解Linux内核网络协议栈:学习网络协议栈的基础知识,如TCP/IP协议,网络设备驱动等,这些都是了解WiFi驱动的基础。

2. 学习Linux设备驱动框架:熟悉Linux设备驱动框架和驱动模型,了解Linux驱动的加载和卸载过程。

3. 学习WiFi技术:了解无线网络技术,如WiFi标准、WiFi协议、信道、射频等方面的知识,掌握802.11协议栈的基本原理,熟悉WiFi芯片的工作原理。

4. 阅读WiFi驱动源码:阅读WiFi驱动的源代码是学习WiFi驱动的最好方法。可以先了解开源的WiFi驱动项目,如Linux内核自带的驱动、hostap、ath9k等,从简单的驱动开始,逐步了解代码实现和调试技巧。

5. 掌握工具链和调试工具:掌握交叉编译、调试工具等基本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如gcc、gdb、make等。

  • Linux内核netlink通信

Netlink是一种Linux内核用于进程间通信(IPC)的机制,用于在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之间传递网络相关的信息,如网络接口,路由表,ARP表,套接字等。Netlink套接字是一种特殊的套接字,用于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传递消息。

Netlink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高效的、面向消息的进程间通信机制。用户空间进程可以使用Netlink套接字向内核发送消息,请求某些操作(例如添加路由,创建套接字等),并接收来自内核的响应。内核也可以使用Netlink套接字向用户空间发送异步通知,以便用户空间应用程序及时得到有关网络事件的通知。

Netlink套接字支持多种消息类型,如配置消息,错误消息,多播消息,统计消息等,每种消息类型都有特定的格式。用户空间应用程序可以使用Netlink套接字与内核通信,并使用通用套接字API,例如send(),recv()等来发送和接收Netlink消息。

在Linux系统中,一些工具和网络管理应用程序(如ifconfig,route,iptables,tcpdump等)都是基于Netlink实现的,可以使用Netlink套接字与内核通信来获取或修改网络配置信息。

总之,Netlink提供了Linux内核和用户空间进程之间进行高效,可扩展和灵活的网络通信的机制。

  • 实现WiFi定时?

实现WiFi定时功能可以通过编写定时任务的脚本,或者使用系统自带的计划任务工具。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 编写定时任务的脚本

可以使用shell脚本或Python等脚本语言编写WiFi开关的定时任务脚本。例如,可以编写一个脚本来设置定时开关WiFi:

```bash

#!/bin/bash

# 开启WiFi

nmcli radio wifi on

# 等待10分钟

sleep 600

# 关闭WiFi

nmcli radio wifi off

2. 使用系统自带的计划任务工具

Linux系统自带的计划任务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执行定时任务。在Ubuntu系统中,可以使用crontab命令来创建和管理计划任务。

例如,要每天的上午9点开启WiFi,下午5点关闭WiFi,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计划任务:

```bash

# 编辑计划任务

crontab -e

# 在文件中添加以下两行

0 9 * * * nmcli radio wifi on

0 17 * * * nmcli radio wifi off

上述命令表示在每天的上午9点和下午5点执行相应的命令,其中`0 9 * * *`表示每天上午9点执行,`0 17 * * *`表示每天下午5点执行。执行的命令是使用`nmcli`命令开启和关闭WiFi。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编写相应的定时任务脚本,并使用计划任务工具来定时执行。

  • WiFi隐身的原理介绍?

Wi-Fi隐身,也称为隐藏SSID,是一种通过禁用广播网络名称(也称为SSID)来隐藏无线网络的一种方法。这意味着其他人无法在扫描可用无线网络时看到该网络,但是如果已知网络名称,仍然可以连接该网络。

隐藏SSID的原理很简单:正常情况下,Wi-Fi访问点会周期性地发送信标帧,以通知附近的设备该访问点的存在。这些信标帧包括网络的SSID(网络名称)以及其他有关访问点的信息。如果SSID隐藏,那么信标帧中的SSID字段就会被设置为空,并且访问点将不会向设备广播该SSID。

要连接一个隐藏的Wi-Fi网络,用户必须手动输入该网络的名称(即SSID)以及其他网络身份验证信息,如预共享密钥(PSK)或802.1X认证凭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启用设备的“隐藏SSID”选项,以便在扫描可用网络时也可以找到该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隐藏SSID并不能提供真正的安全性。虽然隐藏SSID可能会使网络对于攻击者不可见,但这种技术并不能真正地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网络管理员仍然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如强密码、加密和访问控制等,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 笔记本和手机同时接入同一个WiFi,笔记本可以通过IPV6访问路由器web,但是手机不行,可能是什么原因 ?

