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智慧园区案例 - 上海临港桃浦智慧园区,万字长文解析先进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经验

一、项目背景

上海临港桃浦园区(中国-以色列创新园)是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对上海桃浦地块大规模开发的重要试点之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同时也是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打造工业区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典范的重点建设区域,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先进的物联网平台,打造集约、高效的智慧园区管理体系,推进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城市数字化建设。

本项目依托科技研发、创新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国家、市级重大战略任务“金字招牌”。目前,园区已引进了36家高科技企业及科研机构入驻,构建集合“寻-研-匹-转-孵-投-产”全生命周期的功能。

根据普陀区出台的《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方案》,园区给予基金、服务、载体等18项重点任务,政策扶持助力企业落地、创新技术转化;同时,园区通过建立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龙,举办中以创新项目路演、中以创新创业大赛、科技产业主题论坛等活动,促进形成文化、科技、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优质营商环境,展现出打造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创新孵化平台的优质潜力,助力园区企业在把握技术转移机会的同时,打造上海西部转型发展的示范标杆。

本项目英雄商办地块宗地总面积3.3万㎡,总建筑面积14.6万㎡,东至祁连山路,西至方渠路,南至真南路,北至永登路。本项目园区建设2019年1月初开工,至2019年10月底交付自用,12月底整体完工;2019至2022期间分期建设桃浦智慧园区信息化新基建与应用,并于运营期间持续迭代平台能力与园区应用场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面向园区改造及智慧化建设,腾讯云微瓴以数字孪生新基建底座助力英雄钢笔厂变身现代建筑,让这个上海市中心又一个老工厂焕发新生。通过数字孪生运营平台以英雄钢笔厂园区以及U型厂房的全景三维建筑模型为载体,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由面及点的方式展示智慧建筑物联系统的全貌,以”数实融合”的孪生体承载英雄金笔厂过往历史及面向未来BIM技术赋能运维的展望。

基于BIM构建的数字孪生空间,结合物联操作系统,融通视频监控,智慧消防,电梯系统,智能门禁,智能停车,能耗监测,环境监测,空调系统,智能照明,智能配电等,各子系统既可闭环运营,又能互联融通,形成完整BIM孪生运维体系,平台融合了管理驾驶舱、中控指挥中心以及运营中心。通过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园区数字化运维管理功能,园区中控指挥智慧大脑是园区的总体运营中枢,通过集成对接各智慧应用和服务,提供园区统一的总体态势呈现、综合运行监测、应急指挥调度、安全态势感知与分析及决策支持等功能,为管理和应急事件处置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平台可实现大屏端、PC端、手机移动端等多端互联响应、多维数据融通、多跨高效运管的”全真互联”体系,为园区带来高效、舒适、便利、节约的整体效益。整体项目通过20多个物联系统的对接,11类AI算法以及6大智能场景形成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慧运维决策平台,通过数字底板融合物联平台形成园区智能应用,以数据串联,连接智慧,强化管理,深化运营为主旨,赋予604英雄钢笔厂新生命和智慧。

二、总体思路

1、建设目标

本项目在集团致力打造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创新孵化平台的背景下,通过产业互联往及数字新基建技术,在桃浦智创城园区构建数字化转型样板,打造一个集成节能智控、立体安防、智慧运维、交通优化、敏捷服务等一专多能的数字孪生运营平台,为园区内建设智慧建筑群打造一个优良的示范性项目,并为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更加高效和高质量的数据驱动、孪生使能与中台沉淀的园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2、建设思路

本项目是在具有标志性历史意义的英雄金笔厂原U型厂房建筑基础上进行商业化改造。为了应对园区和建筑的复杂的运营管理需求,在技术选型与场景设计上,腾讯通过BIM、GIS、IoT、AI等技术,为上海临港桃浦中以创新园打造了集成节能智控、立体安防、智慧运维、交通优化、敏捷服务等一专多能的数字孪生运营平台。在节能智控场景设计方面,通过集成专家经验数模、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结合人、物、事件、空间等要素,对水、电等资源进行多模态感知、多维度分析、能源数据建模及能效优化演算,并在园区全要素互联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孪生空间体系,助力大数据驱动节能降耗技术进一步突破局域分析限制,实现园区案场的节能全局最优解。

