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osite 模式的实现

组合模式通过树形结构实现对象容器,将一对多关系转化为一对一,实现客户代码对对象和容器的一致处理。核心思想是解耦客户代码与复杂对象容器,使代码更适应变化。在设计时需平衡透明性和安全性,可能牺牲单一职责原则。组合模式适用于表示部分-整体层次结构,并允许用户忽略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区别,提高代码复用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实现要点:

1.组合模式采用树形结构来实现普遍存在的对象容器,从而将“一对多”的关系转化“一对一”的关系,使得客户代码可以一致地处理对象和对象容器,无需关心处理的是单个的对象,还是组合的对象容器。

2.将“客户代码与复杂的对象容器结构”解耦是组合模式的核心思想,解耦之后,客户代码将与纯粹的抽象接口——而非对象容器的复内部实现结构——发生依赖关系,从而更能“应对变化”。

3.组合模式中,是将“Add和Remove等和对象容器相关的方法”定义在“表示抽象对象的Component类”中,还是将其定义在“表示对象容器的Composite类”中,是一个关乎“透明性”和“安全性”的两难问题,需要仔细权衡。这里有可能违背面向对象的“单一职责原则”,但是对于这种特殊结构,这又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4.组合模式在具体实现中,可以让父对象中的子对象反向追溯;如果父对象有频繁的遍历需求,可使用缓存技巧来改善效率。

5. 客户端尽量不要直接调用树叶类的方法,而是借助其父类(Component)的多态性完成调用,这样可以增加代码的复用性。

使用场景:

以下情况下适用组合模式:

1.你想表示对象的部分-整体层次结构。

2.你希望用户忽略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不同,用户将统一地使用组合结构中的所有对象。

 
 
  /////Component.h
 1 #pragma once
 2 class Component
 3 {
 4 public:
 5     virtual ~Component();
 6     Component();
 7     virtual void Operation() = 0 ;
 8     virtual void Add( Component*);
 9     virtual void Remove( Component*);
10     virtual Component* GetChild(int);
11 protected:
12 private:
13 };
 1 /////Component.cpp
 2 #include "Component.h"
 3 Component::Component()
 4 {
 5 
 6 }
 7 Component::~Component()
 8 {
 9 
10 }
11 void Component::Add( Component* com)
12 {
13 
14 }
15 
16 void Component::Remove( Component* com)
17 {
18 
19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