这个问题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1.手机网络设置问题:可能是手机的网络设置中没有启用IPv6,或者IPv6被禁用了。可以检查手机的网络设置,确保IPv6已启用。

2.路由器配置问题:可能是路由器配置的问题,需要检查路由器的IPv6配置。如果路由器上的IPv6配置不正确,则可能会导致某些设备无法通过IPv6访问网络。

3.手机硬件问题:手机硬件可能不支持IPv6,导致无法通过IPv6访问网络。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来说,大多数现代手机都支持IPv6。

4.路由器与手机之间的网络问题:可能是路由器与手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出现了问题,导致无法通过IPv6访问网络。可以尝试重新启动路由器和手机,或者尝试使用其他网络连接方式。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查。如果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尝试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或厂商的技术支持部门,寻求帮助。

  • ptables匹配physdev原理是什么 ?

在Linux系统中,`iptables`命令是一个很强大的工具,它可以让我们管理防火墙规则。当需要过滤某些特定数据包时,我们可以通过 `iptables` 命令匹配数据包的一些属性,例如源IP、目的IP、协议类型、端口等等。除此之外,`iptables`还支持匹配 `physdev`,这个参数可以用来匹配数据包的物理接口,即数据包是从哪个网卡接口进来或者是哪个网卡接口出去。

使用 `physdev` 参数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在Linux系统作为路由器或者网关设备的场景下使用。比如,我们有两个网络接口,一个连接到互联网,另一个连接到内部局域网,这时候可以利用 `physdev` 参数来实现只针对特定网卡的数据包过滤。

下面是一个使用 `physdev` 参数匹配数据包的规则的示例,该规则会拒绝从名为 `eth1` 的接口进入的 ICMP 数据包:

iptables -A FORWARD -p icmp -m physdev --physdev-in eth1 -j DROP

这个规则添加到 `FORWARD` 链中,表示这是一个对转发的数据包进行过滤的规则。`-p icmp` 表示这个规则只匹配 ICMP 协议的数据包,`--physdev-in eth1` 表示只匹配从 `eth1` 接口进入的数据包,`-j DROP` 表示匹配到数据包后直接丢弃。

简单来说,使用 `physdev` 参数可以帮助我们过滤特定网卡的数据包,从而更加精细地控制网络流量。

在iptables中,使用`physdev`匹配模块可以匹配特定的物理网络设备,例如网卡。它用于规则中作为一个匹配条件,用于过滤基于物理设备的流量。

要匹配`physdev`,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iptables -A INPUT -m physdev --physdev-in eth0 -j ACCEPT

这条命令表示允许通过eth0网卡输入的数据包。

其中,`--physdev-in`选项指定匹配物理设备的输入接口,`-j`选项指定动作,这里是`ACCEPT`,表示接受该数据包。

还可以使用`--physdev-out`选项来指定匹配物理设备的输出接口,例如:

iptables -A OUTPUT -m physdev --physdev-out eth0 -j DROP

这条命令表示阻止通过eth0网卡输出的数据包。

需要注意的是,`physdev`模块只能用于基于内核的防火墙,而不能用于用户空间防火墙,例如`nftables`。此外,物理接口名必须以`eth`、`wlan`或`wlp`开头,否则该规则将不起作用。

  • linux这个函数是干嘛的iw_get_ext() ?

根据我的知识,`iw_get_ext()`函数不是Linux系统中的标准函数,而是`wireless-tools`工具包中的一个函数,用于获取无线网络接口的扩展信息。

具体而言,`iw_get_ext()`函数是用于获取指定无线网络接口的指定扩展信息的函数。其函数原型如下:

int iw_get_ext(int sockfd, const char *ifname, int request, struct iwreq *wrq);`

该函数的参数解释如下:

- `sockfd`: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 `ifname`:无线网络接口的名称。

- `request`:请求获取的扩展信息类型。

- `wrq`:指向用于存储扩展信息的结构体`iwreq`的指针。

`iw_get_ext()`函数返回值为0表示成功,其他返回值则表示出现了错误。该函数的具体实现和用法可以查看`wireless-tools`的文档或源代码。

需要注意的是,`wireless-tools`工具包已经被一些新的工具和库所替代,因此在新的Linux系统中可能已经不再使用`iw_get_ext()`函数。

  • 这个是干嘛的SIOCGIWRTLSTAINFO ?