在立体安防场景设计方面,通过融入数字孪生时空大数据,结合AI图像分析,在三维空间基础上叠加物联感知数据、运营业务数据、通过数据解析和语义推导、基于机器视觉和行为分析,实现对人群聚集、人员徘徊、火灾识别、遗留/遗失物、重点区域布防、人员跨镜跟踪、三维视频融合、模糊比对、轨迹追溯、视频浓缩等安防应用,实现重点场域的关键安全要素管控。

在智慧运维场景设计方面,实现多系统打通、多空间融合、多要素孪生的全真互联,提供多跨场景综合协同的智慧运营能力,实现园区管理的防微杜渐与迭代优化,助力园区管理团队通过人机协同与孪生物联,进行运营经验的积累沉淀与知识体系的复制迁移。通过空间治理工具、数据智能套件、零代码联动策略引擎等面向生态的共创套件,助力园区数字生态可持续发展。

“方案365”【fangan365.com】全新整理智慧城市、数字孪生、乡村振兴、智慧乡村、元宇宙、数据中台、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矿山、城市生命线、智慧水利、智慧应急、智慧校园、智慧工地、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慧交通等300+行业全套解决方案。

3、总体架构

如下图所示,本项目总体架构包含感知层、平台层及应用层,本次智慧化建设着重打造平台层园区数字孪生操作系统及应用层智慧运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分述如下:

1、感知层所含括的各项硬件设备,例如控制器、传感装置、工控机等可实现基础边缘运算的智能硬件,以及照明、摄像机、出入口闸机、停车场栅栏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网络直连或闸道器、网关集成等方式上报数据至物联网平台,遂在平台层与感知层的对应关系中,物联网平台需具备感知层数据采集存储、硬件设备连接、安全防护能力及开放生态中各项设备的聚合能力等。

2.、平台层基于微瓴新基建底座打造园区操作系统,具备全连接能力,基于生态开放协议支持接入各种硬件、传感器等设备,亦能对接网页应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各形式的应用和系统。

除了南北向数据连接融通功能,园区新基建底座具备语义化虚拟空间数据结构与数字孪生能力,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园区建筑信息模型(BIM)及物联网智慧化应用,使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在静态属性及动态数据上建立映射关系,通过在实体世界以及数字虚拟空间中相互映射与协同交互,以及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之间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深度融合、实时交互,支撑未来对于实体世界全生命周期仿真还原和预测模拟的远景目标,构建园区全要素新基建底座。

为利于设备和应用的接入及应对未来各种弹性扩展需求,需提供开放的API和完善的SDK,以此开放生态的平台及类操作系统作为基础,进一步提供微服务拼装工具与业务逻辑编排工具,使园区应用得通过调用平台空间语义、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生物特征识别等能力,执行预定的业务逻辑,改善传统信息化平台各系统自成体系的情况,实现门禁、梯控、环境、能源等各子系统在一套空间及数据标准体系下互联互通,形成协同联动、高效智能的园区运营管理模式。

3.、应用层基于平台层中构建的园区数字化公共基础建设与技术能力,打造面向智慧运营的能耗精细管理及节能智控、语义化数据驱动运营及业务智能;面向智慧管理的园区综合管理及数字孪生应用、机器视觉及全域安全风险分析;面向智慧服务的立体交通服务及友善出行、一站式生态平台及企业服务。实现高效园区一专多能管理、安全园区全域立体安防、便捷园区灵动空间服务、绿色园区模型驱动节能、孪生园区语义重塑资产等园区智慧化建设成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建设内容

1、高效园区一专多能管理

因园区数字化转型总体环境需求,以及地产物业由传统重资产管理朝轻资产价值运营模式快速演变的趋势,园区需要有能够与时俱进的物联操作系统、弹性兼容的开放平台以及广大有活力的生态系统,方能支撑未来弹性扩容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项目案例结合微瓴新基建底座及数字孪生相关技术,融合前沿科技及创新应用,实现物理园区与虚拟孪生园区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管理,实时化、可视化以及管理决策与服务的协同化和智慧化,有效支撑管理模式和应用创新。

本项目案例平台融合了管理驾驶舱、中控指挥中心以及运营中心。通过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园区数字化运维管理功能,包含园区资产管理、物业管理、能源服务、企业管理、政务服务以及安全服务等;丰富的园区管理应用场景,包括智慧照明、环境监测、智慧门禁、智慧安防、人脸识别、智能设备运维、信息发布、智慧停车、工单系统等;园区中控指挥智慧大脑是园区的总体运营中枢,通过集成对接各智慧应用和服务,提供园区统一的总体态势呈现、综合运行监测、应急指挥调度、安全态势感知与分析及决策支持等功能,为管理和应急事件处置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平台可实现大屏端、PC端、手机移动端等多端互联响应、多维融通的高效运管体系,为园区带来高效、舒适、便利、节约的整体效益。

2、安全园区全域立体安防

本项目案例通过腾讯即视全域安防解决方案,基于微瓴数字新基建底座,构筑事前-主动预警布防、事中-实时告警提醒和处置、事后留痕快速取证分析的智慧安防全域全要素管理平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腾讯即视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园区建立更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全面监管园区内人、房、企、物、事、情等要素,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园区建立更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在人防、物防与技防三方面功能提升,预防和应对违规或异常行为。主要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利用高新技术设备去完成对园区内人员、车辆等元素的实时管控,安保人员在指挥中心大屏-操作台-手持式移动平台-穿戴装置等多终端协同联动的辅助下可更高效完成信息采集、安全巡视与风险侦察。一旦觉察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调派就近安保人员前往处置,锁定并发现可疑人员,追溯行动轨迹,辅助人员办案。

延展城市大脑安防综合治理理念,构建密布的“神经元”系统,本项目案例通过融合AI视频监控、环境监测、防疫测温、隐患预警、人员轨迹追踪、巡查巡更、实时派单等功能,实现对园区运营指挥中心安防平台的全要素升级,使之成为园区管理的数据枢纽、安全网络、以及运筹调度的大脑。聚焦于安全防护等痛点问题,借助多种前端系统所提供的信号数据,形成具有联动意义的指导性场景预案,为管理人员解决痛点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

基于微瓴数字新基建底座及数字孪生体系打造的园区安防管理中心,可通过融入数字孪生时空大数据,结合AI图像分析,在三维空间基础上叠加物联感知数据、运营业务数据、基于数据分析的语义推导、基于机器视觉的行为判断等,对园区运行态势进行多维度多要素的感知侦察,实现风险灾害及异常势态的预警监测,实现对人群聚集、人员徘徊、遗留/遗失物、火灾识别、重点区域布防、人员跨镜跟踪、模糊比对、轨迹追溯、视频浓缩事件还原等物理安防场景,实现重点场域的关键安全要素管控。

3、便捷园区灵动空间服务

本项目案例园区智慧服务建设包括了互联整合、管理升级、企业赋能、产业升级等创新模式,腾讯具备完善的微信-企业微信产品功能场景、用户量级优势、和成熟的应用生态体系,结合腾讯云微瓴数字新基建底座及其产品体系,在园区中铺展安防、运维、双碳、通行、照明等完整面向的端到端智慧场景,B2B2C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与不同定位的产业园区进行有机结合,推动园区管理和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引领园区管理服务新模式与产业创新的发展,提升企业和用户对园区数字化变革的感知感受,探索形成可复制园区数字化转型应用典范。

智慧园区服务体系融合智慧考勤、能耗、物业管理、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为企业高运营效能及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本着“用户导向优质服务”的理念 ,提供了全方位的企业服务。

以智慧通行场景为例,系统针对不同身份的人员进行无感的鉴权的同时,维持最高的通行效率,同时具备防尾随,黑白名单以及乘梯权限等安全策略,实现无感签到、无感通过,无感管理,访客、贵宾、职员、厂商等不同角色都可以通过二维码实现人、车、室内外的水平维度通行及打通电梯。

同时,通过降低管理人员操作配置及运营使用的难度: 本方案基于微瓴新基建底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对各子系统软硬件解耦模块化能力组合,从应用场景需求出发,将访客系统、门禁系统、道闸系统、电梯系统、人脸安防系统、室内定位导航系统进行跨系统数据融合,构建智慧通行,统一用户权限分级管理,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管理,实现预约、录入、识别鉴权、指引、定点输送过程无感通行,实现无接触抵达、支持轨迹追踪及身份核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绿色园区模型驱动节能