`SIOCGIWRTLSTAINFO`是Linux系统中的一个宏定义,它用于获取无线网络接口的实时连接状态信息。

具体而言,`SIOCGIWRTLSTAINFO`是`ioctl()`系统调用中使用的一个参数,用于指示要获取的扩展信息类型。在无线网络接口上下文中,`SIOCGIWRTLSTAINFO`参数用于获取与该接口当前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

使用`SIOCGIWRTLSTAINFO`需要创建一个`iwreq`结构体,并将其类型字段`u.data.flags`设置为`IWRTL_STAINFO`,以指示要获取连接状态信息。然后,将`ioctl()`系统调用的参数设置为套接字文件描述符、`SIOCGIWRTLSTAINFO`宏定义和指向`iwreq`结构体的指针,即可获取连接状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SIOCGIWRTLSTAINFO`是特定于某些无线网卡的扩展信息类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无线网卡都支持该功能。此外,在新的Linux系统中,可能已经不再使用`wireless-tools`工具包和`SIOCGIWRTLSTAINFO`宏定义,而是使用更现代化的工具和API来获取无线网络接口的连接状态信息。

  • 这个是干嘛的SIOCGIWNAME ?

SIOCGIWNAME`是Linux系统中的一个宏定义,它用于获取无线网络接口的名称。

具体而言,`SIOCGIWNAME`是`ioctl()`系统调用中使用的一个参数,用于指示要获取的扩展信息类型。在无线网络接口上下文中,`SIOCGIWNAME`参数用于获取该接口使用的无线网卡驱动程序的名称。

使用`SIOCGIWNAME`需要创建一个`iwreq`结构体,并将其类型字段`u.data.flags`设置为`0`,以指示要获取无线网卡驱动程序的名称。然后,将`ioctl()`系统调用的参数设置为套接字文件描述符、`SIOCGIWNAME`宏定义和指向`iwreq`结构体的指针,即可获取无线网卡驱动程序的名称。

需要注意的是,`SIOCGIWNAME`是特定于无线网卡驱动程序的扩展信息类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无线网卡都支持该功能。此外,在新的Linux系统中,可能已经不再使用`wireless-tools`工具包和`SIOCGIWNAME`宏定义,而是使用更现代化的工具和API来获取无线网络接口的信息。

  • 这句代码什么意思,fp = popen("hostapd_cli -i wlan0 all_sta | gredot11RSNAStatsSTAAddress", "r");

这行代码是在C语言中使用`popen()`函数调用Linux系统命令行工具`hostapd_cli`来获取无线网络口`wlan0`上所有连接的客户端设备的RSNA(Robust Security Network Association)状态然后使用`grep`命令过滤出其中的`dot11RSNAStatsSTAAddress`字段,并将结果输出到文件流`f中。

具体而言,该行代码的作用是:

1. 使用`popen()`函数以只读模式打开一个子进程,并将其标准输出流与文件流`fp`关联起来。

2. 在子进程中执行`hostapd_cli -i wlan0 all_sta`命令,该命令会返回指定无线网络接口上所有连接的客户端设备的详细状态信息。

3. 将该命令的输出通过管道传递给`grep dot11RSNAStatsSTAAddress`命令,该命令会过滤出`dot11RSNAStatsSTAAddress`字段的值,并将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流中。

4. `popen()`函数会将标准输出流中的数据读取到文件流`fp`中,并返回文件流指针`fp`。

需要注意的是,该行代码的执行需要依赖于Linux系统中已安装并正确配置的`hostapd_cli`命令行工具。此外,该行代码中的命令行参数`all_sta`是`hostapd_cli`命令的一个参数,用于指示要获取所有连接的客户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 详细说明路由器中继模式和桥模式什么区别?

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都是用于连接多个网络设备的模式,但它们的实现方式和功能有所不同。

1. 中继模式

中继模式也称为无线中继,它通过无线信号将一个路由器的信号转发到另一个路由器。在中继模式下,第二个路由器会接收到第一个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并重新广播该信号。中继模式通常用于扩展 Wi-Fi 信号覆盖范围。

中继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扩展 Wi-Fi 信号覆盖范围,无需通过有线连接。但中继模式也有一些缺点,包括:

- 速度降低:中继模式会使速度降低,因为信号必须经过两次传输。

- 安全性降低:中继模式也会降低安全性,因为数据必须通过两个路由器传输。

2. 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也称为透明桥接模式,它将两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连接起来,使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个大的局域网。在桥接模式下,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像在同一网络中一样,无需进行路由。

桥接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扩展局域网范围,不必使用路由器,设备之间的通信速度也会提高。但桥接模式也有一些缺点,包括:

- 配置复杂:桥接模式需要手动配置,需要保证每个设备的 IP 地址不重复。

- 安全性问题:由于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因此网络安全性可能会降低。

总之,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都是将多个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的方法,但它们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中继模式适用于需要扩展 Wi-Fi 信号范围的场景,而桥接模式适用于扩展局域网范围或需要提高设备之间通信速度的场景。

  • 路由器qos限速原理讲解

QoS(Quality of Service)是一种网络技术,可以根据网络流量的优先级对网络带宽进行分配和限制,以保证高优先级的网络流量得到足够的带宽资源。

在路由器上实现QoS限速的原理如下:

1. Traffic Classification(流量分类):路由器首先对网络流量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VoIP、视频、数据等。

2. Traffic Policing(流量监管):路由器根据分类后的流量类型设置不同的带宽限制,以限制每种流量类型的带宽使用量。例如,将视频流量的带宽限制为1Mbps。

3. Traffic Shaping(流量整形):为了避免突发流量的影响,路由器可以对流量进行整形,即将流量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调整。例如,将视频流量的带宽限制在1Mbps以内,并且让其在1秒钟内尽可能平滑地消耗完这1Mbps带宽资源。

4. Queueing and Scheduling(排队和调度):当多种类型的流量同时进入路由器时,路由器需要对这些流量进行排队和调度,以保证高优先级的流量可以尽快得到处理。例如,将VoIP流量放在队列的最前面,优先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路由器可以实现QoS限速,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优化网络使用体验。

  • qos限速Linux内核实现原理讲解

在 Linux 内核中,qos 限速主要是通过 Traffic Control (TC) 进行实现的。

Traffic Control 是 Linux 内核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网络流量管理子系统,可以对网络数据流量进行控制和限制。其实现原理是基于内核中的类层次结构和过滤器框架,通过在网络设备驱动程序中注册 TC 类,并在每个 TC 类中定义不同的队列和过滤规则,以实现对不同流量的控制和限制。

在实现 qos 限速时,首先需要创建一个 TC 类,并在其中定义不同的队列和过滤规则。例如,可以使用 HTB (Hierarchical Token Bucket) 调度算法来实现带宽限制,并将每个队列中的数据流限制在一定的带宽范围内。同时,可以使用 iptables 等工具来定义过滤规则,对不同的数据流进行分类,然后将其放入不同的队列中进行管理。

具体来说,流量控制器中的 HTB 调度算法会为每个队列设置一个 Token Bucket,用于计算和限制该队列的发送速率和发送量。Token Bucket 中包含两个关键参数:Token Rate 和 Bucket Size,其中 Token Rate 表示每秒可以发送的数据包数,Bucket Size 表示 Token Bucket 的最大容量。当发送数据包时,Token Bucket 会减少相应数量的 Token,并在 Token Bucket 中保存剩余的 Token。如果 Token Bucket 中的 Token 数量不足,则无法继续发送数据包,直到 Token Bucket 中重新积累足够的 Token。

另外,还可以使用 tc qdisc 命令来创建不同的队列和限速规则,例如:

# 创建一个名为 eth0:1 的虚拟设备,并将其加入 qdisc tc 类中

tc qdisc add dev eth0 handle 1:0 root htb default 1

# 创建一个带宽限制为 1Mbps 的队列,并将其挂载到 eth0:1 上

tc class add dev eth0 parent 1:0 classid 1:1 htb rate 1mbit

# 将源 IP 地址为 192.168.1.1/24 的数据包限制在 eth0:1 的 1Mbps 带宽下

tc filter add dev eth0 protocol ip parent 1:0 prio 1 u32 match ip src 192.168.1.1/24 flowid 1:1

通过以上命令,可以创建一个名为 eth0:1 的虚拟设备,并将其加入 TC 类中。然后,创建一个带宽限制为 1Mbps 的队列,并将其挂载到 eth0:1 上。最后,通过 tc filter 命令将源 IP 地址为 192.168.1.1/24 的数据包限制在 eth0:1 的 1Mbps 带宽下。

总之,qos 限速主要是通过对数据包进行分类和标记,并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和限速策略,从而实现对不同流量的控制和管理。在 Linux 内核中,qos 限速功能主要通过 Traffic Control (TC) 实现,TC 可以在网络设备的传输层对数据包进行分类、标记、限速等操作。TC 采用一种基于类的管理方法,将不同的流量划分到不同的类中,通过不同的过滤规则和队列调度算法来实现限速。具体来说,Linux 内核通过在网络设备上配置不同的 qdisc 和 class 来实现 qos 限速,其中 qdisc 主要用于队列调度,class 主要用于流量分类和标记。在 qdisc 和 class 中,通过配置不同的参数和算法来实现不同的限速策略,例如 HTB、TBF、PRIO 等。