园区运营期间,建筑能源的管理水平以及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是两项重要指标。

本项目基于腾讯云微瓴数字底座打造全域全要素互联的数实融合新基建体系,通过建设智慧能源管理中心,联动能耗计量系统、冷源群控系统、风机盘管系统、通风系统等,提供精细的能耗监测、多维度的统计分析、智能的设备控制、可靠的报警管理等服务,一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建筑能源消耗实行精细化计量,在精细化计量的基础上,通过多维度分析,实时掌握能源使用动态,从而为能源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对建筑供冷供热系统进行优化控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系统用能成本,还可以有效提升园区内部各建筑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通过能源精细化管理、智能控制优化管理、智能设备设施管理,实现“三理”联动,助力“双碳”目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基于数字孪生空间及资产语义化实现软件定义园区

本项目融合BIM和GIS技术,建立实时交互的数字孪生空间,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无缝连接,并记录、仿真、预测对象全生命周期的运行轨迹等功能,实践软件定义园区。

该技术通过微瓴操作系统进行三维空间语义化、物理资产和数字资产语义化,融合及南北向数据互联,实现对园区多维度海量数据的集成与管理,从而实现园区基础设施数据融通形成可拼组的逻辑模块和业务组件,为园区应用提供高效迭代升级的能力,朝向软件定义园区的技术路径发展。

2、全域孪生物联底座与生态开放敏捷工具

本项目案例基于腾讯云微瓴提供完整齐备的数字孪生平台建设的引擎和逻辑工具,为构建完整的数字孪生体系提供完善的理论基础与全栈的技术支撑。

本项目案例对接园区数以万计的物联设备,包括照明、监控、门禁、消防、能耗、冷热源、停车场、路灯等,同时实现空间设备点位叠加,将设备点位及实时数据,以数字孪生视图形式呈现,并把设备、系统、应用及服务与数字孪生体系组合为一体,实现连接个体、多系统打通、多空间融合的全真互联,提供综合协同的智慧运营能力,并通过空间治理工具、空间交互设计工具、三维场景设计器、面向数据指标治理的数据智能套件、页面布局组态工具、零代码的拼图式系统联动策略引擎等面向生态的开发工具套件,助力园区带动数字产业生态蓬勃发展与行业共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融合AI与多要素的跨系统运营综合节能

本项目案例通过运营分析能源管理,将园区应对公共区域内的用能进行监测,包括用水管理、用电管理、用气管理。

因此,本项目中通过建设全方面的能源管理系统对园区的能耗进行实时采集以及能耗分析,基于人工智能在能耗分析方面的应用,横向对比同类型园区用能情况、纵向对比每日、月的用能情况,加强园区能耗精细化管理,发现园区潜在能耗大户。而在多跨系统节能管理方面,在园区掌握能耗数据的基础上,加强园区节能手段,并进一步结合已有的空调暖通、照明系统等能源基础设施及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等手段,通过能耗数据的分析建模和预测诊断,提供园区能源管理统览视图及优化策略,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设备能效提升和系统节能优化控制,构建持续迭代与动态优化的机器学习节能演算模型,为推动园区双碳进程和探索低碳创新应用提供前沿技术支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大数据驱动的能源设备运维管理与知识工程

本项目案例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制冷主机、热泵主机、空调水泵的中大型设备,通过大数据建模与AI机器学习,结合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电力数据等信息,对设备预期发生的故障时间、故障类型、故障危险程度等进行预测和诊断,辅助设备运维人员进行处理和维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利用AI技术,以设备安全运行及节能为目标,自动监测的相关信息,并识别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若有异常,确定故障出现的部位及性质,并预报故障趋势,预防恶性事故发生,对故障趋势进行预判,变被动维修为主动服务,减少安全隐患。在故障诊断技术路径部份,通过对资产管理领域提供结构化、专业的设施设备分类标准、保养标准、巡检标准以及设备标准的操作手册和故障手册,构成领域专业化的知识体系,指导资产管理活动,降低对人的要求,实现标准化。使设备的操作方式,故障处理经验等传统需要靠长时间积累的经验,知识转换为可复制,可学习,可传播的知识库,降低运维人员需求,经验丰富工程师的依赖,提高整体运维团队的运维水平,提高运维效率。

五、应用效益与推广

1、资产语义孪生空间

本项目案例构建映射真实世界维度的虚拟空间模型,在园区三维数字空间基础上,建立数据融通与贴合业务流程的闭环赋能体系,并通过全面感知获取园区运行的动态信息,整合云原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模拟仿真等技术,形成软件定义园区服务、孪生赋能运营决策、数据驱动模型迭代的虚实交融园区双体,使得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由实入虚,能够在虚拟空间准确记录、仿真、演化、操控,同时由虚入实,促进物理空间中园区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形成智慧园区建设和治理新范式。

2、全域互联舒适便捷

本项目案例在数实融合与全真互联理念对应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下,通过数字化运营提升效能,对楼宇设施设备进行数实整合与统筹监管,实现各系统联动控制与协同处置,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楼宇环境舒适度与设备设施健全度,实现管理精细化与效益最大化,通过智能化场景提升入驻体验,打造安全、舒适、便捷的智慧园区。

3、智慧运营提质增效

在数字孪生、全域互联的坚实基础助力下,结合智慧应用服务,体现运营价值,基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的导入,在安防、服务、运维等方面创造实体场景价值,并通过数据资产与数字孪生体系的多维度跨场域信息有机结合,提升总体运营综效,为园区业主及入驻企业提供更多便捷服务和智慧体验。

此外,本项目案例在量化效益方面,通过本项目智慧化建设和运营,可实现多层面的增效提质效益,据测算统计,园区管理方实施应急响应效率提升200%;预计节约人力成本20%。园区可节省能耗约10%-20%,每平米节省约20元/年;具体的场景如:门禁-人行闸机-梯控-自动派梯联动智能控制,综合降低电梯能耗30%。通过视频浓缩算法、禁区入侵告警算法以及人员轨迹徘徊告警算法设置,减少保安巡逻岗位约50%的人员,降低人员成本。通过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提高与优化暖通与空调的舒适度与工作效率。中以创新园区的暖通空调的综合能效将整体节约10-15%的支出。

4、 人工智能多维创新

本项目案例在人工智能与园区场景结合层面,探索理念、平台与场景等维度的创新,理念创新部份,通过建设全生命周期智慧AI园区,突破传统园区局限,从单点感知到全局统筹、从系统集成到全面联动、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控、从依赖人力到自主 处置、从事后分析到事前预判、从普适服务到精准服务、从产业载体到产园融合,使园区演变成具有全面感知、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可拓展、可进化的智慧AI园 区,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并复制输出。

在平台创新部份,本项目案例的平台向下联通底层设备、向上支撑园区业务应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人机交互、深度学习、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支
持AI+园区的场 景实现,发挥数据聚合、应用串联、自适应控制、演化升级、行业赋能等功用。在场景创新部份,通过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AI+园区应用场景,如AI+能源、AI+一脸通、AI+会议室、AI+资产管理、AI+安全管理 等,实现园区精细化管理,提升用户感知体验,整体性加强园区科技感和现代化。

六、建设路径范式构建

本项目案例的智慧园区建设将传统弱电智能化建设模式“设计-实施-运营”,变更为“设计-模拟-实施-运营”,新增的“模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搭建实验室模拟环境,将各功能应用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交互,实现互连互通。

此外,在技术导向与需求导向的交互迭代验证方面,本项目将传统需求朝技术趋势向前沿展,研发新技术适配、创新各种技术的组合应用,创新的关键技术包括异构系统集成及联动技术、视频浓缩技 术、反馈调节和前馈优化控制技术、目标检测技术、云存储及云安全技术等,在实现AI+园区新场景落地的同时,也辅以园区运营团队的工作流程创新,与智慧化系统进行人机交互协作与持续迭代优化。此阶段的主要作用是论证前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亦是为后续的落地实施阶段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七、获取全套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大合集

提示:智慧园区等300+行业最新解决方案,百度搜索 "方案365” 或点击下方链接获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