  • Linux内核实现qos限速的主要步骤如下:

1. 配置qdisc

首先需要在需要进行限速的网络设备上配置一个qdisc(队列规则)。qdisc负责在网络设备的发送队列中进行排队,为每个包分配一个优先级,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发送。常用的qdisc有pfifo_fast和htb。

2. 创建class

创建一个class,表示一个特定的流量类型。比如可以创建一个class来表示VoIP流量,另一个class来表示视频流量。每个class可以有一个不同的qdisc来控制它的发送行为。

3. 分配带宽

为每个class分配带宽,以确定每个class可以发送的最大带宽。在Linux内核中,可以通过tc命令(traffic control)进行带宽分配。比如,可以使用tc命令为VoIP class分配20%的带宽,为视频class分配40%的带宽,而剩余的40%的带宽则可以由默认class使用。

4. 标记数据包

在Linux内核中,可以使用iptables或tc命令为数据包打上标记,以便后续的qdisc根据标记进行处理。比如,可以使用iptables命令为VoIP数据包打上标记,然后将这些数据包送入VoIP class,从而保证VoIP流量获得足够的带宽。

5. 实现限速

最后,需要在每个class上实现具体的限速策略。在Linux内核中,可以使用tc命令配置qdisc,从而实现不同的限速策略。常用的限速策略包括htb和tbf。例如,可以使用htb qdisc为每个class设置一个最大带宽,从而限制每个class的发送速率。

综上所述,Linux内核实现qos限速的过程涉及到qdisc、class、带宽分配、标记数据包以及限速策略等多个方面。

  • linux的连接跟踪到底是干嘛的?

Linux的连接跟踪是一种内核机制,它可以跟踪网络连接中的每个数据包,并记录它们的状态、协议等信息。其主要作用是为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提供支持。

具体来说,Linux的连接跟踪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 防火墙规则:连接跟踪可以跟踪网络连接的状态,防火墙规则可以基于这些状态来过滤网络流量,保护网络安全。

2. 负载均衡:连接跟踪可以跟踪网络连接的状态,可以通过这些状态来识别和负载均衡流量,提高网络性能。

3. 网络诊断:连接跟踪可以提供详细的网络连接信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协议等,可以用于网络诊断和调试。

总之,连接跟踪是一种重要的内核机制,可以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和网络性能提供支持。

  • Linux连接跟踪实现原理 ?

Linux连接跟踪(Connection Tracking)是指在Linux内核中实现对网络连接状态的跟踪和管理的一种技术。连接跟踪模块被称为nf_conntrack,它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防火墙、负载均衡等功能。

nf_conntrack将IP数据包的流经路由器的连接状态存储在内存中,包括连接的起始时间、目标IP地址、端口号、连接状态(已连接、已断开等)等信息。当有数据包进入路由器时,nf_conntrack会查询内存中保存的连接状态表,以判断数据包是否属于已建立的连接,并根据连接状态决定如何处理数据包,例如是否允许通过防火墙、进行NAT等操作。

nf_conntrack模块工作原理如下:

1. nf_conntrack在网络协议栈中的一个hook函数中进行注册,当有数据包经过协议栈时,nf_conntrack就会被调用。

2. 当nf_conntrack被调用时,它会首先检查数据包是否是IP协议,如果不是,则忽略该数据包。

3. 如果数据包是IP协议,则检查数据包的连接状态,如果是新的连接,则在连接状态表中添加一个新的连接状态;如果是已有连接,则更新连接状态表中的连接状态。

4. 当数据包需要进行NAT或防火墙处理时,nf_conntrack会从连接状态表中查询相关连接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 当连接状态表中的连接状态被删除时,nf_conntrack会从内存中删除对应的连接状态信息。

连接跟踪是Linux内核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NAT、防火墙、VPN等网络应用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 Linux内核协议栈的skb_buff实质是什么 ?

在Linux内核协议栈中,skb_buff是指用于描述网络数据包的数据结构。它实质上是一个链表,用于存储网络数据包的各种信息,如数据包的协议、源地址、目标地址、数据长度等。

skb_buff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在整个内核协议栈中都会被使用。当一个网络数据包被接收到时,它会被封装成一个skb_buff,并在内核中被传递到各个网络协议栈中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skb_buff中的各种信息都会被修改,直到最终将数据包发送出去。

除了描述网络数据包的信息外,skb_buff还有一些其他的用途。例如,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些控制信息,如内核中的路由信息、网络设备的状态等。此外,skb_buff还可以被用于数据包的缓存管理,它可以实现网络数据包的分片、合并、复制等操作。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